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刊乡讯>>《海内与海外》
品牌战略与责任
2018年03月01日16:06  来源:中国侨联

品牌纳入国家战略,还是近些年的事情。

多年来,中国人的品牌意识淡薄。什么是品牌?按照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的说法,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如果按照词义本身来解释,品牌是提供给消费者某商品的牌子。

广义的“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识别的心智概念来表现其差异性,从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占据一定位置的综合反映。

中国目前尽管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却是品牌弱国。至于农产品品牌更是凤毛麟角。

自有品牌制造商协会国际会展总监范黎尔于2014年全球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上,对中国媒体表示,由于中国品牌起步较晚,自有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平均份额仅为1%,对比发达国家而言,美国为20%,荷兰为32%,西班牙则为40%左右。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特点。国内外知名品牌消费越来越多地开始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账单里。

在品牌意识升温的时代,居于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四要素中的 “食”,自然也要升级。中等收入者对农产品的供给有了更高的品质要求,更注重吃得好吃得安全,更注重选择有品牌的优质农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吉林视察时强调指出,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钱才好,效益才好。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各行各业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

品牌出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文件里。品牌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 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品牌战略进入实施阶段。

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意见》在强调“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要内容,从一、二、三产业着手,采取有效举措,推动供给结构升级”时,尤其强调了“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要求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施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加快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参照出口农产品种植和生产标准,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种植和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满足中高端需求。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支持乡村创建线上销售渠道,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销售范围,打造农产品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任重道远,需要品牌的引领。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农产品销售已经进入品牌化新阶段。我们知道,从产品到品牌,是一个飞跃,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更重要的是良知、安全、服务和信任。良知、安全、信任的背后,应当有强大的品牌支撑。事实上,缺乏品牌的农产品根本无法在网络渠道里面生存和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农产品品牌化。因为,品牌具有溢价能力,品牌是营销利器,品牌是无形资产,品牌是农民的摇钱树!品牌建设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打造品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质量提升的过程、服务改善的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开发与服务优质农产品为己任的中国优农协会,自然要有所作为。

在实施国家的品牌战略中,媒体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媒体应以品牌战略为契机,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国家品牌战略方针政策的宣传,加大对农业品牌活动的宣传:二是继续以品牌案例,讲好品牌故事:三是继续深入基层,多接地气,发现来诸基层的农产品品牌成长经验。为推进农产品品牌起到舆论引导作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