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20日,第八屆國際移民與僑鄉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五邑大學成功舉辦,本次會議以“區域國別視野下的人類遺產與文明交流互鑒”為主題,由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五邑大學、暨南大學共同主辦。來自英國、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6個國家以及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福建、江西等12個省(市、區)的70余位專家學者與會交流。

開幕式上,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所長李爔恆,五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文華,暨南大學黨委副書記陳瑩分別致辭。
李爔恆在致辭中表示,2021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為破解包括國際移民在內的全球治理問題提出了中國方案,為中國特色的國際移民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長期深耕華僑華人研究領域,一直關注國際移民問題研究。自2011年起,已相繼組織翻譯了五部世界移民系列報告。今年專門成立了國際移民研究中心、海外利益保護研究中心、區域國別研究中心,聚焦高技術移民、高淨值人群以及高精尖人才,為突破技術壁壘、吸引全球智力、匯聚全球財富展開深入研究提供支持。
李爔恆表示,希望以本次研討為契機,促進思想碰撞、深化研討交流,取得更多研究成果,共同推進國際移民理論研究、政策研究,為學科發展、學術進步以及黨和國家決策貢獻智慧和力量。
陳文華介紹了五邑大學僑特色建設情況,指出五邑大學因僑而生、因僑而興,僑文化研究逐步從學校重點扶持方向、重點扶持學科逐漸發展為省重點學科,並擁有省人文社科重點基地、省協同創新發展中心等多個重要科研平台,是“開平碉樓與村落”“僑批檔案”申報世界遺產的首席專家單位。
陳瑩代表暨南大學向會議召開致賀,她回顧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暨南大學的考察囑托,介紹了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的深厚積澱、優質平台與豐碩成果。陳瑩表示,此次合辦會議是暨南大學與五邑大學對口共建工作的一項標志性活動,期待進一步深化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會議開幕式由五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五邑大學僑鄉文化與區域國別研究院教授張國雄主持。
會上,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副高級研究員黎良福,菲律賓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羅萬偉,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教授王蒼柏,五邑大學僑鄉文化與區域國別研究院教授張國雄分別作主旨報告。與會專家學者就文明交流互鑒、僑鄉振興、跨國移民網絡、可持續發展、文化遺產等議題進行了分享與交流。閉幕式上,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會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廈門大學/暨南大學教授李明歡作了總結發言。

10月19日,與會專家學者赴倉東遺產教育基地、風採堂、台山浮月村等地進行了調研考察,實地感受江門僑鄉文化與遺產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的成功范例。在倉東遺產教育基地,基地創辦人、五邑大學僑鄉文化與區域國別研究院譚金花教授就基地發揮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實踐和經驗進行了學術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