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学会工作
侨史研究动态专报第63期
2015年12月29日13:04  来源:中国侨联

清华大学龙登高教授应邀主讲

中国侨联华侨华人研究系列讲座

2015年9月23日,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龙登高应邀,以“比较视野下的海外华商经营”为题主讲中国侨联华侨华人研究系列讲座。讲座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春旺主持,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秘书长张秀明、北美华商及侨研所同志3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龙登高教授主要从不同区域的海外华商经营比较,以及海外华商在中国的成功、兼与外商的比较两个方面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分享。

龙登高教授比较了东南亚华商、北美华商和欧洲非洲华商在经营方式上的不同。他认为,东南亚华商主导民间经济,大多白手起家,靠着敏锐而坚毅的企业家精神,艰苦创业才得以在异国他乡建立起商业帝国,他们多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建立起商会、同乡、同学会来进行信息共享和合作。在经营方式上通过合作迅速集资与启动,开展多元化经营,填补市场空白,抓住市场机遇。而在本土化与贡献方面,东南亚华商对住在国有一种感恩的心态,为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注入了最稀缺的企业家资源,推动了东南亚经济的工业化、国际化。北美华商则在前沿与边缘中成长,科技企业引人注目,并从边缘走向主流。龙登高教授以亲身体验及详实数据讲述了Chinatown bus这一华人大巴企业在交通业发达的美国,如何在短短十余年间迅速崛起,从族群走向主流社会,从混沌走向有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华商的经营创新与竞争带动了主流大公司的效仿与改革,导致价格的降低、服务的改善与行业格局的改变,从而刺激了巴士业的消费需求与市场的扩大,进而推动了美国整个长途巴士行业历经40年衰落之后焕发新生,并在金融危机期间逆势上扬。新的经营或市场,并不是自然存在等待发财的过程,而是通过企业家创新而发展的,需要发现需求、通过敏锐的触角,将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而在提供产品与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企业家需要承担风险,特别是创新与试错中的风险,同时风险也会带动新的需求。

龙登高教授在分析海外华商在中国的成功、兼与外商的比较部分时,介绍了华商在中国投资企业在近十年来迅速发展的状况,以及侨资企业发展指数、经营绩效与行业创造能力,阐述了侨资品牌的成长,以侨资纺织服装业拓展国内市场为例,说明侨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原因。如在语言文化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国内外拥有的信息和经营网络优势。他还比较了海外侨商与西方企业在与政府联系方面的不同,认为华商与政府政策导向联系紧密,而西方企业则往往与政府及官员保持距离。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的主导力很强,顺应和配合政府的导向,就能得到其鼓励与支持,更能把握市场先机。

华商以灵活的身段与自身优势适应中国市场环境及其变化,中国作为新兴市场,需要投资者调整自身去适应体制、适应文化,海外华商在境外经历了中西方管理理念和文化的融合,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他们回到中国,在移植这些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同时,面对环境、制度与文化差异,本身也再次经历了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并在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与制度的过程中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调试与创新。

龙登高教授的精彩报告在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来自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美国、香港等地的华商积极与侨研所同志进行交流互动。他们以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近些年来海外华商在当地创业和经营当中的发展变化。他们认为,祖国的迅猛发展,为他们在海外创业经营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华商的地位在近些年中已经大大提高,行业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不再局限于传统行业,而是进入到主流行业中,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商人乐意同华商进行合作。华商也提出了一些在海外华商中普遍关切的问题,如养老保险问题、华文教育问题等,他们希望能增强与国内的沟通,有更多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以及政府能制定更好的商业扶持政策等。

最后,张秀明作了总结发言,向学员们介绍了中国侨联的各项职能以及与华商对接的一些组织和活动,表示应当进一步加强侨联与海外华商之间的联系,同时做好海外华商口述史等研究工作。

北美华商一行25人还参观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黄纪凯馆长陪同参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四个基本陈列展厅,认真聆听讲解内容,仔细观看展出内容,在参观过程中不时就展览内容进行互动,仔细询问博物馆建馆历程及基本陈列布展过程,或分享自己的经历见闻。黄纪凯馆长及时为他们进行了讲解,解答疑问。华商们对展览表示了高度肯定,认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非常生动地展示了华侨华人的奋斗历史和为祖国做出的卓越贡献。参观完毕后,华商们纷纷在照片墙题字留影,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侨研所联合举办第十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2015年9月26日至27日,由国务院侨办政策法规司、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武汉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承办的“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第十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会议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教授/国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主任李其荣教授主持。国务院侨办政策法规司董传杰司长、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巡视员严新桥、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吴琦教授分别在开幕式发表了致辞。

来自德国、丹麦、马来西亚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共提交论文30多篇。学者们围绕“华侨华人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这一会议主题,以“华侨华人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华侨华人与国际移民”三个议题为主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大会的主题报告部分,张秀明副所长作了题为《长江经济带省市的侨务资源及其优势互补》的报告,详细介绍了长江经济带覆盖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省市的侨情概况及其特点,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了侨务资源网络的内外交错、纵横连接。她提出,侨务资源及其网络的有效运行,可以在两大战略中发挥独特作用,但是侨务资源同样存在差异性、分散性、有限性;“一带一路”战略主要面向国外,而长江经济带战略则主要面向国内,所以如何处理好现实与预期、“目光向外”与“目光向内”之间的关系,是发挥侨务资源在两大战略中独特作用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马来西亚亚太研究协会/大同韩新传播学院王琛发教授作了题为《长江流域先民下南洋:历史与未来——以新、马国家赣、苏、浙同胞为例》的报告,从会馆组织、职业活动两个角度梳理了长江流域下南洋先民的历史,展现出这些先民在南洋落地生根的过程,用翔实的资料和生动的案例分析了会馆组织随着经济发展的变迁,以及职业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最后从当代丝路的角度来展望未来。王教授认为,长江流域先民的后裔既是当地公民,又延续着华夏文化认同,对于当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可能扮演重要角色,成为联系所在国与祖籍地的纽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陈奉林教授作了题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初步构想》的报告,陈教授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各国对海洋开发、利用与竞争的态势有增无减,深刻地制约着各国的合作进程与合作方式。中国兼具陆上和海上两大地缘优势,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海洋所提供的战略资源与战略通道,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充分开发海洋资源、利用海上丝绸之路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服务,国内经济发展支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二者都能相互促进,获得更大发展,取得更大的国际生存空间。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关系中国未来几十年发展与全面走向世界,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予以科学筹划和布局。

就“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主题,学者们或从本地实际出发、或在进行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巴西等国的华文教育状况。既有对总体趋势的分析和展望,也有微观视角的展现和探讨,如针对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的语文教学、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对数理英化政策的态度、菲律宾华教、日本侨校、新加坡近代华校类型学分析等问题的研讨。就“华侨华人与国际移民”主题,学者们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海外华人的政治参与、经济参与等方面。政治参与方面探讨了华人参政的发展历程,从“沉默一族”到越来越高涨的参政热情,分析了近年来华人参政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并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经济方面则分析了异地商会的兴起、华侨华人人才、对外投资等问题。此外也有学者探讨了国内的移民政策以及法律保护问题。

本次研讨会紧扣时代主题,不仅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国内外大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华侨华人是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自身发展也将迎来更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