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僑界反響
重慶僑界代表人士熱議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
2025年10月28日11:30  來源:重慶僑聯

編者按: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為國家發展指明方向,重慶僑界倍感振奮、深受鼓舞。從深耕生物創新藥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到聯通中外的海外僑胞,從獻策區域發展的智庫專家,到勇擔使命的僑界青年,紛紛表示將始終與祖國發展同心同向,把全會精神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凝聚僑心、匯聚僑力、發揮僑智,為實現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重慶市僑聯兼職副主席、重慶醫科大學藥學院教授袁海心:作為一名深耕生物創新藥研究的僑界科研人員,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后,我倍感振奮。全會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並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中心任務,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生物醫藥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維護人民生命健康的關鍵領域。熱切期盼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科技治理體系能不斷完善,更好地激勵科技創新和核心技術攻關。身為僑界科研人員,我決心抓住歷史機遇,全力投身原創研究,力爭早日將前沿成果轉化為守護生命健康的“中國良藥”,為民族復興的健康基石貢獻僑智僑力。

澳大利亞川渝同鄉會副會長、澳大利亞四川總商會副會長白樂: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召開令在澳川渝籍僑胞倍感振奮、備受鼓舞,既讓我們清晰看到祖國高質量發展新藍圖,也更加明確了連接川渝澳、服務家國的責任使命。川渝作為西部發展核心引擎,與澳大利亞現代農業、清潔能源、高端制造領域的成熟經驗高度契合,在“十五五”產業升級與綠色發展關鍵期,我將當好川渝澳合作“聯絡員”和家鄉發展“宣傳員”,依托總商會推動川渝特色產業入澳,引入澳方技術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借助同鄉會搭建人才橋梁,助力川渝引進高層次海外人才,全力打通三地深度合作通道,為祖國高質量發展和川渝現代化建設積極貢獻僑界力量。

老撾華僑楊東倫: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十五五”時期發展擘畫了頂層設計,明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宏偉藍圖對海外華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全會指出“十五五”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承前啟后的關鍵期,需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我將積極投身民族復興偉業,發揮華僑融通中外的獨特優勢,以國際文化傳播為紐帶促進文明互鑒,增進中外民心相通﹔推動渝企出海、產教融合,助力中外經貿合作﹔用心講好中國故事,主動傳遞中國聲音﹔堅定反“獨”促統立場,以實際行動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興川助渝僑界智庫專家,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區域國別學院教授、博導楊永紅: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中國經濟”與“中國人經濟”雙重視角,兼顧GDP與GNI的部署,讓我倍感振奮,更覺使命在肩。GDP彰顯經濟增長動能,GNI關乎民生福祉溫度,這一發展觀念的進步,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目標高度契合。僑界擁有聯通中外的獨特優勢,既能為川渝引入全球優質資源、助力產業生態圈構建與科創協同牽線搭橋,為夯實GDP增長根基添磚加瓦﹔也能以僑為橋搭建民生領域合作平台,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兩地民眾,讓大家的“錢袋子”更鼓、安全感更強。未來,我將深耕智庫職責,全力推動僑智僑力轉化為川渝高質量發展的實效,為國家發展大局注入僑界力量。

重慶市僑界青年聯誼會戴子森:在剛剛閉幕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所繪就的“十五五”藍圖中,作為一名僑眷和僑界青年代表,我倍感振奮。全會指出,“十五五”時期是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階段,強調要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磅礡力量,我們深感使命在肩。從科技自立自強到高水平對外開放,祖國的發展既需要內生動力的強勁支撐,也需要外部橋梁的有力聯結。我們青年僑胞熟悉中外國情,當以全會精神為指引,搭建科技創新合作平台,助力“人工智能+”等新賽道的中外對接,更要講好中國開放故事,讓世界看到中國“風景這邊獨好”的發展現狀,以青春僑力托舉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責編:李慧博、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