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至18日,由中國僑聯指導,雲南省僑聯、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共同主辦的“赤子功勛 南僑機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紀念活動在雲南省德宏州舉行。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南僑機工回國抗戰座談會舉行,南僑機工學院同日授牌成立。中國僑聯副主席程紅出席並講話、中共德宏州委書記王雲霏出席並致辭,雲南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何長鬆主持座談會,部分南僑機工后代、僑史專家在座談會上發言。
程紅代表中國僑聯對曾在滇緬公路上浴血馳騁的南僑機工們致以崇高敬意,對傳承先輩精神的南僑機工家屬及后代表達誠摯的問候。她指出,抗戰期間,雲南既是堅固大后方,又是抗戰最前線﹔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東方戰場的戰略結合部,又是戰時中國聯外的大通道。德宏作為滇西抗戰的重要戰場,有著滇緬公路、南僑機工等獨特的歷史印記,留下了永載史冊的豐功偉績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這裡舉辦此次紀念活動,生動詮釋海外華僑與祖國休戚與共的赤子之心、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獨特貢獻,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偉大抗戰精神。她表示,廣大僑胞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資源和獨特優勢。希望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始終將民族大義放在首位,矢志不渝維護祖(籍)國統一,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僑界力量﹔積極發揚熱愛祖(籍)國、情系桑梓的優良傳統,促進祖(籍)國與住在國多領域的交往合作,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展現僑界更大作為﹔善用融通中外、聯系廣泛的獨特優勢,積極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各國人民友好交往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王雲霏表示,德宏是雲南省重要的僑鄉之一,擁有深厚的愛國傳統和豐富的抗戰文化,是“抗戰生命線”——滇緬公路的國內起始段、南僑機工“運輸救國”的重要集結地,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抗戰英雄故事和愛國主義歷史。近年來,德宏州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突出沿邊僑務優勢特色,探索實踐“五建”工作法,以“文”鑄魂、以“會”聚力、以“節”傳情、以“貿”興業,在服務經濟發展、拓展海外聯誼、依法維護僑益、弘揚中華文化等方面積極作為,不斷開創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馬來西亞海南總商會總會長林秋雅、雲南省南僑機工歷史研究會會長林曉昌、南僑機工學會會長陳達婭、《祖國在我心中》作者范僑雲等南僑機工后代代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寧一、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所長雷著寧、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理事黃曉堅、華僑大學教授陳慶妃、雲南師范大學教授夏玉清、雲南省南僑機工暨眷屬聯誼會德宏分會任德清等作交流發言。
程紅為南僑機工學院成立授牌,德宏師范學院副院長楊明宏接牌。中國僑聯、相關省(區)僑聯、雲南省、德宏州領導及海內外僑界代表70余人參加座談會。
9月17日下午,與會嘉賓專程前往德宏州瑞麗市畹町鎮,在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碑前敬獻鮮花、鞠躬致敬,以此深切緬懷3200余名南僑機工為抗戰勝利所作出的巨大犧牲。
紀念儀式結束后,眾人走進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德宏分館)。館內珍藏的2000余件實物與1200余張歷史照片,生動記錄下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也深深觸動著南僑機工后人的心弦——80多年前,南僑機工為紓解國難奔赴此地﹔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后人們,為追尋先輩事跡也來到了這裡。
活動期間,嘉賓們還觀看了南僑機工抗戰史詩音樂劇《南僑花木蘭》,並參觀了承載抗戰歷史的精神地標——畹町橋,在重溫南僑機工赤子丹心的同時,凝聚起共筑民族復興的團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