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品牌活动>>亲情中华>>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之六十二:商丘古城
2017年11月30日15:06  来源:中国侨联

商丘地处河南最东部,陇海铁路、京九铁路在此交会,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史料记载,商丘从西周初年建城,直到今天,3000 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城址的位置,也就是说从西周初年建城,历经两汉梁国都城、隋唐睢阳城、北宋南京城,直到明清归德府城,其城址一直在宋国故城城圈内,留下了众多灿烂的古文化遗存。明清归德府城的布局结构基本保留了原始状态,围绕府城东南有后人为纪念孔子来宋讲学而建的文雅台和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南有存放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八关斋会报德记碑》的著名景点八关斋、西南有纪念火神阏伯观星受时的阏伯台,还有后人为纪念发明人工取火技术、教民熟食的燧人氏陵等。

《春光洒古城》  吴士伟

《春光洒古城》

商丘古城包括深埋在地下的宋国故城、两汉梁国都城睢阳城、隋唐睢阳城、北宋南京城、明代早期以前的睢阳城、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明清归德府城。由于历史上战争和自然灾害的破坏,特别是北宋以来屡遭黄河水患的冲积淹没,明弘治十五(1502)以前商丘古城遗址已深埋于地下,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商丘县志》记载:“( 明)孝宗宏(弘)治十五年夏六月(1502),河决入城,公私廨(官吏办公的地方)舍,荡然无余。”以至于形成晚期城叠压早期城的文化遗存现象。明清归德府城始建于明代弘治十六年(1503)九月,为进一步加固城墙,在土城墙外包以砖,前后历时50 余年,之后历代均有维修保护。

古城城墙

古城城墙

商丘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由东方通向中原的门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汉七国之乱时,正是梁孝王城守睢阳,叛军以梁为限,不敢过而西,为西汉王朝平定叛乱立下了不朽战功;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与叛军相持近一年时间,阻止了叛军南下,既保护了广大江南人民免遭生灵涂炭,又为大唐王朝平定叛乱赢得了时间。正是由于商丘重要的地理位置,古城在设计建设时更多地考虑了它的军事防御功能,如修建瓮城、城门不对称设置、街道不直通等。明清归德府城由城郭、城湖、城墙、城内街道里居四部分组成。明清归德府城保存完整、小巧雅致,鲜明的个性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作为府级城市面积如此之小,这在全国是极为少有的;2. 平面设计结构合理、布局紧凑,至今基本完全保留了明清时期的街道布局,城郭、城湖、城墙三位一体保存基本完整,这在全国明清府级城中也是不多见的;3. 外圆内方的平面布局,反映了黄泛区古城布局的特色,在这一点上,归德府城堪称这一类古城的典型代表;4. 商丘在我国历史上作为诸侯王都城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在我国古都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燧皇陵景区tu

燧皇陵景区

《中国古都和文化》一书第二部分“中国古都概说”中列举全国53处建都15 年及其以上的都城,其中历千年以上的只有西安一处,而商丘作为诸侯王国都城时间长达1091年,比西安还多14 年。再加上商代早期都南亳、南宋都南京,商丘在我国历史上作为都城的时间就更长了。归德府城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仅明清两代就从这里走出过2 位大学士、7 位尚书以及侍郎、巡抚、御史、总兵和著名文人达20 多位,历史上曾有“八大家,七大户”之说。古城的历史正是古代中国历史的缩影,对研究我国的政治史、军事史、建筑史、文化史以及社会变革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由于归德府城保存较好, 价值较高,1996 年12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按照《归德府城墙保护规划》开始实施城墙修复工程,古城内外众多景观也在不断恢复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明清归德府城必将会再现昔日的风采。

国际旅游小姐游古城

国际旅游小姐游古城


商丘历史名人典故

一、子罕以廉为宝的故事

子罕东周宋国人(商丘人),宋戴公六世孙,宋平公时任司城,继华元主持国政,为宋国正卿。宋国有一人得到一块宝玉,拿去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这块玉给玉雕师傅看过,他认为这是一块宝玉,所以我把它拿来献给你。”子罕说:“我以廉洁为宝,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了我,我们就都丢失了自己宝贵的东西,不如你留着玉,我们俩都能各有其宝了。”所以宋国的有德之士说:“子罕不是没有宝物,而是他所宝贵的东西不同而已。”子罕不贪之名,传为美谈。后人周昙的《咏史诗》在咏到子罕时,称赞道:“子怜湿润欲归仁,吾贵坚廉是宝身。自有不贪身内宝,玉人徒献外来珍。”

二、桥玄的刚直不阿和百折不挠

桥玄,字公祖,东汉睢阳(今河南商丘)人。他性格刚直,疾恶如仇,为官时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桥玄坚毅果断、勇往直前的精神,受到人们的一致称赞。桥玄年轻的时候,在睢阳县里当功曹(官名,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掌管人事,参与一郡的政务)。有一次,豫州刺史周景来到睢阳县。桥玄向周景揭发了豫州“陈国相”羊昌的许多罪行,请求周景派自己去查办此人。得到周景同意后,桥玄首先把羊昌的宾客全部抓了起来,详细调查羊昌所犯罪行。羊昌的靠山、当朝大将军梁翼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派人飞马传来檄文搭救羊昌。同时,周景也接到了圣旨,要他召回桥玄,停止调查。桥玄压住檄文不发,并且加快了审讯速度,终于使羊昌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汉灵帝时,桥玄当上了尚书令。有一次,桥玄掌握了太中大夫盖升倚仗灵帝的宠信,在做南阳太守期间大肆收受贿赂的证据,并向灵帝上奏,要求罢免盖升。但是灵帝很宠信盖升,不但没有处置他,反而升了他的官。桥玄看不惯盖升的所作所为,于是称病辞职,回了老家。回到家乡后,有一天,桥玄10 岁的小儿子独自在门口玩耍,有三个盗贼冲进来抓住了他,挟持他到了楼上,迫令桥玄拿钱来赎人。桥玄不肯答应。过了一会儿,得到消息的司录校尉阳球,带领河南尹、洛阳令和士兵赶到桥玄家中,把整座楼包围起来。双方僵持不下。阳球恐怕那些盗贼会杀害桥玄的儿子,所以不敢贸然指挥士兵冲上去。桥玄瞪着眼睛大声喝道:“贼人无法无天,我桥玄难道能够因为爱惜儿子的生命就放纵这些危害国家的强盗吗!”他催促阳球下令让士兵进攻。士兵攻上去后,把盗贼杀死了,但桥玄的儿子也被盗贼杀害了。之后,桥玄进宫,请求皇帝下令向天下宣布:“凡是劫持绑架的案子,一定要把贼人全杀掉,不准拿财宝去赎,以杜绝贼人犯罪的门路。”皇帝批准了桥玄的建议,并颁发了诏书。从那以后,恶贼劫人的事件几乎绝迹了。当初,曹操地位很低的时候,没有人了解他。曹操曾经去拜见桥玄,桥玄见到他感到惊异。对他说:“如今天下将要发生动乱,能够安定天下的岂不是你吗?”曹操因此常感叹桥玄是他的知己。桥玄去世的时候,家里十分清贫,所以殡葬仪式非常简单。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在《太尉桥公碑》中说:“桥公性情严肃,嫉恨奢华,崇尚俭朴,百折不挠,在原则问题上绝不改变自己意志。”

三、大明忠良侯恂的故事

侯恂,字若谷(1589—1659),汉族,明归德府(商丘市睢阳区)人,太常寺卿侯执蒲之子,明末文豪侯方域之父,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广西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兵部右侍郎、户部尚书等要职,为明末著名大臣。侯恂为官刚正清廉,深得人心。明天启元年(1621),侯恂任山西道监察御史,查知有官员克扣军饷,便连番上疏,终于严惩了贪墨官员,振奋军心。明天启二年(1622)又上书抨击阉党,力斥权奸,后因此下狱亦不屈服,一时归德侯氏名满朝野,天下敬重。崇祯皇帝即位,第二年就任命侯恂为太仆寺少卿,次年任兵部侍郎,明崇祯六年(1633)又升任户部尚书。明朝当时“外衅内讧、国库告匮”,

他煞费苦心,拮据经营,不事加派,却“转输不乏”,深受皇帝称赏。侯恂文武全才,任人唯贤,曾举荐史可法、袁崇焕、左良玉等名将。他民族气节甚高,明亡后任凭清廷威逼利诱,誓不降清。清顺治三年(1646)自江南回到归德故里,筑南园而居,足不入城14 年,享年70 岁。侯恂故居简约朴素,不尚浮华,正是侯恂高风亮节、一生清正的真实写照。

四、一代清流宋荦的故事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绵津山人,晚年号西陂老人,汉族,清归德府(今商丘市睢阳区)人,商丘雪苑学社六子之一,清代著名官员、诗人、书画家、文物收藏鉴赏家。宋荦为国史院大学士宋权子,清顺治四年(1647)应诏以大臣子列侍卫,后其父以其弱龄,令读书乡里,追侯方域、贾开宗等研习文史。宋荦是位济世爱民的政治家和廉

吏,一生为官清明,朝野称誉。历任山东按察使、江西巡抚、江苏巡抚、吏部尚书等职,其在任上,赈荒抚饥,深得人心。他为官清正廉明,勤政爱民,兴利除弊,秉公执法,所任各职,政绩卓著。清初诗人汪琬评说宋荦:“廉而不刿,严而不苛,抚循吏民,煦煦慈爱而不失之姑息。”一次,康熙帝询问满汉大学士:“各省巡抚贤否?”大学士伊桑阿启奏:“江苏巡抚宋荦清廉为天下第一。”康熙说:“宋荦清廉,朕久已知道。”从此“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的美誉传播开来。时人有诗称赞他“惠爱黎元、宏奖髦士;心迹双清,沧浪之水”,至今苏州沧浪亭中还留有此诗及其石刻画像。他在朝为官数十年,得到过不少康熙帝赐予的书法作品,其中有一件“清德堂”,可见皇帝对其清正廉洁的品格给予的肯定。宋荦人品高洁,儒雅潇洒,爱好广泛,其创作的诗画作品被收入《四库全书》,并被选入《清诗别裁》,他创作和收藏过的书画,至今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珍藏。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