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紀念陳嘉庚誕辰150周年>>僑界反響
加拿大僑領邵宜航在新閩商精神研修班上,解碼新時代“嘉庚精神”
2025年04月28日15:40  

4月27日,由海內外百家商協會共同發起的第五期新閩商精神研修班在長樂圓滿舉辦。在長樂區商務局與福州新區產促局支持下,活動以“移動課堂+企業參訪+游學地”創新模式開展。期間,加拿大中華青年聯合會主席邵宜航帶來主題分享《加拿大僑商與“一帶一路”同行》,深度詮釋新時代“嘉庚精神”的內涵——這一精神以愛國愛鄉為根基,以實業報國為擔當,以熱心公益為情懷,以文化傳承為紐帶,在全球化浪潮中展現出強大的跨國力量,引發與會者熱烈反響。

邵宜航擁有眾多頭銜,不僅是全加福建華人聯合總會共同主席、加拿大福建社團聯合總會常務副會長等多個社團重要負責人,還是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委員、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理事、福建省政協委員會十二屆、十三屆政協海外委員等,身兼數職,在海內外僑界影響力深遠。他的傳奇經歷,正是新時代“嘉庚精神”在海外的生動實踐。移民加拿大多倫多初期,面對語言不通、文化隔閡等重重困境,邵宜航從櫥櫃廠打工起步積累經驗,后開辦廚櫃木工廠。因語言障礙遭遇初期虧損,但他憑借堅韌毅力提升語言能力、狠抓產品質量,最終憑借優質服務拿下當地大企業訂單,在加拿大櫥櫃市場做到華人第一,樹立行業標杆。這份“敢為人先”的魄力,與陳嘉庚先生當年跨洋創業、實業興國的開拓精神一脈相承,詮釋了新時代僑商以實業立足海外、反哺家鄉的擔當。

在公益領域,邵宜航同樣踐行著“嘉庚精神”中“傾資興學、回饋社會”的大愛傳統。2008年汶川地震,他在加拿大多倫多親歷僑界大愛,當地華僑華人和留學生捐款近400萬加元,其中137.49萬加元善款與五批物資經總領館轉交災區﹔2015年,他和同鄉助力霞浦縣扶貧,為50名因學返貧的困難學生提供“每戶每年捐資1萬元,連續資助4年”幫扶﹔2016年閩清縣抗台風,他籌措超200萬元善款與救援物資﹔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他發起“馳援武漢”行動,採購價值超80多萬加元的醫療物資並協調包機運輸,同時為3000余名加拿大留學生發放“健康包” 。此外,他推動加拿大安大略省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籌建紀念碑﹔牽頭發起香港護港集會,聲援“一國兩制”。這些行動不僅彰顯了海外華人的愛國情懷,更將“嘉庚精神”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大義,轉化為跨越國界的人道主義與民族凝聚力。

在回國創業方面,邵宜航創立拓鋒投資,聚焦科技、物流等戰略新興產業,成功投資傳化智聯、家家悅、寒武紀等知名企業﹔投資萬物易聯,推動IPv6技術應用,獲多項專利,助力完成多個省市級政府網站IPv6改造,深度參與祖國發展建設。這與陳嘉庚先生“以商養學、實業報國”的理念不謀而合,展現了新時代僑商依托全球資源、服務國家戰略的格局。同時,在子女教育中,他不忘播撒中國傳統文化的種子,帶領子女感受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發展魅力,其女兒通過短視頻向海外朋友展示家鄉文化,成為傳播中國故事的小使者,以文化傳承為橋梁,讓“嘉庚精神”中“弘揚中華文化”的使命在新一代延續。

分享會上,邵宜航對“一帶一路”發展的深刻見解,更是為新時代“嘉庚精神”注入了全球化內涵。他指出,中國數字經濟潛力巨大,IPv6技術作為下一代互聯網核心,可通過數字貿易平台深化國際合作,構建“萬物易聯”新時代,萬物易聯技術在“一帶一路”國家應用前景廣闊。這一展望體現了僑商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以創新思維鏈接中外資源,推動中國技術與世界共享,延續“嘉庚精神”中“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智慧。

邵宜航的分享,從個人奮斗到公益奉獻,從回國創業到展望國際合作,全方位展現了新時代“嘉庚精神”如何在海外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他以自身經歷為注腳,為現場學員打開“全球閩商”視野激勵更多新閩商傳承發揚“嘉庚精神”,在新時代勇擔使命,實現更大價值。

來源:今日頭條

(責編:皮博、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