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海外侨讯
新西兰华人志愿者:做公益,改变了我的人生
2018年05月25日17:22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
(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

中国侨网5月25日电 据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报道,今年3月6日开始的人口普查,是新西兰五年一度的大事。为了让更多华人了解和参与人口普查,有这样一群年轻的华人移民成为了志愿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也有上班族,不为名利,只为了把事情做好而聚在一起。除了人口普查,他们每个人都做过其他志愿工作,聊起公益,大家都有满满的心得。面对记者采访,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对公益的看法:

Sindy:SPCA动物保护组织

我是2002年来的新西兰,当时才14岁。从小到大,我都没有做志愿者的意识,直到大学毕业时家里的猫走丢了,在SPCA找到了。感谢之余,我也开始在SPCA帮忙,和小动物一起玩,还收养了小动物。

我曾经回中国工作了五年,回到新西兰之后,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我开始正式在SPCA做长期志愿者。

我的工作包括帮小猫小狗洗澡、打扫卫生、喂食,还有前台接待等等。SPCA和很多新西兰的志愿者机构都非常正规,我每个月只需要去半天,排班是提前一年排好的。排好班后,不能随意迟到、早退或者请假,不能因为是志愿工作就随心所欲。我的同事们也都非常负责。而且我们需要经过培训和考试才能成为正式志愿者。刚去的时候华人志愿者很少,最近几年才慢慢多起来。

Sindy(左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Sindy(左一)。(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

Ray: St John 急救服务

我叫Ray,来自四川,到新西兰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一边寻找工作机会,一边做志愿工作,因为这是了解新西兰非常好的方式,也能让我尽快融入这里。

除了人口普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St John急救服务的募捐活动。我记得那是在中国春节的时候,志愿者小分队都是华人同胞。这是我第一次找陌生人募捐,一开始觉得很不好意思,也不知道该找谁,但在一个三口之家慷慨解囊之后,后面就容易许多了。

我觉得志愿工作很有意思,能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也能看出大家对公益是否关心,让我更好体会人和社会的关系。

St John募捐活动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St John募捐活动现场。(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

Feifei:华社服教育学院

我是2017年9月份来奥克兰的,在奥克兰大学教育学院读博士。因为研究的关系,我很想了解这里的华人群体,想知道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想法等等。于是我开始参加志愿活动。

经过朋友推荐,每周四上午9点到12点,我会帮助华社服教育学院做学生信息管理,和其他一些行政工作。我还帮他们教英语课,不过上课是有工资的。在这里能遇到很多新移民,有几个阿姨每次下课,都要送我一大包自家种的蔬菜。

我为什么要做志愿者?第一,能认识很多不一样的人;第二,能了解本地生活方式和文化;第三,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Feifei(左一)参加奥大教育学院幼儿园中国新年文化活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Feifei(左一)参加奥大教育学院幼儿园中国新年文化活动。(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

KK :Colour Run

我来新西兰九年了,从留学到工作。我是做酒店管理的,工作时一周能有一两天休息就不错了,所以也认识不到什么新朋友。

两年前我开始参加华人夜跑群,一开始是为了用行动支持被打的留学生,同时也鼓励自己健身,后来认识了很多朋友,就参加了更多志愿工作。

比较难忘的是做Colour Run的志愿者,我负责为跑者登记。我其实也想参加活动,但是个人不喜欢弄到浑身“脏兮兮”的,但是做志愿者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参与这个好玩的活动。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原来新西兰人可以玩得很疯,很放得开,也对我影响很大。

KK在Colour Run现场
KK在Colour Run现场。(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

Zoey:人口普查Census

我来新西兰五年多了,今年刚刚大学毕业,正在找工作。

从2017年10月到今年3月,我在人口普查做志愿者。我一开始的想法可能和他们都不一样,只是为了找工作时简历“好看”一点。因为我是学统计的,觉得人口普查和自己专业沾边。而且我是一个很容易怯场的人,想通过这种方式锻炼自己演讲的能力。

其实我本来以为志愿者都是学生,但是发现有很多工作很忙的人,只是因为热爱公益,还要抽出时间做志愿者,我很受触动。

Zoey在Census宣传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Zoey在Census宣传中。(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

Q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