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魯班工坊實訓教室,教師指導學生操作設備。
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攝
喇杰廉(右)為一名巴基斯坦民眾進行中醫診療。
受訪者供圖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自去年7月接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以來,中方踐行“弘揚‘上海精神’:上合組織在行動”的口號,成功舉辦100多項內容豐富的活動,上合“中國年”碩果累累。在這股合作熱潮中,生活在上合成員國的華僑華人表現活躍。他們或是助力經貿往來,或是推動人文交流,在各個領域積極行動,收獲滿滿。
隨著上合組織天津峰會臨近,多位受訪僑胞表示,期待本屆峰會進一步凝聚“上合大家庭”的共識,釋放更多惠及成員國的政策利好,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帶來新機遇、注入新活力。
上合“中國年”,僑胞樂參與
與江蘇省常州市解放路小學簽署合作協議,開展“中國經典誦讀課”等課程,推動中俄青少年文化互動﹔組織“中俄詩歌朗誦比賽”“校園開放日”等活動,邀請俄羅斯學生和家長體驗書法、象棋等中國傳統文化……近期,俄羅斯中國國際學校校長吳昊的工作日程,被一場場中俄文化教育交流活動排滿。
“上合‘中國年’遇上中俄文化年,兩國人文交流氛圍格外濃厚。”吳昊表示,他最關注上合框架下的人文交流與教育合作。除青少年交流外,俄羅斯中國國際學校還與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攜手,在俄羅斯設立“中國淮揚菜培訓中心”,探索中俄職業教育合作新路徑。同時,作為俄羅斯華僑華人青年聯合會會長,他還參與承辦中國僑聯“親情中華·中醫暖僑”義診活動,邀請國內中醫專家赴莫斯科為僑胞診療,向當地民眾展示中醫文化。
吉爾吉斯斯坦將於2025年至2026年接棒中方擔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今年2月,兩國元首會晤並簽署聯合聲明,就加強在上合組織框架內的相互支持與合作達成重要共識。這讓中吉經貿合作促進會會長李全軍備受鼓舞。
“‘上合大家庭’的緊密團結,為中吉合作帶來更多機遇,也讓華僑華人有了更大舞台。”李全軍介紹,身處兩國合作熱潮之中,他也在全力推進一些重點合作項目,包括將中國一款針對腫瘤患者的先進質子治療設備引入吉爾吉斯斯坦﹔推進他創作的小說《愛在比什凱克》轉化為影視劇,該項目此前已在中國—中亞峰會上作為中吉重點項目簽約﹔參與籌辦明年的中吉電影節,為兩國影視創作者搭建交流平台等。
哈薩克斯坦陝西商會會長、陝哈集團董事長何誠則關注上合框架下的地方合作。“家鄉陝西與多個上合成員國的州建立友好省州關系,不少陝西城市還與相關國家的區結為友好市區。這種‘地方結對’模式,能充分發揮各地資源優勢,讓合作更精准、接地氣。”他介紹,當前,陝哈集團正與哈方企業合作,涉及農業飼料、農產品深加工、冷鏈物流基地建設等領域,力求促進兩國資源互補,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農產品。
見証合作成果,期待更多利好
“我為中巴經濟走廊上的建設者們提供醫療服務。”談及自己的工作,巴基斯坦華僑華人協會會長喇杰廉十分自豪。自1991年赴巴后,他長期從事中醫診療工作,還在伊斯蘭堡創辦一家“中國針灸中心”。目前,他的團隊已與多家參與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中資企業簽約,服務涵蓋員工日常診治、協助企業與當地醫院建立合作及開通就醫應急通道、為駐企醫生輸送標注中文標簽的當地藥品並協助開展常見病治療等。
扎根巴基斯坦30余年,喇杰廉親眼見証了中巴合作帶來的巨大變化:“中巴經濟走廊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許多人以進入中企工作為榮﹔中方承建多座大型發電站,緩解了巴電力短缺問題﹔太陽能光伏板、電動自行車等‘中國制造’,憑借高性價比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中巴員工相處融洽、互幫互助……”他期待天津峰會“釋放更多利好,推動地區安全穩定、合作發展、人文相親”。
上合組織是“一帶一路”與各國及地區合作倡議對接的重要平台,多位僑胞深有體會。塔吉克斯坦華人華僑聯合會秘書長韓東起曾深度參與當地“魯班工坊”建設。他觀察到一個細節:“現在,越來越多塔吉克斯坦民眾會主動談論上合組織、共建‘一帶一路’,這些曾經的‘陌生詞匯’,如今成了耳熟能詳的‘高頻詞’。”在他看來,上合框架下的合作不是“遙不可及的藍圖”,而是實實在在的改變,比如就業機會的增多、收入的提高、基礎設施的完善、政府辦事效率提升及思維更趨國際化等。
李全軍也有同樣的感受。當前,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正在共同提升現有的吐爾尕特口岸、伊爾克施塔姆口岸及新建別迭裡口岸的通關能力。此外,中吉烏鐵路、伊塞克湖1000兆太陽能瓦光伏發電廠等一批由中企承建的項目,涵蓋基礎設施、新能源開發、農業、環境保護、礦產開發等領域,為當地發展注入更多動能。“吉各界高度認可中國在維護地區安全、促進共同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當地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持續上升。”李全軍期待,上合組織天津峰會推動中吉盡快落實免簽政策,進一步便利人員往來,促進物流暢通及跨境貿易的增長,也希望成員國繼續加強司法合作,保護海外中國公民及中資企業的利益。
發揮“僑”優勢,搭建合作橋
隨著天津峰會的到來,中方主席國工作將迎來最高潮。這是中國第五次主辦上合組織峰會,也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中方將宣布支持上合組織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合作的新舉措新行動。展望未來,多位受訪僑胞表示“信心十足、干勁滿滿”。
“天津峰會期間,俄羅斯中國國際學校將舉辦‘中俄青少年藝術展’等活動,還計劃將上合國家的歷史、語言課程納入學校選修課,培養更多新一代‘上合使者’。”吳昊表示,“當前俄羅斯社會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的接納度和興趣持續提升。俄羅斯朋友經常向我咨詢上合組織在旅游簽証便利化、留學生政策等方面的最新進展,許多年輕人開始主動學中文。希望以天津峰會為契機,中俄在‘人工智能+教育’合作領域取得新突破,通過共建數字教育平台等方式拓寬人才聯合培養渠道,為中俄友好與上合組織發展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華僑華人是‘民間大使’,也是‘流動的中國名片’。”李全軍介紹,他所在的商會在吉創辦“春苗慈善”公益組織,迄今已幫扶4000多名當地民眾。“未來,我們將緊抓天津峰會帶來的新機遇,參與上合框架下各領域合作,繼續為促進中吉民心相通貢獻僑力量”。
在何誠看來,擴員后的上合組織影響力與感召力不斷提升,也匯聚起更多發展資源。“天津峰會是一個新起點,成員國有望進一步實現產供鏈協同發展。”他表示,尤其期待峰會在智能交通領域推出更多利好政策,為區域互聯互通、跨境貿易及產業合作提供強大支撐。
最近,韓東起從塔吉克斯坦奔赴哈薩克斯坦推進合作項目落地。他表示,上合合作為成員國雙多邊合作開辟更大空間。華僑華人熟悉當地法規及營商政策,能為前來投資的中國企業“打前站、做后盾”。
上合框架下傳統醫學合作方興未艾,喇杰廉也有新規劃。“去年,我們與巴基斯坦衛生部直屬院校共同舉辦針灸學習班,在當地政府及民眾中產生了良好反響,極大增強了我在巴推廣中醫文化的信心。”他表示,“期待巴衛生部門盡快設立中醫注冊及監管部門。我將繼續推動中醫文化在巴傳播,助力兩國傳統醫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