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文化交流部党支部组织集体学习“两会”精神,重点学习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侨务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相关内容。
针对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强调的“我们要认真落实侨务政策,保障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不断增强”,有的同志谈到,往年的报告中用的是“维护”,而今年使用了“保障”一词,显示出国家的“底气”,国家强大了、自信了,有能力保障海外的“亲人”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有的同志谈到,收看回国列席政协会议的海外侨胞的朋友圈,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与荣耀,有的侨胞写到“一次列席,一生荣誉,终身难忘”,邀请海外侨胞回国列席政协会议体现了海外侨胞作用的“独特”和“重要”。
报告中说,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有的同志谈到,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那时的侨务工作主要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注重通过引导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引资、引智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文化工作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是连接广大侨胞的“连心锁”,是凝聚广大侨胞的精神纽带。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不仅为新时期侨联文化交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文化交流工作的方式方法,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亲情中华”项目开展已经进入了第十个年头,国内越来越多的文化机构愿意与我们合作,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因此,我们要从服务国家大局的高度,做好侨联文化宣传工作的品牌设计,使传统项目深入人心,新创项目独具特色,不断延伸“亲情中华”品牌的纵深和手臂。
此次学习只是起步,党支部要求每位同志当前要关注和观看关于“两会”的报道,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学习“两会”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