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圍繞“親情中華·桃源銅仁”文化品牌建設,立足資源稟賦,挖掘銅仁特色文化內涵,積極申報建設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廣泛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在廣大歸僑僑眷海外僑胞中深植“根、魂、夢”,在弘揚中華文化中展現新作為。目前,銅仁市已獲確認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3個,貴州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9個。今年9月,承辦了全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工作交流會。
堅持黨的領導,把牢正確方向
銅仁市僑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開展文化交流工作,自覺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做好文化交流工作和加強文化交流基地建設的各個方面,不斷夯實僑界聽黨話、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的思想基礎。
依托本市紅色文化資源和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等,在僑界開展形勢政策宣傳宣講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弘揚新時代“嘉庚精神”,引導僑界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積極營造僑心向黨、奮斗圓夢的濃厚氛圍。2020年以來,利用萬山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周逸群烈士陳列館等基地,組織海內外僑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和“僑心向黨·追夢中華”等思想政治引領活動10余次。
堅持聯動協作,強化申報工作
在自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同時,為切實加強對涉僑文化交流傳播工作的領導,銅仁市委統戰部創新建立涉僑文化交流傳播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將交流基地建設和文化交流工作納入市委對外宣傳、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交流基地建設及文化交流等工作,為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建設提供了堅強組織領導保障。
通過項目庫建設、強化部門聯動和爭取上級僑聯指導等手段,確保開展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申報工作順利高效完成。銅仁市僑聯主動聯合協調宣傳、統戰、文旅、民宗、融媒體等部門,對全市重點博物館、紀念館、名人故居,文化街區、民俗村落以及文化名勝場所等進行初篩建檔,協同做好申報建設工件。目前,共建立擬計劃申報文化交流基地項目數據庫87個。
堅持作用發揮,促進文化交流
自2020年底銅仁首個中國國際華僑文化交流基地朱砂古鎮被確認以來,銅仁市各基地堅持以弘揚中華文化為核心,以銅仁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為特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海外僑胞參觀訪問、華裔青少年夏令營、文化尋根和華文教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順應歸僑僑眷、海外僑胞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的需求,為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促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貢獻了力量。
主要從三個層面聯動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一是組織全市僑聯組織、僑界代表人士到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開展思想政治引領活動。將每年的主題教育、僑界群眾聯誼、僑聯專題活動等都安排到交流基地。二是利用“追夢中華”“海外僑胞僑商銅仁行”等活動,組織來銅考察交流的海內外僑領僑商僑界代表參觀考察萬山朱砂古鎮、貴州儺文化館、石阡樓上古寨、銅仁古城等文化交流基地近400人次。如,今年承辦的“追夢中華·多彩黔行”2024海外華文媒體貴州銅仁站活動,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瑞典、澳大利亞、印尼、菲律賓、博茨瓦納等11個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的19家海外華文媒體來銅採訪,走進基地。據統計,此次活動發布相關信息達1.71萬條,傳播量達15.8億人(次)。三是借承辦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營等活動的契機,整合基地資源,開展文化交流。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已有近400名海外華裔青少年通過夏令營等活動學習中文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略銅仁風光,體驗簫笛演奏、儺面具繪制、苗繡扎染等非遺技藝。
堅持“兩個服務”,推進創新發展
市僑聯始終堅持為大局服務和為僑服務有機統一,積極引導交流基地圍繞服務大局、服務僑胞發揮作用,自覺立足大局謀行動。
近年來,圍繞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聚焦繁榮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態目標,找准交流基地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大局的切入點、結合點,積極加強與交流基地溝通聯系,主動指導幫助協調資源、提供服務。如,利用推動非遺文創、政協提案、網絡短視頻宣傳推介等方式,以及編寫銅仁交流基地故事,向中國僑聯成功報送3篇充實進中華故事庫,擴大文化傳播影響力。
通過搭建平台、基地建設和發揮基地品牌優勢,在推動文化交流、旅游產業交流、投資興業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更好服務銅仁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