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今日時政
雪域高原駛入發展快車道
本報記者 宋 飛 徐馭堯
2025年08月25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當雄縣,克隆牦牛“納木錯1#”不久前降生﹔阿裡地區改則縣,野血牦牛產業2024年獲得“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和“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雙認証﹔那曲市聶榮縣,瑪爾雜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尼瑪頓珠打開手機APP就能實時掌控數百頭牦牛的動態……

牦牛產業蝶變,是西藏立足高原資源稟賦、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縮影。

文化旅游、清潔能源、綠色工業、現代服務、高原特色農牧、藏醫藥、高新數字、邊貿物流、通用航空——西藏錨定九大產業,切實推進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382.72億元,同比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8%,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6%。

雪域高原,正以澎湃動能駛入發展快車道。

動能煥新:綠色引擎驅動增長

山南市措美縣,哲古草原上一台台巨大的風機葉片不停轉動﹔那曲市色尼區,甘丹康桑清潔能源產業園內連片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阿裡地區措勤縣,太陽能集中供暖項目為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高寒小城帶來溫暖……

從昔日酥油燈照明,到如今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裡4條“電力天路”,西藏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超99%,累計實現清潔能源外送超161億千瓦時,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約1386萬噸。聚焦高水平打造國家清潔能源基地,西藏立足自然資源稟賦,全力推進水、風、光、熱等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加快培育發展壯大新興產業。

今年3月,150輛新能源汽車在日喀則國際陸地港出口貨物查驗場完成報關后,經樟木口岸運往尼泊爾。

“綠色是西藏外貿的底色。”拉薩海關副關長李崧介紹,1965年,西藏對外貿易總值約693萬元,如今年均規模已達百億元。今年上半年,西藏出口羊毛羊絨、鮮蘋果、青稞制品、藏香等綠色產品近3000萬元。

高原農牧業穩步發展,清潔能源產業、綠色工業增長強勁,高新數字產業、邊貿物流提質擴容……九大產業齊頭並進,支撐西藏去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765億元,同比增長6.3%,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天路筑基:立體路網暢通血脈

全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墨脫,如今已成為熱門自駕游目的地。在墨脫縣格林村,道路升級為雙向水泥路,鄉村旅游紅火,農特產品熱銷。“路好了,群眾才更有動力做生意。”村委會主任多杰平措深有感觸。

截至2024年底,西藏鄉鎮、建制村公路通達率100%,通暢率分別達97.99%和86.05%,高等級公路通車裡程超1196公裡,公路通車總裡程超12.49萬公裡。以公路為基礎,鐵路、航空、管道運輸協調發展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日益完善,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礦泉水、建材、待運汽車……青藏鐵路拉薩車務段拉薩西站貨場一派繁忙。今年前7個月,拉薩西鐵路貨場到發貨物350.84萬噸,同比增長7.27%。截至7月底,西藏鐵路運營裡程達1359公裡,通過青藏鐵路累計運輸進出藏旅客4002.79萬人次、貨物9639.11萬噸。

特色農產品外銷更加便捷。今年7月,拉薩—湖北鄂州全貨機定期航線開通,首班進港貨物16.7噸,出港貨物6.9噸。“航線的運營,為生鮮運輸提供了時效保障。”民航西藏機場集團貨物運輸部總經理伍冬杰說。

高原自駕游熱度越來越高。據統計,拉薩西站每月接收的汽車托運訂單在千輛左右,越來越多游客選擇鐵路運車進藏。

一條墨脫公路,架起小城墨脫和外界的聯系。越來越發達的交通網絡,為雪域高原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動力。

科技賦能:產業興旺惠澤萬家

“在大棚工作,一天收入200元!”阿裡地區噶爾縣生態農業產業園裡,曾經的牧民洞吉卓嘎如今已是種植能手。產業園經營負責人劉江介紹,這裡由陝西援藏工作隊與當地政府共建,培養了一批掌握種植新技術的本地群眾。

西藏在產業發展中始終注重惠民實效,堅持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都要有利於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特色農牧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在山南市乃東區頗章鄉布仁溝,西藏宏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帶動3縣(區)、20個村參與藏雞養殖,每村年增收23萬元以上。

現代化物流的觸角不斷延伸。拉薩堆龍德慶區羊達街道,京東智能倉儲系統依據銷售數據動態調庫。“越來越多的商品實現當日達、次日達。”西藏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石成華說。

普惠發展全面提升民生福祉。2019年底,西藏6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4年,西藏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1358元,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2.5%以上。

60年砥礪奮進,雪域高原發展活力迸發,各族干部群眾正團結同心,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責編:李慧博、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