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刊乡讯>>《中国侨联工作》
2017年第1期〖特别策划〗开平碉楼: 华侨的世界文化遗产
2017年02月08日16:42  来源:中国侨联

2007 年6 月28 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 处世界遗产。

 

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在广东省开平乡村广袤的田野上,一座座西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在一起,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这上千座保存完好的碉楼,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开平的风雨沧桑,记载着一个个华侨家庭或家族的兴衰,至今还维系着源于当地而延伸到世界各地的乡情和传统。当年,碉楼的主人不管世外的战争与纷争,回到这里,亲手打造了一片世外桃源。

 

清朝后期,因为人口增长快,粮食供应成为严重的问题,每年当地粮食产量不能满足本地人口之需,开平东南部水道交通便利区域的很多民众就远走东南亚,来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湿热的丛林之中,劈建橡胶园,开采锡矿,兴起了一个个居民点和集镇。19 世纪5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先后发现金矿,急需劳动力的消息经回国招工的同乡在开平广泛传播,随后美、加两国横贯东西部的铁路工地又成为吸收华工就业的大市场,巨大的就业市场吸引着开平人甘冒远渡重洋的风险,奔向北美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度。当时,开平人把到美国、加拿大谋生称为“去出路”,因为他们视美国、加拿大为金山,意思是要走出一条生路来。同时,开平社会陷入了一场长达12 年的土客械斗。本来就匪盗横行、食不果腹,这场社会动乱更是雪上加霜,促使更多的开平青壮年男子选择了离家出走的道路,一时间“父携其子,兄挈其弟,几于无家无之,甚或一家而数人”,背井离乡加入到海外移民的洪流之中。到19 世纪60 年代后期,开平形成了“无侨不成村,无村无侨眷”的景象,发展成为广东有名的华侨之乡。

 

数万开平青壮年男子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搏命”,他们省吃俭用攒下一点一点的血汗钱,汇回开平养家糊口。这些早期华侨在海外过着节衣缩食的艰难生活。但是,在传统社会的开平乡村,华侨意味财富,他们头顶着一个有诱惑力的名字“金山客”“金山伯”,他们的妻子被人称为“金山婆”,儿子被叫做“金山少”,女儿是“金山女”。“金山客,冇一千有八百”的儿歌在乡村里传唱,成为他们的免费宣传广告。

 
 

“自抵金山地,

无日敢忘家,

心怀桑子乱如麻,

每饭因愁难咽下”

 

这几句歌词反映的便是当年华侨在海外生活的心情写照。淘金、修路,这些白人不干的粗活,都包揽在个子瘦小的广东华工身上。1868年,清朝政府与美国签订了《蒲安臣条约》,为华工去美国打开了大门。为生活计,更多的华工甘当“猪仔”,赴美的人数快速增长。美国排华法案实施后,仍有华工留在海外经商、捕鱼,或是从事服务业。他们最大的目的或许只有一个,挣了钱后衣锦还乡,过上富足的生活。

 

中国人衣锦还乡、落叶归根的情结让那些幸存的“金山伯”们挣到钱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汇钱回家或亲自回国操办三件事: 买地、建房、娶老婆。20 世纪20 年代,开平的乡间村里常常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就是“金山伯”行走在乡间小路上,随后几个农夫帮忙挑着几个沉甸甸的“金山箱”,而这些“金山箱”中往往是华侨在外积攒的全部财富。“这何尝不是在告诉周围的人,我在外头赚了钱,要回来光宗耀祖了。”“宗族观念极强的中国人恋土恋家,解释了华侨要回来寻根这种普遍现象,而必须要衣锦还乡,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心理。”

 

当归乡的华侨大摇大摆、得意洋洋地招摇过市,土匪就开始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了。买地盖别墅无疑是归国华侨光宗耀祖最直接的方式,盖起洋楼,名声传开,单身的自然也有很多说媒的找上门,因为当时年轻的姑娘们最满意的丈夫莫过于一位归国华侨。然而在他们梦想的幸福美满生活即将展开之时,土匪猖獗,抢烧掳掠,有直接上门抢的,也有虏掠妇孺儿童的。有的华侨回家当天还没有从亲人重逢的喜悦中缓过劲来,就成为土匪的“肉票”,紧接着倾家荡产才保住了性命;有的华侨因此上吊、跳楼、神经错乱。

 

华侨对家乡治安不靖悲愤之极,然而当时官匪勾结、政治腐败,对地方政府的失望使开平民众转而选择自己保卫自己。民国《开平县志》记载,“自时局纷更,匪风大炽,富家用铁枝、石子、士敏土建三四层楼以自卫,其艰于赀者,集合多家而成一楼。先后二十年间,全邑有楼千余座。”

 

华侨是开平兴建碉楼最积极的推动力量。他们寄回的钱中,有的就是专门用于建筑碉楼的费用。他们根据自己脑海中国外建筑的印象碎片和不同国家建筑的明信片为依据,边施工边指导工匠建造他们的“理想家园”。一幢幢兼具中国传统乡土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的碉楼拔地而起,成了“金山伯”们记忆力和土生工匠们想象力的结合物。为了应对土匪,“金山伯”们不得不考虑建楼兼有居住和防御的功能。他们还专门从国外买回枪支弹药、报警器、探照灯,并且设立基金,资助家乡的团防组织。

 

在华侨的大力推动下,近代的开平乡村进入兴建碉楼的高潮时期,碉楼就像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在开平的乡村,形成了“无碉楼不成村”的乡间景象。据“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的几次碉楼普查统计,建于清朝后期的有313 座,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1937 年)的有1490 座, 其中1921 年到1926 年的6 年间就建了608 座,占全部碉楼的三分之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海外的侨汇难以到达国内,开平失去了建碉楼的经济来源,战火纷飞之中人们逃命都顾不上,哪里还有心思去建搬不走的碉楼。此后直到1949 年,开平建的碉楼非常少,只有29 座。1949 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开平侨乡的民众再也没有必要兴建碉楼了。

 

从建筑风格上讲,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碉楼的造型千姿百态。最大特点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综合一起,自成一体,造型变化主要在于塔楼顶部。从开平现存的1400 多座楼来看,楼顶建筑的造型可以归纳为一百种,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但比较美观的有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屋顶、庭院式阳台顶等形式,既有古希腊、罗马的风格,又有哥特、伊斯兰、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要素,很难将开平碉楼具体归入国外某一个时期的某种建筑风格之中。这些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筑元素在开平碉楼中和谐共处,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开平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区别。大的碉楼,每层相当于三开间或更大;小碉楼,每层只相当于半开间。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高达七层,而矮的碉楼只有三层。开平碉楼的墙体比普通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楼顶有瞭望台、探照灯、警报器、枪械等,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 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犯之敌。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在历史上对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过极大贡献。

 

碉楼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石楼等。

 

钢筋

水泥楼

钢筋水泥楼多建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收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整座碉楼全部用水泥、砂、石子和钢筋建成, 极为坚固耐用,但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 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也有的在内面的楼层用木阁组成。

 

青砖

碉楼

 

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青砖砌筑3种。内泥外青砖这种碉楼,实际上就是上面说的泥砖楼,不过,它在泥墙外表镶上了一层青砖,这样,不但美观, 而且可以延长碉楼的使用寿命。内水泥外青砖的碉楼,墙的表面看上去是青砖建筑,其实是里、外青砖包皮,中间用少量钢筋和水泥,使楼较为坚固,但又比全部用钢筋水泥省钱,且保持美观的特点。青砖楼全部用青砖砌成,比较经济、美观、耐用,适应南方雨水多的特点。

 

 

泥楼

泥楼包括泥砖楼和黄泥夯筑楼两种。泥砖楼是将泥做成一个个泥砖,晒干后用作建筑材料。为了延长泥砖的使用寿命,工匠们在建筑泥楼时,往往在泥砖墙外面,抹上一层灰沙或水泥,用以防御雨水冲刷,从而起到保护和加固的作用。黄泥夯筑的碉楼是用黄泥、石灰、砂、红糖按比例混合搅拌作为原料,然后用两块大木板夯筑成墙。这样夯筑而成的黄泥墙,一般有1 尺多厚,其坚固程度可与钢筋水泥墙相比。

 

 

石楼

石楼用山石或鹅卵石作建筑材料,外形粗糙、矮小,却坚固耐用,这种碉楼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大沙等山区。

 

 

按使用功能分,碉楼可分为众楼、居楼、更楼等,其中居楼最多。

 

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闭、简单,有3-6 层,每层设有2-4 间房,外部的装饰少,防卫性强。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最早,现存473 座,约占开平碉楼总数的26%。

 

        居楼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 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

 

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供民团及更夫使用,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报警器和枪支等,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总数的12%。


 

开平碉楼最典型地代表了华侨文化的特质。华侨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外国文化进入中国的介绍者。开平碉楼是中外多种文化交融和碰撞的产物。

开平碉楼, 是华侨留给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

 

(责编: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