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萬裡同心——海外華僑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紀念特展”在全國五地同步展出
回望萬裡同心抗戰路 銘記海外華僑赤子情(僑界關注)
高 喬
2025年08月18日09: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萬裡同心——海外華僑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紀念特展上,“烽火僑心 共赴國難”單元展廳。

“萬裡同心”特展上,“同仇敵愾 共衛和平”單元,“飛虎隊”隊員的巨幅合影立牌。

本版照片均由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提供

8月14日,由中國僑聯、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聯合廣州、潮州、黑河、德宏分館共同主辦的“萬裡同心——海外華僑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紀念特展”(簡稱“萬裡同心”特展)在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隆重開幕,並同步在四地啟動巡展。

回望抗戰歷史,海外華僑或是遠在海外為支援抗戰奔走呼號,或是跨越山海投身保家衛國洪流,或是與僑居地民眾並肩作戰、積極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獨特貢獻。跟隨本版報道,我們一起走進“萬裡同心”特展,感受歷史深處中華兒女團結一心、捍衛獨立與和平的震撼回響。

“為國呼號 支援抗戰”

生動詮釋海外華僑與祖國休戚與共的赤子之心

“爭取民族解放”“團結御辱保衛祖國”“保衛世界和平”……走進“萬裡同心”特展大廳,懸挂在展廳天花板上的抗戰橫幅將觀眾帶回那段烽火歲月。

上世紀30年代起,海外華僑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赤子之心,在全球多地發起大規模支援祖國的行動。大洋彼岸的美國,美國紐約華僑衣館聯合會等華僑團體舉行聲援祖國抗日集會﹔東南亞的街頭劇院,武漢合唱團在新加坡、馬來亞各地巡演年余,揭露日軍暴行,為抗戰籌款募捐﹔遠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的華僑通過收音機收聽祖國抗戰消息,在當地進行翻譯傳播……海外華僑為國呼號的吶喊,借由特展中的歷史實物、照片、音視頻,在展廳中回響。

中國僑聯顧問、中國僑聯原副主席唐聞生在展覽現場細細觀看。她的父親是新中國首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美洲華僑日報》牽頭創始人唐明照。說起父親參加美國紐約華僑衣館聯合會支援中國抗戰活動、創辦《美洲華僑日報》的故事,她感慨道:“當時,美國僑界不僅為支援中國抗戰捐資捐物,也希望創辦一份在美國傳播中國抗戰真實情況、凝聚僑心的報紙,《美洲華僑日報》應運而生,許多骨干成員都是帶著滿腔赤忱參與報紙工作。”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中,身處世界各地的海外華僑雖遠隔重洋,卻心系故土,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以空前的民族覺醒和巨大的犧牲奉獻,在中華民族的抗戰史冊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豐碑上,書寫了感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回首那場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我們要深刻感悟海外華僑與祖國人民命運與共、萬裡同心的家國情懷。”中國僑聯副主席程紅在特展開幕式致詞中說。

本次特展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為主題,以“為國呼號 支援抗戰”“烽火僑心 共赴國難”“同仇敵愾 共衛和平”“歡慶勝利 銘記歷史”為四大篇章,共計展出館藏文物展品近400件。展覽入選2025年度“博物館裡讀中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陳列展覽推介名單。

據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寧一介紹,本次特展是該館開館11年來,首次以實物形式對華僑積極參與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行系統梳理和集中展示。特展通過精選的珍貴文物、文獻史料和歷史影像,全景式再現海外華僑在這場關乎民族存亡與世界和平的偉大斗爭中的獨特貢獻。這些歷史印記生動詮釋了海外華僑與祖國母親血脈相連、休戚與共的赤子之心。

“烽火僑心 共赴國難”

深情講述華僑參與抗戰可歌可泣的事跡

伴隨《再見南洋》悠遠的旋律,南僑機工揮別親友、奔赴祖國戰場的故事在舞台上娓娓道來。在“萬裡同心”特展開幕式上,由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演繹的音樂劇《南僑花木蘭》片段,以“當代花木蘭”李月美為原型,生動再現南僑機工的傳奇歲月。

展廳中,蜿蜒曲折的滇緬公路背景牆前,南僑機工曾經使用過的行軍床、行李箱安靜擺放,將觀眾帶入南僑機工在滇緬公路上搶運物資、拋洒鮮血與汗水的歷史現場。

在抗戰烽煙中,海外僑胞跨越重洋,回國參戰,許多華僑戰士用青春和生命踐行著報國誓言。1932年,來自馬來亞、菲律賓、印尼、泰國、緬甸、越南及日本等地的252位華僑青年先后來到上海,組成華僑義勇軍,在閘北、江灣、吳淞一帶作戰﹔1939年,馬來亞吉隆坡華僑青年組成“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回國參加抗日﹔1939年到1942年的3年間,3900余位南僑機工日夜奔忙在滇緬公路上,為中國抗戰搶運50多萬噸軍需物資﹔1940年,從印尼回國參加八路軍的華僑女青年李林,在對日作戰中犧牲,24歲的生命永遠留在抗日戰場……

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簡稱香港“八辦”)黨支部書記連貫的女兒連子在香港“八辦”相關的展板前駐足,展板上,父親連貫相關的展品和故事引發她的回憶。

“我的父親連貫是越南歸僑,從香港‘八辦’到東江縱隊,父親懷揣滿腔愛國之情堅持參與抗戰工作。”連子說,“東江縱隊的特點之一就是華僑多、婦女多、知識分子多,他們中有許多人放棄海外優越的生活條件,毅然回國參加艱苦抗戰,這個群體也是華僑在國內積極參與抗戰的集中體現。我們希望更多人通過這個展覽,了解這個特殊的華僑戰士群體,了解華僑參與抗戰的赤子之心,感悟抗戰的艱苦不易和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

“展覽內容框架精心設計為4個單元,第一單元‘為國呼號 支援抗戰’講述華僑從財力、物力支援祖國抗戰的歷史貢獻﹔第二單元‘烽火僑心 共赴國難’,講述華僑回國參戰,從人力上支援祖國抗戰的歷史貢獻﹔第三單元‘同仇敵愾 共衛和平’,講述華僑在僑居國和地區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貢獻﹔第四單元‘歡慶勝利 銘記歷史’,講述海外華僑與所在國人民共同慶祝勝利,共同緬懷先烈,維護來之不易的戰后秩序。4個單元按照時間順序與歷史分期,緊密相連、層層遞進,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而豐富的展覽體系。”“萬裡同心”特展策展人、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羅佩玲說。

“同仇敵愾 共衛和平”

與世界各國人民並肩作戰,華僑群體在反侵略斗爭史上留下不朽印記

在特展“同仇敵愾 共衛和平”單元,1941年中美合作組建“中國空軍美國援華支援航空大隊”(俗稱“飛虎隊”)隊員的巨幅合影立牌,吸引觀眾拍照打卡。這支由多國力量組成的國際援華戰斗隊中,就有許多華僑飛行員的身影。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戰場上,海外僑胞與多國反法西斯力量並肩戰斗,同仇敵愾,共衛和平。菲律賓的叢林中,華僑青年豎起“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簡稱“華支”)戰旗﹔新加坡的戰場上,華僑組成的星華義勇軍與英軍並肩作戰﹔在馬來亞,170多位華僑游擊隊員血洒戰場﹔在西班牙國際縱隊中,100多位華僑戰士犧牲,把青春和熱血揮洒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戰場上。

“歷史不會忘記,老一輩抗戰英烈的流血犧牲,換來了如今的寶貴和平。”“華支”隊員許立的女兒、北京市僑聯菲律賓歸僑聯誼會副會長許呈亮說,“我的父親和‘華支’戰友們在菲律賓堅持抵抗法西斯侵略,為人類的公平正義和每個人平等的生存權利而戰。在海外戰場,還有許許多多的華僑戰士為此戰斗,直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完全勝利。我們今天紀念和緬懷他們,更是為了凝聚共識,珍視和平。”

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圖書館,“萬裡同心”特展相關內容的展板前觀眾如織。“小小宣講員”青少年志願者和梁士詒事跡傳誦人在展覽現場講述著三水華僑的抗戰事跡,鮮活的故事裡,華僑愛國精神悄然傳揚。

本次“萬裡同心”特展在廣東省廣州華僑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黑龍江省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雲南省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同步開展,同時,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聯合廣東省僑聯首次聯動“省—市—縣(區)—鎮(街道)—村(社區)—村小組”六級僑聯組織,於8月14日在廣東全省同步推出特展相關內容展覽。

羅佩玲說,“通過展覽,觀眾可以感受到,海外華僑作為參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歷時最長、足跡遍布全球的移民群體,不僅為祖國抗戰勝利作出卓越貢獻,更與世界各國人民並肩作戰,用熱血澆灌和平之花,在人類反侵略斗爭史上留下了華僑群體的不朽印記。”

“回望這段歷史,我們更能感受到,在民族危亡的時刻,海外僑胞的凝聚力和信念感尤為強烈。這次特展細致、生動、全面地展現了海外僑胞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付出的心血,也將幫助更多人在博物館中沉浸式地感受中華兒女萬裡同心的精神力量。”唐聞生說。

(責編:李慧博、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