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侨史掠影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弗里曼:创新主要产生在移民较多的大城市中心区
2015年08月24日16:13  来源:中国侨联

留学生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不断为美国社会注入活力。而回国后,留学生凭借海外所学带回一种全新的视角,同样为中国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近日,理查德·弗里曼(Richard B.Freeman)教授出席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发展研究双年会,并作主题演讲。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灵感的火花往往在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群中迸发

文汇报:有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40万中国留学生中有将近六成人选择了美国的学校。美国学校的国际学生中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为什么当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家的学生选择海外教育时,往往把目光投向了美国?

理查德·弗里曼:这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首先,美国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系统。即便非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名校,很多排名不是非常靠前的美国学校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最好的高等教育,其教学质量拥有绝对优势;其次,中国学生对于美国学校的青睐,受中美文化认同的影响。中国留学生往往发现美国的校园非常亲切、友好,而美国人也乐于与这些中国学生一同学习、生活;再次,对于留学生而言,选择欧洲的高等教育,最初可能会遭遇语言的门槛。于是,以英文教学为主的美国高校自然更受欢迎;再者,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影响,一旦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学生在美国就读、就业,就会有更多的学生从中国而来。况且有相当数量的华裔在美国生活,衣食住行方面的习惯都会让留学生感到亲切、自在。文汇报:学生的国际交流分为两个部分,接受海外教育为第一步骤,而毕业后的去留则是另一个问题。那些在美国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学生往往何去何从呢?

理查德·弗里曼:在留学生到来之前,政府就要想明白一件事:这些海外学生毕业后,是希望送他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去呢?还是希望他们留下来为美国服务?在美国,即便现行法律可能让海外学生留下就业有些困难,但事实上,我们还是希望接受过美国教育的海外学生留下来。

来自中国、印度的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选择留在美国工作。很多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会选择在美国积累几年的工作经验后,再回国就业。据我所知,中国高校相当比例的教师都有在美国接受教育和工作的经历。那些在美国接受本科教育的孩子们,毕业后往往被美国的跨国企业录用,然后被派回中国。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学成归国的比率不断增加。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国内收入不断提高,势必有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会选择回国就业。韩国留学生的去留状况也曾经历了类似的演变,直到今天,接近一半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学生会选择一毕业即回到韩国工作。也许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留学生未来何去何从的端倪。

说到韩国,一个只有5000万人口的国家,其本土企业却创造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以与苹果一较高下的手机品牌,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韩国人可以在手机创新方面有如此出色的表现?为什么中国企业没有取得同样的成绩?凡事都要首先有个起点,然后才能不断去延伸。大量的海外留学生归国、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可以带来很多新的观点与思考问题的方式。灵感的火花往往在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群中迸发,而不是在那些成长背景相似的人群之中。几十年来,韩国的教育系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进,其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有目共睹。创新能力受诸多条件影响,但是韩国十分普及的高等教育至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际合作带来和平的同时,也创造了财富,孕育了创新

文汇报:国际交流不只关系学生的个人前途,同样影响着两个国家的利益。大量的海外学生对美国、中国的社会发展,对于创新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理查德·弗里曼:留学生对于中美两国而言都是一件好事。留学生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不断为美国社会注入活力。某种程度上讲,美国的科技创新由移民科学家和留学生们支撑着,这其中自然包括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现在发表的美国科技论文中有百分之十四署名为华裔作者;而回国后,留学生凭借海外所学带回一种全新的视角,同样为中国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创新的主体是人,其灵感往往产生于不同的人之间,不断涌入的移民创造了美国社会的活力,因为移民往往用与本土居民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即便并非移民国家,留学生同样会为中国带回多元化的视角。某种程度上,留学生会用一双“美国眼睛”看这个世界,尝试用另一种方式解决问题,于是“创造力”就这样显现了出来。在中国,很多优秀企业的创始人都有在美国学习生活的经历,这大概就有国际交流、多元文化的刺激在发挥作用。

另外,创新需要环境,美国的创新摇篮在哪里?大家都会想到硅谷,那里往往是移民的目的地,纽约也是一个孕育创新的城市。事实上,创新不具均衡性,主要产生在移民较多的大型城市中心区。在那里,不同背景的人在工作甚至聊天中就会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即便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如果置身田地之中,你的身旁都是只对土地感兴趣的人,恐怕你也只好把目光聚焦在耕地上,很难去保持对于新生事物的关注。

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留学生、学者、商务人士已经成为了纽带,将中美两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美国现在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合作伙伴,中国也是美国的最大科技合作伙伴。国际合作带来和平的同时,也创造了财富,孕育了创新。

文汇报:如今,中国本土的博士毕业后,很难在高校谋得教职,似乎唯有“洋博士”才能踏上讲坛。“土博士”的就业尴尬该如何理解?

理查德·弗里曼:究其根本,这依旧是个供求关系的问题。在美国,也存在类似的“尴尬”。当博士之“供”大于教职之“需”,博士自然也难逃就业困境。不难理解,博士扩招后,新的博士自然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环境,难以寻得和早年“紧俏”博士相当的工作岗位。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选择海外留学,当然作为博士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也是一个选择,都可以为择业增加“砝码”。当然,这其中也有领域的区别。在美国,生物医学领域博士就业困难表现尤甚;材料学、化学等学科是中国的传统强项,这些学科的博士往往会服务工业企业,而不是留在高校做“学问”。所以,哪里就业、如何就业,这是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就要好好规划的。

高等教育国际化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文汇报:国际交流有“走出去”与“迎进来”之别,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同样存在这两种方式。在中国学生大量走出去后,如何能够吸引海外学生来到中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在这个诞生古老文明的国度碰撞激情?

理查德·弗里曼:首先,无疑是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的提升。学生今日之学,无非是备明日之用。哪里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学生自然在哪里汇聚,不论是本土学生,还是前来“取经”的洋学生。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系统得以相当程度地改进,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所以在中国每年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出高校。中国政府还设立很多留学项目,本土本科教育培养出的众多“学霸”,纷纷拿着政府的资助海外求学。中国学生正越来越密切地融入国际课堂之中,相较之下,邻国俄罗斯就鲜有学生就读海外高校,国际合作也相对较少,这与政府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不要忽略的是,众多学生“走出去”的同时,中国国内高校正在培养越来越多、数量上超过海外获得学位的博士生,这本身就是长足的进步。客观地讲,要迈出“迎进来”的一步尚需假以时日。凡事要取得更大的成绩,势必需要时间的积淀,没有任何事情可以一蹴而就。不要忘记,30多年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科研工作才刚刚重新开始。

高等教育国际化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最重要的就是经济上的资助,设立一些特殊项目为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中国并没有引进移民的传统,于是需要营造更加包容、乐于接纳的文化,这同样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日本曾试图做过这方面的改进,但是历史上日本同样不是一个乐于接纳移民的国度,这一直是一个困扰日本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变。以至于即便是那些在日本读书的年轻人,如果有机会,他们还是会选择去美国工作。

另外,想要迎来更多的年轻人从海外而来,环境污染是中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无疑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毕竟没有人希望他们的后代呼吸不够洁净的空气。

(作者刘迪, 文汇报网站,2015年07月03日,http://www.whb.cn/xueren/33102.htm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