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学术研讨
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在沪召开
2015年12月29日15:48  来源:中国侨联

由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主办、上海太清宫协办的“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暨《五缘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出版发行学术座谈会”于20151212日在上海太清宫(钦赐仰殿)举行。“五缘文化说”创立者、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其锬,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徐大振,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刘蓉蓉,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会长王碧秀,同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姚建中以及来自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侨联、上海社科院、上海社科联、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道教协会、上海太清宫、上海三元宫、南京政治学院、南京中山陵管理局、闽江学院、黄冈师范学院、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等单位的60余人参加座谈会,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部长赵红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理论政策研究部主任巫秋玉到会祝贺。座谈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心波教授主持。

赵红英部长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祝贺之意。她说,她与五缘文化说提出者林其锬教授相识20多年,林教授治学深达,成果丰富,是她最敬重的学者之一。与林教授相识的20多年来,也见证了五缘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时作为五缘文化研究的参与者,受益非浅。她认为展望今后五缘文化研究,有三个方面值得重视:第一,五缘文化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伦理理念,作为五缘文化之本,研究五缘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五缘文化研究的价值所在。第二,关注五缘文化最新的表现形式,特别是把握五缘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变化,研究五缘文化在弘扬中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五缘文化研究的现实之需要。第三,重视五缘文化在海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发展开放、包容吸纳,将成为五缘文化研究生命所在。她说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历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文化的道路,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五缘文化的研究。

林其锬教授在座谈会上对五缘文化研究和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成立20周年进行了回顾。1989年,林其锬教授提出了以“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为内涵的五缘文化说。20多年来,五缘文化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89—1997年为第一阶段,提出“五缘文化说”,五缘文化研究特点从个人走向群体,产生了专业学术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研究重心集中在对五缘文化内涵、研究对象、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探讨;《五缘文化论》等著作是这一阶段研究成果的代表作。1998—2010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研究特点是拓宽视野,从经济到政治,从国内到国外,2009年10月美国五缘文化协会成立标志着“五缘文化说”走向国际化;研究重心是五缘文化学理探索、理论架构建设;《五缘文化概论》出版成为这一阶段研究成果的代表作。2011—2015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研究重心从多学科视角介入,贯穿古今、沟通中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对话;2014年福建闽江学院成立五缘文化研究中心,宣布“开创五缘新学科,推动学校转型”,标志着五缘文化进入了学科建设的新阶段。在研究成果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有关五缘文化说的论文、专著已有近3000多篇(部)。

此次座谈会的主题是“回顾与前瞻”,对二十多年来五缘文化研究进行回顾,并就五缘文化研究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与会者就五缘文化研究历程与各阶段成果评介、五缘文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二十多年来五缘文化的反思、五缘文化研究与国家战略的对接及民间智库建立、五缘文化研究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五缘文化研究与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五缘文化与海峡两岸和平发展、五缘文化与世界华侨华人社会、五缘文化与中国和平发展、五缘文化学科建设展望、五缘文化研究有待开拓的领域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12月9日,前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分所于1993年10月6日成立的五缘文化与华人经济研究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