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明珠—玲瓏金礦
“招遠金,閃光芒,鬼子覬覦太猖狂。
礦山暗,計謀藏,鄉親奪金有膽量。
黑夜裡,腳步忙,虎口奪金不驚慌。
送延安,添力量,抗戰勝利有希望!”
這是一直流傳在山東招遠的一首民謠。民謠不僅朗朗上口,更展現了一段在抗戰時期,招遠軍民同仇敵愾,與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虎口奪金,運送黃金到延安,支援抗戰的壯美史實。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之際,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走進招遠,走進這片金碧輝煌的紅色熱土,追溯那光耀青史的流金歲月……
盛產黃金的金城天府
招遠歷史悠久,新石器時期已有人類聚居。在南宋紹興元年,也就是金天會九年(公元1131年),升羅峰鎮為招遠縣,始置,仍屬萊州,取名招遠,含招賢懷遠之意。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隸屬歷經演變,1983年由煙台地區轄縣改為煙台市轄縣。招遠位於膠東半島的北部,東與棲霞市接壤,西與萊州市為鄰,南邊靠著萊陽和萊西兩市,北與龍口市相接,西北瀕臨渤海灣。招遠境內多山,擁有海拔百米以上的山丘達到140座,東北部的羅山山脈高為群首,主峰海拔759米,大有“勢壓登萊百萬峰”之勢,有班仙洞、滴水崖、蓮花盆諸名勝。全市的總面積為1432平方公裡。
中國金都——山東省招遠市,有著悠久的黃金開採歷史,春秋時期招遠就開始了黃金的開採和冶煉,有豐富的古文化遺址,如玲瓏遺址、辛庄遺址等,這些遺址見証了古代人類在這裡的生活和活動。招遠擁有亞洲“第一大金礦”玲瓏金礦。據《宋史》記載,元豐元年(1078年),金礦遍及全國25個州,全國產金1萬余兩,其中登、萊兩州合計9500兩,相當於全國總產量的89%,而登菜黃金的主產地就是招遠玲瓏礦區。
舊礦區一角
去過招遠市的朋友都知道,這裡自古以來有一個美譽,叫金城天府,以盛產黃金而聞名。據統計,招遠有2000多條礦脈,1000多個礦洞,這樣的黃金寶地備受歷朝歷代和歷屆政府重視,都會派人到招遠來督辦開採黃金。如今,招遠的黃金產量居全國前列,黃金文化成為了招遠的重要文化符號。
“鯨吞式”掠奪中國黃金
招遠豐富的黃金資源,早已被帝國主義所覬覦。甲午戰爭以后,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強行輸入資本,爭奪礦產投資權,招遠的黃金資源,就是他們的重要掠奪目標。帝國主義的瘋狂掠奪,使山東的黃金資源遭到空前的洗劫。據不完全統計,自1867年到1945年間,美、英、德、法、意、日等帝國主義國家從山東掠奪黃金約70噸(折合224萬兩)。從經濟侵略到武裝佔領,在招遠掠奪黃金資源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罪行最殘暴的國家就是日本。
日寇產採掘設備
20世紀初,垂涎已久的日本人動手了。他們先是通過入股的方式暗中插手招遠金礦,竊取了不少的黃金資源。可就算如此,生性貪婪的日本人仍然覺得不滿足,嫌這種方式開採速度太慢,攫取黃金的數量太少。之后,日本鬼子立刻在這個當時全亞洲最大的黃金產地,成立了以三菱礦業公司為首的,所謂山東金礦開發組合招遠礦業所組織,雇佣了大量的當地勞工,開足了馬力,日夜趕工,瘋狂地大肆掠奪招遠的黃金資源。
日本帝國主義在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后,剝下偽裝,派兵直奔山東,於1939年2月攻佔了招遠。做賊心虛的日本鬼子心裡也清楚,這樣明搶必然會招致中國軍民的抵制和反抗,所以他們在強佔的各座金礦附近都布置重兵。其中,玲瓏金礦是日本人重兵把守的礦山之一。因為玲瓏金礦是一座天下少有的富礦,產量大,礦石含金量高,在招遠也算獨一份兒了,故而極受日本人重視。
玲瓏礦區成了日本侵略者“鯨吞式”掠奪中國黃金的“心頭肉”。被日寇奉為“大玲瓏軍礦”的金礦,設在“玲瓏背”所在的山嶺間。這玲瓏背為一道天然形成的巨型山岩群,由上至下逶迤盤旋於巔峰之上,岩鋒似劍,姿勢嶙峋,其形狀似蛟龍騰飛,引人注目。在它匍匐的山腹中,就蘊藏著無以計算的黃金礦藏。在它山體的南端,建有採掘金礦的巨大礦洞口,洞內開掘著四通八達的大小通洞。目前,“玲瓏背”,以及這些日寇拓建的採礦遺址、日制採礦設備和玲瓏通洞構成的“招遠金礦近代採掘基址群”,都已成為山東省級自然保護單位和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成為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教材。
1939年2月27日和28日,日本侵略軍先后武裝佔領招遠縣城和方圓不到五華裡的玲瓏礦區。當時,日本人一邊喊著“寧失招遠城,勿棄玲瓏礦”的口號,一邊在玲瓏金礦周圍建立起了嚴密的封鎖圈。
金城明珠
礦洞外,有日軍時刻巡視,並在洞口修建了一個碉堡,向外一側筑有一個射擊孔,由日軍日夜把守。礦洞內部,在選礦車間裡建了閣樓,專門有日軍監視礦工。如果礦工想方設法地把這個金礦往外運的時候,被日軍發現了就會直接開槍。對成品倉庫的保護,鬼子更是不惜下了血本兒。他們在玲瓏金礦四周的山上駐扎了整整一個中隊的日軍,還修了7座炮樓,加了3層電網和鐵蒺藜,然后又在礦區與外界的唯一通道上設立了3道崗哨。就這樣,鬼子還不放心,又把玲瓏金礦附近村落的村民全部趕走,改成駐扎七個偽軍中隊的據點。而其他被鬼子佔領的金礦,情況也都差不多,都被封鎖得水泄不通。
據《金城風雲錄》(招遠縣黨史資料第一集)記載,八年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在1941年7月建150噸�日選礦廠,至1945年約從招遠掠走黃金54萬兩(17.125噸)。據不完全統計,日寇從這裡掠奪去的黃金約16.5噸,白銀38.45噸,此外,大量的銅和硫也被劫去了,估計日寇掠奪的黃金總數要比這個數字大,因日寇亂採濫掘將大量的極富礦石運回日本國冶煉,此項黃金數量將大大多於在玲瓏礦的生產數。
《山東省黃金志》中,披露了一件控告日本惡行,追索玲瓏金礦財富賠償的訴訟事實。
1947年7月,原玲瓏金礦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曲運鴻向北平“保定綏靖公署審判戰犯軍事法庭”控告:“原玲瓏金礦股份有限公司日本股東利光鶴鬆等10人,在日軍佔領玲瓏金礦后,將1936年公司擴充資本以前貯存在玲瓏山洞外的礦石20萬噸全部掠走,冶煉淨金16萬兩,全部存入日本正金銀行,請求引渡處理賠償。”歲月更替,此案何時結?
波瀾不驚的奪金之戰
羅山蒼勁一脈逶迤,玲瓏金礦巍然屹立。走進建在舊礦區的黃金博物館,像走進一座穿越歷史時空、鐫刻鐵血記錄的時光隧道。一幀幀發黃的照片、書卷,一件件斑駁不整的器具、遺物,一行行滴淚浸血的文字、報道,都在向我們訴說著招遠軍民在抗戰烽火中不屈不撓的英勇抗爭,都在向世人揭示著日本侵略者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
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戰的序幕。抗日戰爭中,在中共膠東區委、招遠縣委的領導下,金礦區先后成立了採金委員會、採金局、邊區工會、中共招黃邊區支部、武工隊和敵工站以及玲瓏金礦地下黨組織、工人抗日救國會等,這些革命組織帶領抗日群眾,與我抗日主力部隊緊密配合,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多種形式的、卓有成效的反掠奪斗爭,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
日寇建選礦廠舊址
從1937年12月,國民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派兵炸毀日本人在玲瓏金礦的廠房設備之后,1938年7月,中共膠東特委在招遠縣九曲村成立“招遠採金管理委員會”,採金工人達3萬多人﹔1940年8月招遠採金管理委員會撤銷,成立“玲瓏採金局”,同時成立武裝護礦隊,在玲瓏採金局領導下開展工作﹔1941年中共膠東區委擬定了《探礦暫行條例》,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東第一部開發金礦的指導性綱領文件,對當時避免礦商和地主糾紛,有組織、有計劃地全面開發金礦,發揮了很大作用。1942年4月10日午夜, 我軍襲擊了玲瓏金礦日軍衛兵所,日偽軍傷亡慘重﹔4月28日晨,八路軍五旅十三團二營在招北縣地方武裝的配合下,在槐樹庄伏擊日偽軍的運輸車。此戰炸毀敵汽車8輛,斃敵10余名,俘日偽軍20余名﹔7月21日拂曉,八路軍五旅十四團在沙埠伏擊由玲瓏開往龍口的50多名日偽軍運送金精礦粉的汽車隊,燒毀汽車6輛,斃、俘敵49名,繳獲機槍、彈藥一批﹔12月,玲瓏武裝護礦隊配合主力部隊,在黑山伏擊玲瓏九曲據點偽軍,生俘偽連長劉子功等20余人,繳獲機槍一挺,長槍短槍30余支,子彈2000余發﹔1943年7月,北海武工隊成立,后改為玲瓏武工隊﹔玲瓏武裝護礦隊改屬“膠東稅警團”領導,主要擔負護送黃金任務﹔1944年9月,招北縣大隊(1944年11月改稱招北縣獨立營)和黃縣獨立營組成的招黃聯軍,一日之內,摧毀龍(口)、招(遠)路沿線北窪子、槐樹庄、張星、北李家庄等4處日偽軍據點﹔1945年3月2日,招北縣獨立營在張星村伏擊日偽軍,炸毀敵運金汽車3輛,斃、傷敵40余人,繳獲輕機槍1挺,步槍37支﹔8月16日夜, 玲瓏台上偽軍據點的偽副連長劉子欣率30余名偽軍攜械反正。
日寇建玲瓏金礦採礦舊址
玲瓏山后十間房(小型選礦廠)經理楊正吉,投機鑽營,資敵謀利,生產的金子不賣給採金局,卻賣給玲瓏的偽政權。1940年冬天,招黃邊區黨支部書記、工會主任茹恩楠化裝打進十間房,與工人一起推大磨,擇機與楊正吉展開斗爭。
工房裡用點香的方法給工人計時。楊正吉把這計時香弄得半干半濕的,一天就能延長兩三個鐘頭。因此工人們把這計時香叫作催命香。茹恩楠一掌將催命香拍掉,大聲說:早已過了規定的收工時間,咱們不干了!
楊正吉趕來,朝著工人們嚎叫。茹恩楠義正詞嚴:“工會規定,天一黑就收工!”楊正吉一舉拳欲打茹恩楠。這時,從外邊突然進來兩個帶槍的戰士,對茹恩楠大聲喊了一句:“茹主任!”楊正吉感到來勢不妙,驚慌起來。茹恩楠嚴厲訓斥楊正吉:“工會三番五次地向你申明共產黨的政策,支持愛國礦商從事黃金生產,把金子賣給採金局,而你卻賣給鬼子,資助敵人,破壞抗戰,成了漢奸礦商,往死路上走……”。楊正吉一聽到這個“死”字,嚇得魂不附體。茹恩楠句句逼人:“按照工會的規定,改善勞動條件,保護工人的健康,不准拖發工資!”楊正吉連連點頭說:“俺以后條條照辦……”
更讓人解氣解恨的還有一場漂亮仗。1945年8月8日上午,在穿越館前姜家村的公路上,招北獨立營的戰士在一個探在路上方的大槐樹枝上,挂上一個尿罐子,罐子裡面放著地雷,地雷的引線也系在樹枝上。等到鬼子的第一輛運金車臨近樹下時,戰士們在路邊暗處迅速用繩索將一盤鐵耙(農具)拉在路中央,扎破了汽車的輪胎,運金車隊被攔住。這時,趴在屋脊上的獨立營指揮員一槍打碎了挂在樹上的尿罐子,地雷正好掉在汽車上爆炸。接著,埋伏在村裡村外公路兩邊的戰士開槍打,投手榴彈炸,點火燒,一舉毀掉日軍6輛從玲瓏金礦往龍口港運輸黃金和金礦石的汽車。
虎口智勇奪金反掠奪
玲瓏金礦地下黨員在礦區搞秘密串聯活動,發動礦工積極投入反掠奪斗爭,礦工們除了採用磨洋工、把礦石倒進廢石裡、把廢石摻進礦石裡、放空炮等形式同鬼子作斗爭外,還秘密竊取黃金、水銀、鋼材、炸藥、雷管等抗戰急需的物資,送到地下收購站。
在礦工嘴裡,“黃金”主要指的是選礦廠產的金粉,它容易藏匿。礦工們冒著被抓和被殺的危險,想盡好多辦法把金粉搞到手和帶出去。姜選是當時打入玲瓏金礦的一名地下黨員。他組織礦工想盡一切辦法,與敵人斗智斗勇往外運金粉。在當時那種形勢之下,礦工們不可能直接帶走目標巨大的礦石,只能是把金粉悄悄的轉移出來。下班的時候,礦工們把礦石碾成金粉,把金粉藏在鞋底,藏在褲腿兒裡,甚至是褲襠裡,結果,都被鬼子搜出來了。后來姜選發現,在採礦的地方塵土飛揚,礦工腦袋上頂了很多灰塵出去,於是,讓大伙把金粉抹在頭發裡邊兒,還別說,這一招兒果然靈驗,鬼子壓根兒沒懷疑,就用這招兒礦工們偷運出不少的黃金。后來,大家伙又想出了更絕的一招,金粉經過加工后,把它塞到吃的餅子裡,然后在出礦的時候,大伙邊往外走邊大口的嚼起餅子,日本人一看,這種往嘴裡吃的東西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就這樣,順利地帶出來金粉。
然而,經過加工后的金粉含金量畢竟不多,能夠提煉出來的黃金太少了。后來,地下黨員和礦工們又把目光盯上了含金量更大的金精礦。不過,金精礦比金粉的目標更大、更顯眼。怎麼樣才能夠帶得出來呢?
有一次,一位選礦廠工人,他給老婆去送飯,他想了一個辦法,用兩個小陶瓷罐兒,一個盛稀飯,一個盛燒菜。吃飯的時候,他故意把菜撒在地下的精金粉上,這時候,媳婦就裝著和他吵架,吵架的時候,其中一個假裝生氣,一下把陶罐裡的稀飯倒在菜上,然后旁邊的人勸架,就幫著把地上的菜連同精金粉一起劃拉劃拉裝到陶罐裡,說是帶回家喂豬,躲過鬼子的檢查。
在礦工們的群策群力下,絕招迭出,時間久了,日本人就覺得不太對勁兒,怎麼最近這產金的效率那麼低呀?要說這小鬼子也是夠狡猾的,日寇從招遠城派來一個特務混進選礦廠上班,暗暗監視礦工的行動。這個特務見人點頭哈腰,地下黨員、選礦廠管理人員姜選斷定他不是個好東西,就和工人們設法對付他。姜選向日本監工倉本說:“太君,他的活路的不通,扛石灰的干活!”倉本並不清楚他是上司派的特務,就應允了姜選。石灰粉是選礦廠生產用的材料,用草包包著,以往都是兩個人抬一包,這叫他一個人扛一包。三伏天,這個家伙累得大汗淋漓,就脫掉上衣光著脊梁干。粘在身上的石灰被汗水一浸,燒得他皮膚又疼又痒。工人老溫見狀裝著好人對他說:“伙計,天太熱了歇歇再干吧。”於是,他就找到一個陰涼處坐下休息。這時,姜選又對倉本監工說:“太君,他的干活的不行的壞了!”倉本馬上掄起棍子把他好揍一頓。不幾天,這個特務就乖乖地被礦工們擠走了。
時間長了,選礦廠出的金子越來越少,引起選礦課長的懷疑。一個晚上,日本監工椎首裝病躺在值班室休息,讓姜選看管好現場,姜選識破了敵人的計謀,一邊親自監視椎首,一邊組織礦工淘了不少金粉各自藏好,但不准帶在身上。下半夜,椎首突然走出值班室巡查,姜選急忙向工友發出信號,使椎首未發現可疑情況。早晨下班時,選礦課長突然帶著日軍來到選礦廠挨個搜工人的身,結果也是一無所獲,就這樣躲過敵人前后兩次的突襲。
玲瓏通洞洞口
也有失手的時候,那將付出生命的代價。一天下班時,鬼子突然包圍了剛出礦洞的工人,小馮身上藏帶的炸藥被搜出,敵人把他打得遍體鱗傷,然后用鐵絲綁著他的雙手,押著他游街示眾,小馮趁機沖出人群向山坡上奔跑,被日軍開槍打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