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春綠雞鳴江
2024年11月04日15:13  來源:中國僑聯

作者簡介:譚談,第六、七、八屆中國作協副主席,湖南省文聯主席。 現為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有《美仙灣》《山野情》《橋》等多部長篇及《罪過》《你留下一支什麼歌》等中短篇小說集,8卷本、12卷本《譚談文集》。中篇小說《山道彎彎》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文學自傳《人生路彎彎》獲全國第四屆優秀青年讀物獎。

每天早早晚晚,我都會到這條江邊漫步。這條傍村而過的小溪河,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河不大,稱她為溪更恰當。然而,她偏偏要叫江,且有一個響亮而別致的名字:雞鳴江。她從海拔4000多米的蒼山深處,收納一處處清冽的山泉,奔涌流來,奔向那個著名的高原湖泊——洱海。據當地人說,從蒼山流入洱海的溪河,共有十八條。在這十八條溪河中,雞鳴江處於何種位置,我沒有去考究,不能妄說。但我特別特別地喜歡她。

一早起來,我就挑著兩個大塑料桶,到溪邊來挑水。這時,村裡許多起得早的人,早已在溪邊那簡陋的碼頭上提水了。原本,村裡家家戶戶都早就通了自來水。然而,可就是誰都愛到這溪裡來取水回家去煮飯、燒菜、泡茶。許多居住在十多公裡以外的城區的人,也愛開著他們的高檔轎車到這溪裡來打水。可見這溪水是何等的純淨和優質了。我居住的小院,離溪邊隻有二百多步。真可謂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了。

微信圖片_20220318120922.jpg

過了驚蟄,春風愈來愈烈了。溪岸的樹木花草,一天一個樣地在你面前呈現。叫不上名來的這樣那樣的野花,在清風艷陽裡閃動著一張張笑臉。溪岸邊那早幾天還是光著杆兒的柳樹、楊樹,冷不丁地就悄悄地冒出了嫩黃的芽芽。每天早晚,這些枝頭上的新生命,就隨著我漫步的腳步聲,往外竄動,不幾日,一個一個嫩黃的芽芽,就變成了一片一片嫩綠的新葉……

這裡的白族先民,十分智慧地把他們居住的村寨,要麼靠山而建,要麼傍水而造。所以,這裡的村寨全建在蒼山下、洱海邊。中間,就是一片廣闊的田園。眼下正是油菜花盛開的日子。放眼看去,村與村之間,金燦燦一片。真是養眼!

近幾年來,我們國家正在全力推進新農村的建設。為了提高雞鳴江兩岸村民的生活品質,有關部門就在沿著雞鳴江數公裡長的一片地段裡,建有一個沿江公園。設計者的初心,是建一個濕地公園。從蒼山到洱海,是一片坡度不很大的平地。豐水季節時,從雞鳴江分出一些水,注入公園裡一條引水溝,滋潤著公園內那一個一個大小不一的水塘。眼下,冬季剛走,溪中春水,注入到那片廣闊的田園滋潤庄稼去了。此刻,濕地公園不“濕”了。公園裡一個一個水塘全干了。原先立在一個一個水塘間的供游人涉水而過的石墩墩,成了擺設。雖然這樣,我散步時,仍愛往石墩墩上蹦跳,以檢驗我這位八十老翁的腳力。

春日裡,變化最大、最快的,莫過於沿江公園裡的這些景觀樹了。有些,本是開白花的梨樹,可公園管理者,卻在它的頭上嫁接上開紅花的桃樹枝。於是,春風裡,樹上面的枝丫一片紅艷艷,樹下面的枝丫,卻是一片白燦燦。紅的桃花,白的梨花,在這裡和諧相擁,親密共生。使人生發出不少人生的感悟:人哪,與人為善,共同繁榮,才是人生之道啊!而有些樹,冬眠了多日,此刻,被春風一吹,蘇醒了。光光的枝丫上,冒出來一點一點葉芽,像是剛剛睡醒張開的一隻一隻小眼睛。美極了!而有些樹,一個個枝頭上,冒出火炬般的嫩尖尖來,預示著人們當下的日子紅紅火火。那是美人杉。公園內游步道旁邊,還不時見到一些移栽到這裡的樹,栽下時,被砍去了頭。這時候,它們被砍去的“頭”上,又倔強地長出來了幾個、十幾個“頭”來,真可謂生生不息……

走過公園裡的一段曲徑,又到了河岸上。看到岸邊一株古柳樹,大概是從別處挖來移栽到這裡的。老樹干枯死了,從數十枝新枝,蓬蓬勃勃、親親密密地相擁著它們的長輩——那枯死的老樹干,展示著強盛的生命力。這,又何嘗不像是人類的某些孝老愛幼、和睦相處的美好家庭啊?

微信圖片_20220318120929.jpg

大多數的楊、柳樹,都是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河岸邊,形成一道綠色的城牆。唯有一株,獨居河岸另一則。冬日裡,落了葉子后,光禿禿、孤零零地立在那裡,樣子十分丑陋。而現今,在春風的召喚下,披上了一身綠紗,顯得婀娜多姿,光彩照人了。難怪有人說,女大十八變。你看,這植物界的樹,不也一樣,春風一吹,就變美了啊!

雞鳴江,其實還有一個名字:陽溪。它上游靠蒼山的這個村子,叫上陽溪村。那麼,它下游靠洱海的村子,應該叫下陽溪村。它偏不,它叫向陽溪村。這也許是這裡的先民,不甘居人下吧!一次我從廣州回村來,在機場打車時,我告訴司機:去上陽溪村。司機說:好巧,我就是那個村的。也許旅途太勞累了。車開動不久,我就睡過去了。不知過了多久,我被叫醒:先生,到了。我迷迷糊糊走下車,一看,不對,這裡是洱海邊。原來這個村,叫向陽溪村。不知當地人叫“向”和“上”的口音,是否有區別,而在我的湖南口音裡,則沒大的區別,司機把上陽溪聽成向陽溪了。

微信圖片_20220318120907.jpg

從上陽溪到向陽溪,中間還有一個村子。那就是下邑村。那裡有一個墟場。每逢農歷的初二、初九、十六、二十三日趕場。當地人叫趕街子。趕場那天,偌大的墟場,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墟場分工明確,分成若干個功能區。豬、羊、狗、雞鴨等牲畜佔一區﹔花卉、盆景等佔一區﹔農具五金、百貨日用品,新鮮菜蔬、糖果、水果、各種農產品、從洱海撈上來的魚蝦等等水產品,都成規成矩地擺放在各自的展區裡。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物品,這一天,在這裡都能覓到……更令人驚喜的是,這裡有一處地方,還擺有幾個理發的攤位。一次,正好我的頭發長了,該理理了,於是坐到一個攤位的凳子上,在艷陽下理了一個發。雖然簡陋,卻很溫馨……

沐著春風,沿溪一路走來。藍藍的溪水,在腳下跳躍著、變換著各種姿態,歡快地向前流去。沿岸的柳條,在春風裡盡情地舞動。各種各樣的野花香,隨風扑鼻而來……漫步在這樣的景色裡,心情能不愜意嗎?

(責編:皮博、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