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学术研讨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青年作者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4年08月18日13:16  来源:中国侨联

2014年8月14日,《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青年作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天津、福建、广东、广西、河南、四川等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青年学者近50人共聚一堂,就加强学术交流、凝聚青年队伍等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为更好地帮助青年学者拓展研究视野,进一步培养治学精神,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丘立本,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李明欢, 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徐云作大会发言,向青年学者介绍华侨华人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治学经验。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副校长赵健、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陈文寿、北京华文学院教授李嘉郁等。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春旺主持会议。

丘立本研究员介绍了国际“涉侨战略”的研究状况与启示,认为应从全球视野来看国际移民和侨务工作。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的涉侨工作有很多亮点:一是起步早、历史长,二是规模大,三是范围广,四是经验相当丰富,目标更明确。当然,其他国家的侨务工作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力度大,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李明欢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华侨华人研究的经历和实践,毫无保留地向青年学者传授自身治学探索的体会,主要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忠诚事业,感恩回报;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知己知彼,不卑不亢,平等沟通,积极对话。她强调,学术无国界,但是学者有祖国,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包括遍布世界的华侨华人,以他们的汗水、青春甚至生命托起了一个崛起的中国。作为学者,我们有责任承担学术研究的使命,从而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收集资料是开展研究的基础,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如何更好地收集和利用各种资料,徐云老师详细介绍了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馆藏的涉侨档案资料和电子资源,与大家分享了查找相关资料的途径与方法。

会议还邀请青年作者代表、广西师范大学张坚教授介绍了自身的投稿经验与治学经历。他介绍了《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对青年学者学术道路的成长发挥的积极作用,即帮助青年学者树立了学术研究的自信心,搭建了青年学者与国内外侨史学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帮助青年学者明确了自己的研究领域。

最后,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秘书长、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主编张秀明,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的基本情况、选题方向、写作规范及学术不端四个方面介绍了刊物的成长与发展和投稿注意事项,强调青年专家学者是华侨华人研究的生力军和后继力量,肩负着学科发展的重任,希望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中,大家纷纷踊跃发言,分别交流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对《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向前辈专家学者请教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疑惑,现场讨论积极热烈。

张春旺所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上午各位专家的发言体现了前辈专家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体现了他们对青年学者的亲切期望和毫无保留的提携之情,希望年轻一代快速成长起来,进一步发扬前辈学者的治学精神,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做出一番成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真诚愿意为广大专家学者提供帮助和平台,共同为推进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做出努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