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学术研讨
2016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16年10月26日16:52  来源:中国侨联

2016年10月23日,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五邑大学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6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侨联秘书长陈迈出席会议。

tu1

本次会议是继2014年、2015年两次研讨会的第三届,体现了当前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对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和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高度关注。来自厦门大学、暨南大学、五邑大学、丽水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干部学校、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侨联机关、上海市侨联、浙江省侨联、福建省侨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和侨务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会议主题为“侨务工作与中国方案”。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侨务工作者就中国方案提出的背景、内涵、重要意义、华侨华人在中国方案宣传传播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的丰富内涵与指导意义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tu2

在上午的研讨中,专家学者从学术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五邑大学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提出,新时期侨务工作的重点之一是中国如何更好地融入世界,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应准确认识“中国方案”提出的背景与内涵,明晰侨务工作在“中国方案”宣传介绍中的角色与定位,侨务工作的方式和视野要有新变化。应努力动员广大侨胞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宣扬中华文化,以“一带一路”为抓手,调动相关资源吸引华侨华人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教授、暨南大学特聘教授李明欢系统回顾了“中国方案”提出的几个节点,指出华侨华人是“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具体从三个层次来加以考察:一是人与群的层面问题,即侨务工作既要关注作为个体的华侨华人,也要注意联系作为群体的社团、移民群体;二是从官方和民间的层面,分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在民间交往上有其特色,鼓励华侨华人为中国和住在国发展作贡献;三是经济和文化层面,中国制造遍布世界离不开华侨华人的贡献,也应重视发挥他们传播和展示中华文化的作用。

tu3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振江教授着重从中国方案与侨务工作关系的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论述加以分析。他认为, 中国方案的提出恰逢其时,实际是对于“历史终结论”的一种明确回应,体现了和平发展过程中国对于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他提出,无论是中国政府涉侨事务的机构设置,还是对来华外国人的管理,经历了一个从对中国有利到对世界有利的变化过程。丽水学院华侨学院院长李其荣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侨务论述一方面继承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许多侨务思想,包括肯定华侨华人具有爱国爱乡情怀,华侨华人是中国发展的独特机遇,华侨华人是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华侨华人是中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要维护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的思想等等。另一方面,“根”、“魂”“梦”是习近平侨务论述最为重要的创新,对于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圆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五邑大学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石坚平教授认为,“中国方案”事关中国国际话语权,也涉及中国向世界作出贡献,应利用华侨华人身处其境的意识来了解中国,为侨务工作实践提供经验和方案。相关涉侨智库及专家学者应从宏观理论转向实践研究,为中国方案和侨务工作实践发挥优势和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少聪提出,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的核心内容涉及以下方面:一是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二是肯定广大侨胞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希望海外侨胞努力弘扬中华文化;四是希望海外侨胞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作出贡献。他表示,侨务工作应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同时要加强侨务工作的理论创新,推动新时期侨务工作开展。

tu4

中国侨联副秘书长、经济科技部部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赵红英指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应紧紧围绕“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这一主题。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识和把握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源”的关系;二是华侨华人与住在国的“融”的关系;三是重视华侨华人作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桥梁纽带,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贡献。她提出,应认识中国方案不断发展的内涵和过程,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将中国方案、侨务工作与华侨华人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广大侨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在下午的讨论中,与会者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及中央工作期间有关侨务工作的论述进行了细致考察,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交流了看法。中国侨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陈迈认为,侨务工作是国家层面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大课题,应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放在其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加以理解和把握,自觉用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指导实践。随着世情、国情和侨情的新变化,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既要做好侨务工作的顶层设计,同时要重视工作手段、方法和路径创新,放在移民战略和战略移民的大背景中去把握,放在拓展民间外交、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中去谋划,放在发挥独特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中去设计,放在改革创新,更好担负使命寻求作为中去布局,切实加强新时期侨务工作理论研究,为侨务工作实践作出学界贡献。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侨联副主席谢小建重点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福州及福建省委工作期间有关侨务工作的论述如“大侨务”理念结合具体实践进行了重点解读。他认为,“中国方案”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改变,由原来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转向积极参与和主动发声,要重视侨务工作中国方案的提炼和总结。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张维仁指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应从其治国理政思想整个理论体系中去加以把握,并全面领会“中国方案”的深刻内涵和本质特征。他结合浙江侨联工作的实际,就侨联组织如何体现民间性,充分发挥侨联在民间外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tu5_meitu_1

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徐大振就如何在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中发挥侨的优势和作用,结合侨联工作实践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在践行“中国方案”的过程中,要准确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意识,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积极发挥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应有作用。他同时从上海市侨联服务新侨及开展海外联系实践,就加强涉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发挥华侨华人作用和优势推动上海自贸区建设介绍了经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干部学校副校长赵健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应避免“就侨论侨”,应重视从国家战略层面去考虑,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发挥侨界作用。同时,应深刻理解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侨务重要论述对于当前侨务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努力探索新理念和新路径,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春旺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渊源对于“中国方案”的演进过程加以考察,提出从长征时期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中国方案”的实践探索,并认为“中国方案”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在侨务实践中,经历了从海外侨胞支持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到发挥华侨华人在海外的作用和贡献的过程。他同时提出,侨务工作者和华侨华人研究者应紧紧围绕中国侨联改革部署和侨务工作新形势,牢记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与合作,围绕重点问题加强沟通与协作,积极推动相关研究深入开展。

tu6_meitu_2

张国雄在总结时指出,相较于前两届,本次会议参会人员更加广泛,既有高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代表,同时也有中国侨联机关及福建、浙江和上海等地方侨联同志参会;从学术及理论研究来看,本次会议视角多元、领域拓展,从原来的历史研究为主向国际关系、边疆研究等多个学科领域发展。通过思想碰撞与观点交流,帮助大家开拓了视野,对于更好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