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西華之聲》:西班牙第一份公開發行的中文報紙
文、圖/江振仕
2025年08月07日15:37  來源:中國僑聯

1994年7月,西班牙五十多位華僑代表齊聚馬德裡,舉行《西華之聲》首發儀式。這是在西班牙由中國大陸僑胞創辦發行的第一份中文報紙,也是當時唯一一份中文報紙。從誕生之日起,這份報紙就成為西班牙華僑華人獲取各類信息、發聲表達和交流聯誼的主要媒介,同時記錄了初到西班牙的中國移民從立足到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

應呼聲而出 旅西華僑聚心力

早在16世紀中葉,就有中國人沿著歐洲人開辟的新航線來到西班牙。到19世紀下半葉,陸續有從古巴和菲律賓被囚禁流放的中國人,以及國內雜技藝人和清政府官員來到西班牙。到民國初年,浙江青田人開始進入西班牙,在各主要城市街頭販賣小商品。這一時期抵達西班牙的還有民國政府派出的留學生和部分一戰華工,以及參加西班牙內戰的國際縱隊中國成員。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台灣地區的留學生,香港、澳門的中國人和古巴籍華人也相繼抵達西班牙。到中西建交前夕,西班牙華僑華人約有500人。

1973年中西建交后,大量浙江青田人和溫州人通過申請家庭團聚和探親簽証來到西班牙。1985年7月,西班牙在加入歐盟前頒布第一部規范外國移民的法律《外國人權利和自由法》,開啟“無証者合法化行動”,即俗稱的“大赦”。受此政策影響,在西班牙合法居留外來移民數量明顯增加,中國移民的增長速度尤為顯著。到1994年,西班牙約有華僑華人2萬人,其中約8000人持有合法居留手續,大多從事中餐業。數量眾多的中餐館不僅是許多初抵西班牙中國移民的落腳地,更是他們適應新環境、積累經驗資源、謀后續發展之路的立足之所。

隨著移居西班牙的中國人數日益增多,馬德裡、巴塞羅那、巴倫西亞、加那利群島、馬略卡島等城市和地區陸續形成華僑華人聚居區域,中國移民與當地社會的接觸和互動也更加頻繁。與此同時,大批非法移民的涌入引起西班牙政府有關部門的注意和不滿,尤其是1994年初連續發生數起華人命案后,在當地媒體夸大報道和過分渲染下,引起警方針對所謂“中國黑社會”實施搜捕行動,數百人被抓,部分人被驅逐出境或遣送回國。中餐館經營也因此受到牽連,生意大受影響,一些餐館倒閉,失業人數大增。

面對如此困境,西班牙各華僑華人社團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危機。他們主動致信與西政府首相和相關部門表達不滿,向發表不實報道的媒體發抗議信,並在當地報紙刊登反駁文章,取得了積極成效。在這一過程中,越來越多僑胞意識到辦一份中文報紙、發出自己聲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94年3月,50多位僑胞在馬德裡召開“旅西華人時事討論會”,商議成立“旅西華人基金會”,隨后更名為“旅西華人自助基金會”。基金會決定創辦《西華之聲》報,旨在“為全體旅西華人服務,代表旅西華人的聲音,同時為旅西華人介紹在西居留時應注意的有關法律、生活、工作事項”,並在是年7月18日發行了試刊號。

記錄發展史 旅西僑社面面觀

從1994年到1999年,《西華之聲》基本每月刊發一期,共計發行59期。這份報紙的報道范圍廣泛,包括國際和中西重大新聞,西班牙政治、經濟和文化習俗,當地媒體有關中國移民的報道,以及旅西僑社的大事小情等。早期主要設有“綜合新聞”“西班牙專版”“華人社會”“生活專欄”“文化副刊”等板塊,后來不定期登載“報刊文摘版”“西華文學版”“巴塞羅那專版”“法律與生活”等內容。

盡管存續時間不長,但《西華之聲》較為完整地記錄了西班牙華僑華人在二十世紀末快速發展進程中的熱點事件和重要節點,例如跟蹤報道牽動眾多中國移民心弦的“大赦”最新進展,以及每年初在頭版刊載上一年在西華人大事記。

二十世紀最后幾年是西班牙華僑華人經濟發展的轉型期。中餐業在經歷快速擴張后漸趨飽和,華商經營逐漸走向多元化,以百元店和食品店為主體的零售業開始崛起。《西華之聲》持續關注這一時期華僑華人經濟發展狀況,對中餐業、貿易業、車衣業和小販業等行業的最新發展進行跟蹤報道,指出“西班牙華僑華人社會新興的產業有了發展,一種多元經濟的格局開始出現。”

華僑華人社團同樣是《西華之聲》的關注重點,如1996年用近半篇幅報道西班牙青田同鄉會成立,對地方主要社團如西班牙南部華僑華人協會和巴斯克華人協會的成立也進行了詳盡報道。早期西班牙中文學校的發展也可以從《西華之聲》找到大量記載,如巴倫西亞中文學校、巴塞羅那華僑子弟學校和馬德裡華僑華人中文學校等學校的開辦。

《西華之聲》是當時旅西華僑華人了解祖(籍)國和家鄉發展建設情況的主要窗口。除每期報道國內時事外,該報時常刊登僑鄉新聞,如1994年溫州發生洪災后,登出溫州同鄉會發動僑胞救災募捐的通告。同時,為幫助僑胞更好了解西班牙當地風俗習慣、法律制度和營商環境,《西華之聲》經常登載一些小知識和普法文章,如《西班牙的商業習慣和禮俗》《在西班牙我們的權利和義務》《核准居留許可和工作許可的稅金》等。

在五年時間裡,《西華之聲》為廣大旅西僑胞搭建了交流和發聲的平台,豐富了僑胞精神文化生活,幫助僑胞了解和融入當地社會。無論是初到西班牙面臨文化沖擊的新僑,還是扎根當地多年的老僑,都在這份報紙裡找到共鳴,讓身處異國他鄉之人不再孤單。他們的聲音在這裡匯聚、傳播,化為西班牙多元文化中獨特而響亮的“中國音符”。

2024年12月,曾參與創辦《西華之聲》,后來創辦《歐華報》的西班牙西中合作促進會執行主席王紹基來到北京,將一套基本完整的《西華之聲》捐贈給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這份見証了西班牙華文媒體發展史和記錄了西班牙華僑華人早期發展歷程的珍貴報紙,自此進入最契合之地,成為研究西班牙華僑華人歷史的重要史料。(作者簡介:江振仕,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員)

(責編:李慧博、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