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侨史掠影
天堂不撤守——从林可胜故事得到的两岸启示
2015年11月23日08:11  来源:中国侨联

台湾《中国时报》11月2日文章题:天堂从不撤守——从林可胜故事的道德两岸启示(作者台湾红十字总会前会长陈长文)

笔者接到邀请到大陆贵州,参加一位红十字会的老前辈,林可胜医师的120岁冥诞纪念会。林可胜,这位在大陆极受推崇的抗战英雄、国防医学的奠基者,说来唏嘘,曾担任过民国卫生部长的他,在台湾反而鲜为人知。由此可见,台湾对于抗战史的冷淡了。

除了在生理学与国防医学上的卓越贡献,林可胜另一个普受缅怀的是,在对日抗战时,他建立了民国抗战军队的整个救护系统,包括前线600余所的临时医院、后方200余所的伤兵医院,以及上万名的卫生救护人员。如果南丁格尔被誉为克里米亚战争的“提灯天使”,那么林可胜可谓是中国对日战争的“提灯天使”,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医师与红十字会志工。

说来特别,贵州这个地方,对笔者来说,有很复杂的感受。抗战时,我的父亲跟随部队作战,将家人迁到大后方安置。这个大后方,有较长一段时间就是贵州,我的二哥与姊姊,就是在贵州出生。对我父亲来说,贵州可能是他享受天伦最多时的地方。

父亲因战争而离去,让我很小就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与战争的无情。后来会投身红十字会工作,这是主因,红十字会之父亨利杜南的故事,也让我深受感动。

亨利杜南本来是一位瑞士的银行家,有优渥的经济地位,当他在商务旅行的途中,经过一处战场时,他看到遍地哀嚎的伤兵,于是放下了手上的事务,号召当地居民投入不分国别、伤兵急救的工作,这是红十字会的源起。

亨利杜南这种超越国家界限、以平等人道关怀的行为,让我想到了古人“楚弓楚得”的典故。楚王打猎时把弓丢掉了,下属想去寻找,楚王豁达的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更豁达,他说:“人失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亨利杜南的胸襟,与孔子这段话所描述的境界差可比拟。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人道工作,没有国界的限制,人性的尊严,是不分国别,共同而平等的,这也是红十字会的宗旨与使命。

林可胜医师身上也有着亨利杜南的影子。他是福建人,出生于新加坡,8岁到苏格兰接受英式教育,具备优秀的学歷,在英国从事让人欣羡的工作,但是他在28岁的时候,回到了祖国贡献所学。在七七事变爆发之后,40岁的林可胜出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总队长,建立了国家的战时救护系统。他歷任许多要职,包括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总所少将所长、军医署中将署长、创建国防医学院等等。

越了解林可胜生平,越让人不得不去思考,为什么为国家付出一切的林医师,在1949年之后,选择赴美担任单纯的研究人员?

林医师担任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总队长之时,中日两国正在交战,中国的红十字会不至于需要去救护日本军队,但是林医师,则对所有的中国军人一视同仁、不分蓝红,不区分这个部队是某某派,那个部队是某某系。

这样的作风,似乎引来了政治上的后座力,这可能也是导致他后来选择赴美,回归一个单纯的生理学家的原因之一。国家的分裂,让两岸都无法留下林医师这样杰出优秀的人才,这不能不说是遗憾。

在纪念林可胜医师之时,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当年让他离去的政治结构,是否依然存在?分裂的两岸,依然是一家人,先不说孔子的境界,我们能否至少有“华人遗之,华人拾之”的胸怀,不分彼此的为中华民族的福祉来努力?

今日,虽然两岸已不再兵戎相见,但是怀疑与对立依然瀰漫。缅怀林可胜的精神,就显得弥足珍贵。不用去分台人、陆人,而是“大家都是华人”,都是一家人。上一代的伤痛,我们应该尽一切的努力,避免再次发生。我们可以想像,当林医师看到,过去他平等救护的同胞如今仍常有磨擦、时有恶言相向,甚至还没有完全脱离战争的阴影,他心中又会是如何的焦虑?

若大家都能怀着这样的共同情感与认知,就应珍惜好不容易达致的“九二共识”,不要让两岸一甲子以来最好的关系遭到破坏,而在这个和好的基础上,领导人也应拥有不惧民粹的勇气,进一步的促成两岸签署和平协议。

我觉得,这才是纪念林可胜医师最好的方式。

(陈长文 志工、台湾红十字会总会前会长)

(来源:参政消息,2015年11月6日第13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