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地方快訊
僑青智弈 數領未來——“親情中華 品讀荔灣”荔港澳僑界華裔青少年文化探索夏令營”研學活動圓滿落幕
2025年07月28日20:46  

7月26日至27日,由中國華僑出版社指導,廣州市荔灣區僑聯、荔灣區科協聯合主辦的 “2025 智聚灣區同弈夢﹒僑融數智啟新程 ——‘親情中華 品讀荔灣’荔港澳僑界華裔青少年文化探索夏令營”研學活動在荔灣區楚庭一星元棋文化國粹館(西關棋院)圓滿落幕。本次活動吸引了港澳台青少年、僑界華裔青少年共計50多人線下參與,通過11節特色課程的沉浸式體驗,讓僑界青少年在“棋韻”與“數智”的碰撞中尋根文化、啟迪智慧,深度領略中華國粹圍棋、象棋文化與人工智能科技融合的獨特魅力。

活動還得到了荔灣區教育局僑聯、荔灣區西關棋院僑胞之家、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荔灣區西關棋院、荔灣區圍棋協會、荔灣區象棋協會等的大力支持。

僑聚荔灣 共啟研學夏令營

活動啟動儀式上,廣州市僑聯文化聯誼部部長杜禧君,荔灣區僑聯主席卜智群以及荔灣區科協、荔灣區教育局、西關棋院代表共同按下啟動球裝置。隨著“5、4、3、2、1” 的倒計時結束,啟動球燈光瞬間亮起,這場融合文化傳承與科技探索的研學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卜智群主席代表主辦方致辭表示:“僑界青少年是連接海內外的‘文化小使者’,本次活動為孩子們准備了‘文化尋根禮’‘科技啟蒙禮’‘友誼結對禮’三重成長禮物﹔希望同學們在‘棋’中悟道,在‘智’中筑夢,爭做優秀文化的傳承者、科技創新的實踐者、中華文明的傳播者。”

圖:活動啟動儀式

課程首發解鎖棋藝新體驗

西關棋院為本次研學科普活動精心研發並首次發布6 門特色課程:圍棋人工智能科普課程、圍棋人工智能棋盤互動體驗、西關棋院練功房人工智能對弈體驗、象棋人工智能互動課、象棋挂唱棋非遺體驗課程、象棋粵語文化課等。

2016年、2017年,韓國棋手李世石、中國棋手柯潔先后與圍棋人工智能 AlphaGo對弈落敗,這一標志性事件不僅令世界驚嘆,更標志著圍棋邁入AI新時代。西關棋院負責人吳嘉寧在圍棋人工智能科普課程中,以“從‘手談’到AlphaGo”為主線,生動回溯圍棋AI從早期算法到深度學習的發展軌跡,深入解析AI如何通過百萬棋譜學習重塑圍棋智慧,讓青少年直觀感受當代圍棋人工智能領域的卓越成果。在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下,圍棋已成為這場變革的前沿陣地,而課程中的鮮活案例讓抽象的科技原理變得觸手可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活動還邀請了第31屆“五羊杯”全國象棋冠軍賽“唱棋人”湯豪捷老師親臨現場教學“唱棋”“挂棋”。在象棋趣味小課堂上,湯豪捷與學員們圍坐在一起,暢談其與父親湯卓光兩代“唱棋人”的傳承故事,帶領學員們在粵韻鄉音中吟唱經典棋局,讓塵封的棋譜在稚嫩童聲中煥發新生。在解讀趣味象棋俚語課程中,授課老師通過對“卒仔過河當車使”“飛象過河”“事急馬行田” 等粵語棋諺的趣味解讀,讓學員們在朗朗笑聲中體會民間智慧的詼諧與深刻。

圖:“唱棋人”湯豪捷老師教授“唱棋”“挂棋”

圖:“事急馬行田”粵語棋諺教學

雙線並進文化科技深體驗

本次研學活動以“AI賦能圍棋、科技鏈接文化”為核心,緊扣 “文化尋根”與“科技啟蒙”雙主線,打造多元研學場景,讓學員們在文化浸潤與科技探索中雙向成長,在領略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獨特魅力的同時還學到科學知識。

文化內涵隨處可見:在棋文化國粹館,學員在老師的帶領下鑒賞距今1800年的“東漢棋俑”、不同朝代及材質制成的各具特色圍棋棋子、全國最早的象棋雜志《象棋月刊》等珍貴藏品,聆聽“千年棋道”的厚重歷史﹔走進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學員們了解十三行從輝煌到衰落的百年變遷,深入了解近代中國對外貿易、粵商僑商群體發展及“東學西傳”“西學東漸” 等歷史事件,真切感悟“誠信務實、敢為人先、開拓進取、兼容並蓄”的粵商、僑商精神﹔非遺螺鈿體驗課上,學員們在老師指導下親手制作螺鈿作品,於指尖流轉間感受傳統工藝的細膩精巧與美學韻味。

圖:學員們參觀棋文化國粹館

科普屬性貫穿全程:從圍棋AI 課堂解析“生成式 AI 如何賦能棋類教育”,到象棋智能對弈中體驗“AI 戰術分析系統”,再到“五羊杯”賽事專題課中了解“大數據如何助力棋手復盤提升”,青少年們深刻體會到“高質生產力推動文化傳承”的生動內涵。在人工智能對弈體驗區,同學們分組使用隱智智能圍棋棋盤、小聯貓象棋機器人、阿爾法蛋等“黑科技”,與AI智能展開較量。在一次次交鋒中,實時感受 AI 對弈中的精准計算與策略預判,直觀理解“數據如何成為棋力”,更觸摸到了人工智能時代的脈搏—— 正是AI技術的不斷發展,幫助人類進一步探索圍棋的奧妙,解鎖其更深層次的魅力。

線下學員在棋盤上實戰切磋,線上海外華裔青少年則通過雲端同步參與對弈,雖隔山海卻以棋會友,共同種下友誼的種子。

圖:學員與AI智能機器人對弈

實踐賦能收獲成長與認同

此外,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也有序開展。主辦方還在園區內設置了文創攤位,精心陳列融合棋藝元素的創意周邊,讓傳統棋文化煥發現代時尚魅力。通過這些文創產品,以新穎有趣的方式推動棋文化傳播。在圍棋、象棋知識學習環節,專業圍棋老師現場示范並講解圍棋對弈禮儀,包括執子姿勢、落子規范、勝負禮節等傳統文化精髓﹔讓學員們系統地了解圍棋、象棋的基本規則、對弈禮儀。隨后,學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自由對弈,黑白交錯、楚漢爭雄,縱情尋覓圍棋、象棋的博弈樂趣。

圖:學員們正認真聽取圍棋禮儀課程

活動閉幕式上,主辦方為學員頒發結業証書並贈送了紀念品。學員陳同學激動地說:“通過 AI 棋盤看到千年棋譜的現代演繹,讓我既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厚重,更驕傲於祖國科技的強大!” 家長余先生也點贊道:“活動有科普、有文化,還有粵語俚語教學,內容豐富又有意義,下次還要讓孩子參加。” 今年下半年,廣州即將迎來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盛大開幕。這是全國體育界的盛會,更是廣州向世界展示城市形象與文化魅力的重要契機。此次夏令營恰逢全運盛會前夕,意義尤為非凡。體育精神與文化傳承緊密相連,都蘊含著拼搏、團結、傳承的內涵—— 賽場上的拼搏精神與棋盤上的智慧博弈一脈相承,都在訴說著中國人 “自強不息、精益求精” 的品格。通過這次夏令營,讓學員們在感受荔灣深厚文化底蘊的同時,也能體悟全運會傳遞的體育精神,激勵學員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積極進取、勇於挑戰自我。

圖:主辦方為學員頒發結業証書

本次活動不僅是荔灣區僑聯“親情中華 品讀荔灣” 品牌活動的創新實踐,更是“科普+文化+僑務”融合的鮮活探索。通過首發特色課程搭建起“傳統文化筑基、科技力量賦能、僑界少年聯動”的橋梁,以棋為媒、以僑為橋,既為即將到來的“十五運”預熱傳遞體育拼搏精神,更讓海內外僑界青少年在文化尋根中增強認同,激發科技探索熱情,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數智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彩。

來源:荔灣僑聯

(責編:皮博、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