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庄清泉:急公好義的僑領
2024年11月13日16:53  來源:中國僑聯

微信圖片_20230818105751.jpg

一條窄窄梅園路,圍擁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晉江五店市。這個國家AAAA級景區西南,毗鄰著一個書香花園。書香花園裡面房屋主體立面與五店市紅磚白石建筑群外觀造型高度吻合、風格形態一脈相承。一座回廊式、規模宏大的三層番仔樓——潤秀樓矗立中央。潤秀樓建於20世紀80年代初,由當時台灣著名政治人物嚴家淦撰聯並書丹“錦繡家聲遠,青陽世澤長”,寄托了該樓主人庄清泉紀念父母,眷戀出生地“搖籃血跡”的寓意,同時又表達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中華文化傳統。

生於1926年的庄清泉先生,少時入鄉中希信小學讀書,從小聰穎好學,不恥下問,接受國學熏陶,漢語基礎扎實。1938年,12歲的庄清泉離開了生他養他的晉江市青陽后塘村,隨父親庄材潤去往菲律賓求學,接受西式教育。庄清泉父親庄材潤在家鄉是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善於處理復雜人際關系。1937年應邀南渡菲島,主持調解族人公司內部糾紛。因公道正派,統籌兼顧對立各方利益,緩和了緊張關系,理順激烈情緒,得到充分認可,被公司勸留禮聘,擔任公司襄理兼油廠生產部主任。

1946年7月,“萬島之國”菲律賓經歷太平洋戰爭洗禮。先后擺脫了西班牙、日本、美國的殖民統治,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戰后重建,為菲律賓經濟發展提供了勃勃商機。此時,20歲的庄清泉完成了學業,跟隨父親學做生意。庄材潤在菲律賓站穩陣腳,有了原始積累后,與菲律賓族人共同創辦拉必拉煙廠。翌年,拉必拉煙廠分拆股權。年輕氣盛膽識過人的庄清泉敏銳意識到,香煙作為一種大眾普遍接受的特供商品,必然帶來超值利潤,他極力鼓動父親果斷出手大膽投資。父子同心,庄材潤聽從后生家建議,取得該廠商標和機器設備,創建南華煙廠。投資煙廠后,適逢菲律賓政府實行香煙進口簽証制度,市場香煙貨源緊缺,價值不斷上漲,南華煙廠遂獲利甚豐,很快躍居全菲律賓煙廠產銷量前列。

微信圖片_20230818121412.jpg

五店市一隅

小富即安不是晉江人的性格,求穩怕亂,哪來的大展身手。庄清泉不滿足於眼前業績,獲得第一桶金以后,他又發現了新的商機。面對蒸蒸日上、熱火朝天的菲律賓建筑行業,說動父親調動大筆資金投建鋼鐵廠和板材公司。企業正式投產后,業務井噴式成長,產品供不應求。異於常人的商業嗅覺加上縝密思維果敢決策,年輕的庄清泉展露鋒芒點石成金,深得父親首肯,完全放手讓他獨當一面。到1953年,視野開闊的庄清泉遠赴香港,在“東方之珠”開埠立業,購置使館大廈、康寧大廈等一大批固定資產,開設庄材潤父子建置有限公司,經營進出口貿易。1955年,敢於開拓新領域的庄清泉進軍金融業,收購香港恆隆銀行、海外信托銀行大量股份,出任這兩家銀行副董事長,在港島証券業中嶄露頭角。不久庄清泉又把投資觸角伸向台灣,集中巨額資金進入島內,先后創辦華僑信托投資公司、國際夾板公司、統一大酒店等企業,與台灣政商高層建立了緊密的私人關系。他在台灣島內所有創辦企業,全部以“統一”冠名注冊,為祖國統一大業默默地幕后作著橋梁紐帶的工作。父親庄材潤過世后,庄清泉接手阿波羅鋼鐵廠出任董事長兼總裁,一番運籌帷幄,企業發展成為菲律賓最大的鋼鐵廠,被譽為菲律賓的“鋼鐵大王”。

庄清泉誠信待人,交友廣泛。從青年時代起,在菲律賓華僑界就十分活躍。太平洋戰爭期間,主動出錢捐物,竭力支持抗日組織,堅決抵制日寇侵略。他與菲律賓政界也有很深的聯系,同菲律賓總統基仁洛、自由黨副總裁羅帛斯、國防部部長恩裡萊、馬尼拉市市長陸遜等政要往來頻繁。借助這些關系,他為菲律賓華僑界爭取到不少好的政策支持。晉江華僑旅居異國他鄉,足跡遍布五洲。閩南語俗話說,“在家日日好,出外朝朝難”。背井離鄉生存環境艱難,生活風俗習慣迥異,加上語言溝通問題,華僑抱團結社是為常態。同鄉會、校友會、家族會、商會等華人社團林立,各行其是,時間久了,難免互生嫌隙,產生惡感糾結,矛盾對立,長期爭斗不休。其中兩個頗有影響力的桑林陽春社與絲竹尚社結怨尚深,互相指責,相互攻訐。庄清泉深為不安,積極主動介入當和事佬,他分別登門拜訪、設宴款待關鍵人物。庄清泉認為,大家都是漂泊出外的晉江人,遠離故土在外謀生,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晉江人講究和氣生財,因他一向重情義,為人豪爽,樂善好施,在菲律賓社會深孚眾望,調處矛盾又出於公心,經過不厭其煩,耐心細致的規勸,最終兩個社團化解積怨,握手言和,促使海外晉江人空前團結。

微信圖片_20230818121406.jpg

庄清泉故居

庄清泉對於菲華社會貢獻巨大,建樹頗多,影響最深遠的一項決斷,就是將萬聖節祭祀掃墓活動改為清明節這件事。1970年,有感於華僑們在每次萬聖節祭祀亡人活動時鋪張浪費,他在擔任華僑義山公所董事長期間,親自撰文《從亡人節盛大節日說到僑界舊風陋俗必須改革》,在各華文報紙上呼吁,提議萬聖節紀念先人鋪張浪費的做法應該改變。文章甫一發表,各界風起雲涌熱烈響應,各僑團、宗親會、學校、報社、廣播電台紛紛展開熱烈討論。發酵了一段時間的1971年初,庄清泉再次在各華文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明他之所以建議萬聖節要改掃墓時間,是根據經驗教訓作出總結論,同時也綜合僑界許多有識之士的共同意見。華僑義山作為公墓區,原是先人安息的地方,活人在萬聖節期間炫富,失去中華民族勤儉美德。萬聖節至今演變成嘉年華盛會,掃墓期間整個華僑義山,萬人空巷,到處張燈結彩,鼓樂喧天,大辦筵席,吆五喝六,嘻嘻哈哈,肆意歡笑,夾雜麻將聲聲,窮奢極侈囂張掃墓方式亟待改變。爭奇斗艷渲染顯貴,必然引來菲律賓當地人側目仇視,甚至為反對派鼓動反華排華提供借口……當時菲律賓學生威脅要到華僑義山游行示威,庄清泉運用政商界人脈資源,聯袂各位董事多方斡旋游說,這場風波終至平息。菲華各界各階層達成共識,將萬聖節掃墓活動改至清明前后十天,清明節掃墓這個中華傳統節日習俗,得以在菲華社會傳承。

一貫熱心慈善,又有經濟實力,庄清泉被推舉擔當菲律賓華僑善舉公所理事長。這是一個費錢費勁的崗位,他帶頭捐獻巨資並動員各僑團出錢出力,幫助菲律賓這個飽受台風暴雨侵浸的土地,與當地人民共克時艱,慷慨撫恤孤寡貧難群眾。晉江旅菲華僑各盡所能地資助中英文雙語學校、義務消防隊,積極融入僑居地。華人尤其是晉江鄉親初到菲島就業困難,他交代下屬竭力幫忙,提供工作機會。合作伙伴經商逢到資金短缺,他以公司信用擔保向銀行貸款融資,承擔連帶風險,許多鄉鄰企業經他之手幫助渡過難關。

微信圖片_20230818121347.jpg

書香花園

庄清泉離開祖國數十年,心靈深處烙印著明淨快樂的兒童時期是在晉江度過的。他1953年參與創建晉江華僑補習學校,是最早支持國內“掃盲”教育的僑領。三年困難時期,他源源不斷地寄回大量物資和外匯,支援家鄉親友度過艱難歲月。庄清泉一向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他常常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廣結善緣有好報,有余力幫人是累積福德,出錢未必就要出名。到20世紀80年代,庄清泉盤點轉匯到國內銀行專戶,用來資助家鄉公益事業的款額,還節余30萬元,他囑咐全部捐給青陽鎮建造僑聯大廈﹔老家的發電廠、自來水、道路、橋梁、燈光球場和希信小學,均有鼎力捐建。

1985年,庄清泉出任菲律賓最具影響力的華僑社團組織菲華商聯總會理事長。任內,庄清泉極力主張菲華商聯總會與祖國大陸建立並發展友好關系,鼓勵菲華實業家加大對祖國大陸的投資,徹底扭轉菲華商聯總會長期不與祖國大陸接觸的政治態度。庄清泉很早就看好家鄉晉江投資前景。改革開放初期,他率先投資創建華南塑繆有限公司。鑒於庄清泉在南洋華僑界的知名度和號召力,他這個投資具有風向標引領作用,直接帶動了旅居菲律賓的晉江華僑回鄉興辦企業。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與補償貿易的“三來一補”獨資和合資公司如雨后春筍,一下子全冒了出來,各村社辦企業也紛紛效仿,閑人、閑房、閑錢“三閑”起步,僑鄉大地經商潮蔚然成風。庄清泉提綱挈領示范帶動大量僑資回到家鄉創業,依托僑鄉團結僑親借助僑力,晉江由此拋掉了農業縣依然吃不飽飯的窮帽子,從而走上了強市富民“晉江經驗”的康庄大道……

1988年5月,庄清泉攜妻帶子返回故鄉晉江,探親訪舊,參謁祖庭。當他踏上五店市即長跪不起,舉高香拜倒在庄厝祠堂——終於歸來了,魂牽夢縈的故土——古朴街區石板路、鱗次櫛比紅磚厝、斜屋蓋燕尾脊馬鞍牆,海外晉江游子們共同向往的精神家園!

往者不可忘,來者猶可追。庄清泉敢為人先、愛拼會贏、急公好義的事跡,猶自在家鄉晉江和菲島傳揚……

(責編:皮博、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