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聯要聞
程紅出席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僑海創新發展論壇並致辭
2025年04月01日09:46  來源:中國僑聯

3月31日,由北京市僑聯和海澱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僑海創新發展論壇作為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的平行論壇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舉行。中國僑聯副主席程紅,北京市政協副主席陳軍等出席論壇並致辭。北京市僑聯黨組書記周景曉主持論壇開幕式。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僑團負責人、海內外高校、新僑人才以及國際投資機構代表等550余人現場參會,線上實時觀看量達520萬人次。

程紅代表中國僑聯和萬立駿主席向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她指出,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了密集活躍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和人才工作,深入開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中關村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雲集、智力資源豐富,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創新高地和創業沃土,僑海創新發展論壇作為中關村論壇的平行活動,以“僑聚智慧·智啟新程”為主題,緊扣前沿、正當其時。僑界人才和歸國學子作為聯通中外的天然紐帶,既是國際創新趨勢的傳感器,更是成果技術轉化落地的加速器,在全球科技創新合作進程中具有獨特優勢。中國僑聯將繼續發揮組織優勢,為僑界人才發展創造便利條件、保駕護航。

她同與會嘉賓分享了“信”“新”“聯”三個字。一是相信自己,相信中國,相信未來,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把握機遇。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穩定在30%左右,去年保持5%的增長速度,今年發展目標仍然錨定為5%,5%的增量就代表著動能、代表著機遇、代表著繼續賦能世界經濟。在科技創新方面,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已上升到第十一位,研發費用躍居全球第二,是十年來全球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中國擁有先進的科學設施設備、廣泛而包容的應用場景、勤勉團結的合作團隊、龐大充足的數據供給、敏銳活躍的PE/VC等,這都是科技創新發展重要的支撐條件。同時,中國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最為重要的保障。在中國這塊沃土上進行創新研發和產業升級,可以更好地實現從“書架”到“貨架”、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化。希望大家把握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前景,看清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找准切入點,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將個人事業發展同祖國和祖籍國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中國式現代化中拓展事業發展更大的空間。

二是聚焦科技創新,投身產業創新,在新質生產力新賽道跑出加速度。北京擁有非常豐富的科研資源,原始創新策源能力在不斷增強,特別是今天論壇所在的海澱區,人工智能企業就有1300多家。本次創新論壇精心策劃了校地合作簽約等相關內容,共同為僑海人才做好服務,大家也會與創新企業、金融機構等進行廣泛的交流,爭取在互動和對接之中實現資源共享和密切合作。相信廣大的僑海人才在這裡一定能夠找到“破圈”發展的良機,鯤鵬展翅,大有作為。希望廣大僑海人才和僑資企業能夠充分利用這次論壇的機會,分享交流科技的最新成果和應用經驗,找准自身研究的落地場景,在新領域、新賽道大顯身手,辦出更多僑海人才擔當重任的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等,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科技創新事業注入更多的僑動力。

三是深化“心聯通”,以僑為橋,為中外科技交流合作貢獻僑界力量與智慧。科技進步是世界性、時代性的課題,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局勢,唯有開放合作,才能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中國已與很多國家進行了非常深入而廣泛的政府間和民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僑海人才作為國際交流合作的天然紐帶,可以在民間國際交流合作中作出更多貢獻。希望廣大僑界朋友把首都北京和新時代中國創新發展、技術進步以及產業升級的情況介紹給海外朋友們,講好“中國故事”,同時積極牽線搭橋,推動新興領域的中外交流合作,推動在華設立國際科技組織,參與搭建國際技術轉移快車道,將海外創新的“活水”與中國產業升級“主戰場”進行很好的聯結,構建開放協同、共享共贏的創新生態。

陳軍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僑海創新論壇以“僑聚智慧·智啟新程”為主題,旨在團結引領海內外僑界人士開放合作,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僑界的智慧和力量。希望各國嘉賓能夠借助中關村論壇這個國家級平台,與北京開展更廣泛、更深入的產業融通合作,共同促進核心技術攻關和技術成果轉化。希望廣大僑界優秀人才堅定北京發展信心,在促進中外文化融通,助力全球科技合作上貢獻力量。希望各涉僑部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僑胞,注重健全為僑服務建設體系,讓更多的僑界精英在北京這片創新熱土上安心發展、舒心生活,深度參與新時代首都發展。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北京市僑聯主席陸林,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僑聯主席、北京大學工學部主任兼工學院院長段慧玲,日本工程院院士、德島大學榮譽教授任福繼,中國科學院院士、火山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學家劉嘉麒等就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等主題作演講報告。

活動期間舉行了“僑海智聯”校地僑聯合作意向簽約儀式和“僑智聯航”海歸科創賦能新型工業化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啟動了“僑聚賦能·海潮校友匯”服務體系,開展“凝僑聚海”圓桌對話,多維度探討海內外創新與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分享中外在行業領域中創新和發展的成功經驗,探索構建創新與發展的協同機制。

中國僑聯經濟科技部副部長許華坤(主持工作)、北京市海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周開讓、北京市僑辦主任王都偉、北京市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主任趙宏生、海澱區委常委、海澱地區海外聯誼會會長冒小飛等一同出席論壇活動。

(責編:金一、楊鴻光)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