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侨联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4月8日至10日,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率调研组赴陕西调研,到延安梁家河学习,考察中国侨联前身——延安侨联旧址,在西安走访侨资企业,并与省、市、高校侨联干部及侨界社团负责人座谈交流。
他强调,中国侨联由党创立和领导、发端于延安、成立于1956年、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新时代,我们要认真从侨联跟着党一路走过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经验、坚定前行,在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梁家河的奋斗岁月中汲取力量、获得教益,不忘初心使命,自觉爱侨为侨,着力改革创新,当好桥梁纽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侨心侨力侨智。
延安侨联是中国侨联的前身,成立于1940年9月,之后随形势的变化名称数易。1956年10月,第一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宣告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担任主席。调研组一行来到座落在延安市区的王家坪“华侨救国联合会旧址”参观学习。展厅内,万立骏在心向延安、侨联成立、侨领访延、延安岁月等展区前驻足观看,了解中国侨联的创建历史,了解老一代华侨为国家和民族所作的工作。他说,当年,一批华侨青年为拯救民族危亡,情系祖国,心向延安,从世界各地历尽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来到宝塔山下,为国家和民族、为共产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永远铭记。今天的新侨要向老侨们学习,珍惜国家发展提供的宝贵机遇,立足岗位,勤勤恳恳,发挥表率作用,自觉把实现个人梦想的追求汇聚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
万立骏指出,延安是中国侨联的发源地、中国侨务工作的发源地。中国侨联是党创立的,有着光荣的传统,从延安一路走来,在党的领导下,紧跟着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来到延安,就是要重温侨联创建的历史,不忘党成立侨联的初心,牢记自身承担的使命,向老一代侨务工作者学习,与时俱进做好侨联工作,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广泛地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是黄土高原一个比较典型的以农为主的村庄,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地方。调研组实地参观了梁家河村委会、村史馆、沼气池旧址、知青旧居,了解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当年艰苦的生活环境、带领群众发展生产以及与群众建立的深厚感情,万立骏不时与基层同志、侨联干部交谈。他说,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作为知青从北京到梁家河插队时,还不到16岁,一干就是七年,吃了很多苦,十分不容易。总书记21岁时就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打淤地坝,建起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还办起了铁业社、磨房、代销店、缝纫社,让梁家河的面貌焕然一新,有担当、有思路、有办法、有闯劲、有成绩,特别值得钦佩。总书记今天如此有担当精神,如此心系百姓、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在梁家河就立下了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万立骏说,梁家河的一山一水,梁家河发生的巨大变化,都是我们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百姓情怀和领袖风范、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教材。总书记扎根黄土地七年所凝结出的心系群众、坚持信仰、不断学习、不怕吃苦、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志用心学习。广大侨联干部都要坚定地忠诚核心、拥戴领袖,自觉向总书记学习,以深怀爱侨之心、恪守为侨之责、多办利侨之事的实际行动,切实为党做好新时代的侨界群众工作。
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归侨和数名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由中国侨联推荐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申请专利多少、国内国外申请有什么不同?激光器封装材料有什么要求?年销售额多少、利润如何?需要的晶体从哪里采购?芯片、封装、测试如何控制质量?激光器老化如何克服?万立骏一行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与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深入交流。他勉励企业负责人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大研发力度,掌握核心技术,丰富产品系列,把公司做得更大、更强,为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筹备开好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是今年中国侨联工作的重大任务。在西安召开的侨联工作座谈会上,调研组认真征求省、市、高校等侨联组织和侨界社团负责人意见和建议。听了陕西省侨联党组书记、各位专兼职副主席、省侨商会、侨青会和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榆林、安康、汉中、商洛市以及西安交大、西北农林大学侨联负责人发言后,万立骏对陕西侨联组织抓住改革机遇加强组织建设,围绕党政中心开展工作、竭诚服务侨界群众等做法给予肯定。他说,陕西不是侨务大省,但干部很努力,工作有特色。地方党委和政府对侨联十分重视,提供了有力支持,创造了良好条件。希望大家不负期待、加倍努力,把侨联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万立骏说,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新时代,侨联工作很多形式要与时俱进,要创新发展,要联系广泛、服务群众,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好“十代会”,深入推进改革,展现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是摆在侨联组织面前的重大任务。
第一,要搞清楚侨联是什么样的组织、是做什么的。性质决定职责,职责就要担当。做好侨联工作,首先要厘清侨联是什么、干什么,把准自身定位,找准与党政部门、其他群团组织相比所具有的特点。在性质上,侨联是党创立和领导的人民团体、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为党分忧、为党尽责,旗帜鲜明讲政治,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定不移团结凝聚侨界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必须放在侨联工作的首位。
第二,要搞清楚靠什么吸引凝聚侨胞、靠什么赢得各方面认可。侨联工作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与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发展紧密相连。为党团结凝聚侨胞,一要靠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开展各项工作。侨联也必须紧跟步伐、自觉行动。二要靠解决侨胞实际问题。要认真了解侨胞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侨胞在侨联组织中感到温暖。
第三,要搞清楚有哪些手段、开展哪些工作。一是搭平台、做品牌。要注重建立各种组织和工作平台,善于打造品牌,把各方面力量和资源聚合起来、发挥出来。二是搞活动、促交流。要广泛开展体现侨的特点、深受侨胞欢迎的活动,丰富“亲情中华”“创业中华”等工作的形式和载体,扩大覆盖面,以联谊促进友谊。三是重服务、增认同。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发动各级侨联组织普遍开展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让服务成为侨联的名片。四是解难题、暖人心。既要关注发展事业、子女上学、爱人工作、工龄计算等老问题,还要关注养老、医疗、投资纠纷、征地拆迁等新问题,切实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五是提建议、发声音。要履行好侨联参政议政职能,发挥侨的优势,用好政协侨联界别等侨的渠道,为党和国家发展提出真知灼见,发出侨界声音。
第四,要搞清楚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如何提高工作能力。一要强化政治学习。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二要强化调查研究。要围绕“两个并重”“两个拓展”,认真研究分析侨有多少、在哪里、侨有什么需求、哪些侨最需要侨联团结引导和服务,进一步找准工作范围、内容、任务,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三要强化党建带侨建。要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党组织,把侨联的基层组织广泛建立起来。没有基层组织,侨联工作很难贯彻落实下去。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建组织不强求一律,要应建尽建,建队伍不强求专职,要宜专则专、宜兼则兼,还应精兵简政。四要强化交流和联动相结合。各地工作发展不平衡,要加强工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不仅省内要交流,国内也要交流,通过交流发现问题、扩充组织、提升水平。要织好侨联内部的组织网络和外部的工作网络这“两张网”,建好“地方侨联 大学侨联 校友会”这一渠道,促进工作联动、整体活跃。五要强化队伍建设。要按照增强八个方面本领的要求,增强本领恐慌的意识,积极了解国内、国外,广泛涉猎政治经济科学法律等知识,拓宽知识面、完善能力结构,努力做侨务工作的专家。六要强化主动作为。工作主动和被动不一样。要强化责任担当,增强主动精神,坚定工作信心,敢于攻坚克难,在摸清侨情,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工作建设,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侨联工作的同时,宣传侨联,让大家知道侨联、积极参与侨联,不断开创侨联工作新局面。
调研期间,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和平会见万立骏一行,双方就深化侨联改革、做好侨联工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刘奇、组织人事部部长姚林楠,陕西省侨联党组书记程勉贵,延安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春鸽等参加有关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