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品牌活动>>亲情中华>>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之六十:山西王家大院 
2017年11月30日14:47  来源:中国侨联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 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是中国明清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明万历至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 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 万平方米以上。现以开放的恒贞堡(龙)、视履堡(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 间,面积8 万平方米。

王家大院——视履堡

王家大院——视履堡

视履堡建于嘉庆初,品相最美,价值珍贵,是为官的王汝聪、王汝成兄弟的府邸。其兄虽官低一品,但长为尊,入住东府,弟居西府。二府各为一组三进式四合院落,院内互通,但府邸门依官品大小而不同,其建筑都依照“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设计分布。从布局看,二府都有宽敞的正院、偏院、套院、穿心院、跨院,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等,有富丽堂皇的厅堂,高高在上的祭祖堂以及内眷、儿女们居住的阁楼,也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家丁院)。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犹如迷宫。

王家大院——恒贞堡

王家大院——恒贞堡

王家祭祖堂供奉着天下王氏的始祖——王子乔,每年都有众多海内外王家子孙后代,到此寻根祭祖。恒贞堡东西宽100 多米、南北长180 米,成矩形,呈南低北高之势,堡门开于南堡墙稍偏东的位置,门为二进二层楼式建筑,门面朱漆护罩,威严醒目,人称“龙头”,中堡名恒贞堡,堡门内底甲东西两侧,各有一眼水井,人称“龙凤井”;门北正对着一条南北走向的甬道,长130 米,宽不到4 米,路面以大块卵石铺砌,因形似龙鳞,人称“龙鳞街”。堡内被此街划为东、西两大区,又被东西方向三条横巷分为南北四排,形同“王”字。从南向北数,各排院落依次叫底甲、二甲、三甲、顶甲;街的北端是顶甲花园,堡墙上有一座方形亭子,称为“龙尾”。恒贞堡虽以巨大的“王”字形布局,却又暗含“潜龙”的造型。

海外王氏在王氏宗祠敬香拜祖

海外王氏在王氏宗祠敬香拜祖

西三甲是王氏书院所在地,东三甲有中华王氏博物馆,出了东三甲,穿过顶甲花园,登上堡墙,可以眺望西面的崇宁堡,整个王家大院三堡互为依托,彼此遥相呼应,平时舒适宜居,战时攻守兼备。

王家大院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自1997 年开放以来,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中国民间紫禁城”。另外,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石雕壁心·渔樵耕读

石雕壁心·渔樵耕读

王家大院的建筑艺术和美学成就,代表了中国汉民族民居群落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它的建筑技术、雕刻艺术和民居规划,全方位地见证了3000 年间中国汉文化的演变和传播过程,为逐渐消逝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及生命力依然旺盛的“家国同构”传统伦理文明提供了独特的见证。其中,视履堡和恒贞堡可作为中国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杰出范例,展示中国明清木构建筑的艺术和技术特点,民居群落可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群及其空间布局的杰出范例,展示典型的中心布局式景观设计特点。王家大院以其严整而又灵活的布局,人与自然和谐结合而巧妙营构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建的营造方式等,再加上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独具一格,特色突出的晋商大院建筑体系。王家大院将自然地貌和儒、道、佛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完美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建筑布局形式和规模等级上,都受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伦理观念的影响,从而成为一组独特而富有生命力的建筑文化景观。王家大院是最典型的中国晋商官商住宅文化的代表,是融历史、哲学、力学、美学为一体的建筑创作的杰作,充分体现了明清官式建筑的特点,并存在大量仅见于“王府”的建筑形制。

木雕挂落?满床笏

木雕挂落·满床笏

王家大院在中国美术史上地位杰出,是“三雕”艺术精品的宝库,院内的木雕、砖雕、石雕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民俗民艺于一体,装饰于建筑的各个方位。这些精美的雕刻艺术对研究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至今仍产生着深刻影响。

砖雕壁心·狮子滚绣球

砖雕壁心·狮子滚绣球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