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学会工作
侨史研究动态专报第66期
2015年12月29日16:25  来源:中国侨联

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侨界专家学者高度评价爱侨之心、为民情怀

近日,为更好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的爱侨之心和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体现了时代性、继承性、创造性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出发,就华侨华人的地位和作用、做好新形势下侨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这些重大论述是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侨务工作论述,是广大侨务工作者的政治任务,也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大课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五邑大学、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干部学校、北京华文学院、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侨联机关、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华侨出版社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学者、侨务工作者参加了此次研讨,对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的发展过程、构成体系、主要内容、地位作用、与新时期侨务、侨联工作实践的联系,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侨务思想的发展和创新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对于深刻理解侨务工作、侨联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侨务工作论述充分体现了时代性、继承性和创造性。时代性是指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与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时期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与中国现实国情与时代特征相契合,已成为内容丰富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指明了侨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的独特作用和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重视发挥华侨华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而且在世情、国情和侨情变化新形势下对华侨华人的独特作用和地位进行新的定位,内容丰富、极具指导性。继承性是指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继承了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侨务实践中被实践中证明正确的侨务思想和理论、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及主要领导人历来重视华侨华人及侨务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侨务思想理论。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是在继承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侨务理论基础上,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伟大实践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这既是侨务理论层面的重申和阐发,也是对这一时期侨务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体现在重视发挥华侨华人作用和优势、充分利用人才和机遇等方面。创造性是指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根据新时期国内外形势、侨务工作和侨情的发展变化,针对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问题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提出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华侨华人桥梁纽带作用以及鼓励他们更好融入当地社会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可以概括为“奉献论”、“爱国论”、“机遇论”、“创新论”、“纽带论”、“优势论”、“大侨务论”7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提出了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命题、新论断,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增添了新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始终结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重视发挥侨的特色与优势,紧密结合现实工作需要,准确把握新时期侨务工作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是新时期侨务工作中的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体现了深厚爱侨之心和为民情怀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曾长期在侨乡任职,对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独特作用有着深刻认识,知侨爱侨,对侨务工作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规划有着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在侨乡工作的经历是其侨务论述形成发展的重要实践基础。他在福建、浙江等侨务大省和新侨集中的上海多年的工作实践,使他对于侨务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利用侨务资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在重视发挥华侨华人作用和优势的同时,也强调积极支持引导广大侨胞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做好为侨服务工作,这体现出总书记深厚的爱侨之心和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的核心是“根”、“魂”、“梦”。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是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的核心。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对于在国家文化传播大格局中,做好华文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的显著特点就是积极支持海外侨胞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把侨务工作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把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作用作为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和条件。在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紧密联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是新时期侨务工作的重要遵循。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勇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系统论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侨务工作的地位、作用和指导思想,明确了新时期侨务工作的根本任务。侨联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团体,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应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涉侨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刻认识侨联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实际工作,推动新时期侨联工作改革创新发展。当前侨联工作的一个重要变化和创新,就是要适应海内外侨情的新变化,推进侨联自身改革。基层是做好侨联工作的重要力量支撑,应加强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建好爱侨、护侨、为侨的“侨胞之家”。侨联组织未来工作中应加强侨务理论的研究,重视与侨务工作的紧密结合,更好地推动侨联事业发展。应坚持重心下移,把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更好地服务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五邑大学、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干部学校、北京华文学院、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侨联机关、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华侨出版社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学者、侨务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2015年中国侨联课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5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侨联课题工作会议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开。此次会议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五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韩山师范学院、北京华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干部学校、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华侨出版社等媒体和兄弟单位。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全体同志和中国侨联办公厅部分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侨研所副所长张秀明主持。

中国侨联课题是每两年一次向全国发布的省部级课题。目的是为了汇集专家学者、凝聚侨界人才围绕党和国家决策和侨务工作亟需的重大课题, 开展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同时提供开展关于华侨华人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平台,推动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学术思想价值的侨史研究。中国侨联领导十分重视中国侨联课题工作,多次提出指导意见并给与大力支持。作为负责管理和实施中国侨联课题的具体部门,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始终按照《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侨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课题评审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规定,稳步有序推进课题管理工作。

会议首先由侨研所理论政策研究部主任巫秋玉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2013—2015年度中国侨联课题二年期结题情况。2013—2015年度中国侨联课题共立项80项,其中一年期课题33项,二年期课题47项。一年期课题结题工作于2014年12月结束,27项结题成果已经收入《中国侨联课题研究成果文集2013—2015年度》第一册(上、下)。二年期47项课题中,一般课题31项、青年课题12项、委托课题4项。截至目前,二年期课题共有31项完成课题研究,提交结题申请书和研究成果,有16项课题申请延期。经专家对31项结题成果进行匿名评审,鉴定等级为“优秀”的有6项,“良好”的有16项,“合格”的有6项,所有结项课题合格率达到90.3%。已结题的研究内容丰富,有基础研究,针对热点问题的现实研究,以及有关侨务工作的应用研究,并且具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直接服务侨务、侨联工作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成果凸显。第二,传统侨史研究成果丰富,现实侨情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第三,以侨乡、海外侨社实地调研考察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成果多元高质。

一般课题负责人代表、青年课题负责人代表、特别委托课题负责人代表分别向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课题研究成果。北京华文学院李嘉郁教授作为一般课题负责人代表发言,介绍承担的“美国华文教育的现状与侨务工作对策研究”课题成果。该项课题一是对美国华文教育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总结不同类型华文教育的发展规律;二是梳理了国内所有涉美华文教育的方针政策,并考察各政府部门及社会机构开展的相关工作;三是针对美国华文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讲师郑乐静作为青年课题负责人代表发言,介绍承担的“日本温州籍华侨华人社会变迁研究”课题成果。该项课题通过搜集大量的历史原始资料,进行口述史访谈,对日本温州籍华侨华人的社会变迁进行探讨,既纵向梳理日本温州籍老华侨华人的历史发展进程,又横向比较日本温州籍新华侨华人的现状,对全面了解日本华侨华人群体的情况具有积极意义。韩山师范学院黄晓坚教授作为特别委托课题负责人代表发言,介绍承担的“侨联组织的起源、发展、功能演变暨恢复华侨联合会名称的依据分析”课题成果。该项课题以侨联组织的发展历史作铺垫,着眼于不同时代背景下侨联组织的、功能研究,以及当前恢复华侨联合会的利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以东南沿海四省市为个案探讨侨联工作路径,提出的拓展侨联工作的对策建议有参考价值。

与会专家们纷纷表示,经过2011-2013年度、2013-2015年度两届中国侨联课题的发布,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社会价值日益提高。目前,中国侨联课题已经成为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学术价值的特色品牌,得到侨史学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好评。针对中国侨联课题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与会专家们群策群力,畅所欲言。

有的与会专家表示,此次中国侨联课题工作体现出“三新”,一是新的问题和领域,填补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些空白;二是新的成果和见解,不断推进和深化既有研究领域;三是新的人才和队伍,以课题工作为平台凝聚国内外学界力量,尤其引导很多年轻人参与华侨华人研究工作。有的与会专家表示,中国侨联课题设立四年多来,始终坚持两方面“并重”,在课题设立方面,对青年学者的鼓励和对资深专家的支持并重、对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资助和对侨务系统工作人员的支持并重;在课题内容方面,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并重、国内侨情与海外侨情并重、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并重。有的与会专家表示,中国侨联课题管理工作制度完善、规范有序,在立项阶段,坚持重视基础研究的特点,也逐步加强应用研究和现实侨情研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在评审阶段,充分借助和发挥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的平台作用,充分调动科研院所、侨务系统等各方面积极力量,共同推动中国侨联课题工作的发展;在结题阶段,逐渐重视对课题成果持续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增强了课题成果的持续效应。有的与会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做好课题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期刊、专著等形式推广研究成果,使课题成果在学界更具影响力;通过加强专业研究人员与基层侨务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使课题成果在侨务系统更具影响力;通过网络等新媒体的推荐宣传,使课题成果在社会公众中更具影响力。有的与会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加大中国侨联课题的资金支持额度,既要保证课题工作的涉及面、参与度、影响力,也期待推出更多高、新、尖的精品。有的专家表示,此次课题结题工作效率高、质量高、规格高,是侨研所整体工作面貌的一个缩影。侨研所近年来的发展十分显著,无论是课题发布、杂志刊物、书籍出版、学会工作,还是联系团结专家学者,培养锻炼青年队伍,组织召开学术会议等,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学界的一致肯定和赞誉。

与会专家们认为,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中国侨联课题已经成为汇集专家学者、培育年轻人才的平台。中国侨联课题应继续在选题、论证、评审等方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顺应现实需要,在凝聚侨界力量、引导研究方向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我国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新发展。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春旺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综合专家学者们的建议,侨研所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中国侨联课题工作,一是更好促进课题研究成果转化,通过《中国侨联课题成果专报》、专著出版、刊物登载、召开论坛交流等方式,扩大研究成果影响;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资金运作、运转提高效益;三是规范课题研究内容,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对策研究并重,侨史研究与侨情研究并重;四是增强课题结构科学性,既要尽可能支持更多的学者进行研究,也要突出重点课题;五是加强课题成果辐射效应,对已经完成但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课题,追加经费支持;六是不断培育和扩大研究队伍,更广泛联系专家学者,加强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