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創新創業
聚焦“一帶一路” 助力僑企出海
“僑助千企萬品出海”行動系列報道之二十一
——上海浦東新區、虹口區開展“僑助千企萬品出海”行動
2025年09月15日16:08  來源:中國僑聯

編者按:

為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僑的獨特優勢,更好服務大局、服務地方、服務僑胞,2025年2月,中國僑聯在上海舉辦2025部分省市僑聯“一帶一路”工作交流活動,研究部署僑聯系統“一帶一路”工作,提出實施“僑助千企萬品出海”行動。4月初,中國僑聯在福建泉州正式啟動“僑助千企萬品出海”行動。行動將聯合全國僑聯系統,整合海內外僑界渠道和力量,大力打造僑界服務企業出海、推動“一帶一路”經貿交流合作的平台與體系,重點支持國內企業和優質產品走向全球。

行動啟動后,各地僑聯迅速響應、緊抓落實,因地制宜以各種形式參與“僑助千企萬品出海”行動,共同打造僑界服務出海拓市、助推高水平開放的新平台和新載體。現收集各地訊息作系列轉載報道如下。

上海市僑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迅速響應中國僑聯“僑助千企萬品出海”行動部署,聚焦共建“一帶一路”,助力推進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團結動員全市16個區僑聯積極參與到“僑助千企萬品出海”行動中來。其中,浦東新區僑聯和虹口區僑聯形成了一系列較有特色的經驗和做法。

經驗交流一:上海市浦東新區僑聯——深化臨港華僑華商合作交流平台建設,匯聚僑界力量共建“一帶一路”

上海市浦東新區僑聯依托浦東引領區和臨港新片區兩項國家戰略疊加放大優勢,積極搭建“一帶一路”華僑華商合作交流平台,通過參展參會、構建服務網絡等方式,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僑社加強互訪互動,在助力千企萬品出海進程中用心用情,找到聚焦點,繪好“工筆畫”。

(一)搭建常態交流平台,書寫合作“大寫意”。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論述,依托制度型開放優勢和華僑華商資源,率先提出並成功舉辦“一帶一路”沿線海灣五國僑商與浦東僑商合作交流會,科威特、阿聯酋、阿曼蘇丹、巴林王國等華僑華人協會,以及卡塔爾龍城商會等海外華人華僑組織代表參會,開辟了浦東同海灣國家深化“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平台新通道。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成立后,舉辦第二次合作交流會,來自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阿聯酋、卡塔爾、日本、巴拿馬、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15個國家的華僑華人參會。隨后相繼邀請100余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華僑華商代表以及委內瑞拉、巴基斯坦、古巴、伊朗、土耳其等五國駐滬總領事和外交官出席會議,進一步提升了“一帶一路”合作交流品牌影響力和輻射面。下圖為2025年7月,中國泰國商會攜泰國華僑華商走進臨港開展考察交流。

(二)完善合作組織機構,強化合作“硬設施”。

圍繞完善組織機構、落實服務空間、增強專業能力,著力構建“1+X”服務網絡(即1個聯絡中心、X個工作站),不斷提升服務,引導“一帶一路”華僑華商合作交流的意願和水平。一方面,打造僑商商務聯絡中心,並落實辦公接待場所,引入產業管理、投資服務、園區服務、專業服務等機構,協同做好華僑華商來訪交流、項目落地等工作,為華僑華商提供優質、貼心的合作交流服務。另一方面,建立“一帶一路”合作交流工作站,並已在馬達加斯加、斯裡蘭卡等8個國家設立站點,作為進一步團結凝聚“一帶一路”華僑華商力量的前沿陣地,吸引更多優質僑企融入浦東引領區和臨港新片區建設發展。下圖為2025年4月,在塔吉克斯坦華人華僑聯合會授牌成立“一帶一路”合作交流工作站。

(三)深化“引進來”“走出去”,鐫刻合作“工筆畫”。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講好創新故事、增進發展共識、推動項目落地,持續提升“一帶一路”合作交流工作實效。一方面,引進來,向世界展示浦東臨港。累計接待250余個團組、近1500余人考察交流,累計引進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意大利等20多個國家的60多家企業。另一方面,走出去,讓浦東臨港聽見世界。持續提升民間交流的穿透力,赴埃及等中東國家舉辦國際民間交流活動,參與“中阿友好峰會”。組織23名企業家代表到斯裡蘭卡商務考察。加強同“一帶一路”國家華僑華人社團的聯系,推動科威特華僑華人協會與南匯新城鎮僑聯、商會簽定《薩米--穆特拉公路項目》協議,由中國企業完成了承建。下圖為2025年3月,發起成立臨港新片區僑商僑企服務聯盟進一步提升“引進來”“走出去”服務水平。

經驗交流二:上海市虹口區僑聯——以法治為基、實業為梁、人文架橋,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千企萬品出海注入“僑”動力

虹口區緊緊圍繞加快建設“上海北外灘 都市新標杆”藍圖,從北外灘法律服務港的全球布局,到僑資企業的標杆項目,再到僑界代表人士的國際傳播,充分展現新時代僑界“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探索構建服務“一帶一路”的立體化支撐體系。

(一)法護僑益,筑牢企業出海“防護網”。

虹口區提出建設“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目標,加大企業出海法律服務力度。一是支持本區僑界人士到“一帶一路”國家“走出去”交流,與國外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中介機構建立廣泛聯系。在2024-2025年“僑界法治宣傳月”活動期間,虹口區僑聯與區司法局、區檢察院、區法院分別簽署合作共建協議,建立“僑商投資發展法律服務中心”,依托本區9家律師事務所在“一帶一路”沿線37個國家的聯絡點,推出“北外灘-一帶一路”經貿投資考察路線,為有意在海外進行投資和開展業務的中資企業提供深入了解當地市場、文化和商業環境的機會。區僑聯常委、區女僑胞聯誼會理事、法律顧問、僑界律師代表等先后組團赴老撾、越南、印尼、新加坡等東南亞“一帶一路”國家考察交流,了解各國投資、營商以及法律服務市場的情況,重點調研中國企業最關心的外匯管制問題,以及工程項目領域中資企業面臨的挑戰。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發布《海外法律服務地圖》,為出海企業提供國別合規指引、知識產權維權等精准服務。二是創新“國別(地區)服務月”機制,打造精准服務新范式。今年5月以來,先后開展“中國香港月”“新加坡月”“非洲月”“中東月”專場活動,舉辦“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爭議解決”專題論壇、“貿易戰下的跨境新航道”主題論壇、“虹觀天下”之“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法律分享會、“聚焦跨境重組與爭議解決”圓桌論壇、北外灘企業出海服務中心服務商座談交流會、“中東藍海機遇”——2025中企出海迪拜戰略研討會、“投資摩洛哥的機遇與挑戰”活動、“中沙合作新機遇:投資沙特的法律環境與實務分享”活動、中俄跨境公証協作與企業出海法律保障合作交流研討會。政府部門、僑界社團、資深法律專家及成功企業代表分別圍繞涉外法律服務實踐、APEC商務旅行卡政策、企業出海合規要點等主題開展討論交流。活動採取“線上直播+線下參與”形式,吸引了來自企業界、學術界、法律界等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參與人數達到近兩千人。下圖為2025年8月,中俄跨境公証協作與企業出海法律保障合作交流研討會在虹口區北外灘街道新僑驛站舉行。

(二)實業筑基,僑資企業參與“一帶一路”高質量共建。

印尼是東盟最大的國家,是“一帶一路”的東南亞橋頭堡,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RCEP成員國。作為印尼與祖(籍)國連接橋梁的僑資代表企業,金光集團也是最早一批支持並參與到“一帶一路”倡議的僑資企業。企業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成功達成18億美元的貸款協議,此項貸款用於在印尼南蘇門答臘省紙漿廠的發展項目,該廠建成后成為印尼最大的紙漿廠之一,也是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在“一帶一路”發展中於海外第一個落地的投資項目。金光集團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原材料、輔料和包裝物料等,生產的紙產品再出口行銷至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資源互補。近年來,企業以北外灘總部為依托,先后在長三角地區投資建設了多個大型制漿造紙基地,與蘇州工業園區就金光科技產業園合作簽署補充協議暨中國-印度尼西亞“一帶一路”科技產業園合作備忘錄。企業作為原始權益人主導的“國金-金光‘一帶一路’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成功獲得上海証券交易所審議通過。該項目是國內首單“一帶一路”資產証券化項目,用於支持金光如東科技產業基地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各種主營業務,填補了境外供應鏈空白,助力跨國供應鏈優化升級。

(三)人文架橋,推動僑界民間交往的“軟聯通”。

一是在國際舞台講好中國故事。上海市虹口區僑聯推薦青年歸僑代表赴“一帶一路”伙伴國家巴西參加二十國集團民間社會會議,展示中國在脫貧攻堅、氣候治理等方面的工作經驗和成果。2025年6月,虹口區僑商會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參加“包羅上海”文旅推介會,開展“雙招雙引”工作。近年來,虹口區先后與澳大利亞、美國、德國、日本、丹麥、斯洛文尼亞、愛爾蘭、阿聯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僑領、僑界青年代表建立了聯系,擴大了“一帶一路”華僑華商合作交流朋友圈。二是依托“僑胞之家”建設,開展專業對話,凝聚國際規則共識。在虹口區北外灘街道“新僑驛站”(中國僑聯“僑胞之家”),虹口區僑聯先后舉辦“中英女法律人對話”“新加坡知識產權運營”等專題研討會,接待來自澳大利亞西澳大學以及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波蘭、秘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學術代表團來訪,相關活動納入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華東政法大學主辦的“邂逅法治中國”項目。通過向來訪團組介紹中國政府吸引外商投資的政策和態度,加深海外友人對上海的美好印象,彰顯僑的作為。

(責編:李慧博、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