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白雪映丹心——記崇禮滑雪產業的拓荒者單兆鑒
2024年11月03日20:23  來源:中國僑聯

單兆鑒1957年獲得全國滑雪冠軍時的照片,當時他剛滿19歲

2015年7月31日晚,隨著電視屏幕上“北京”這兩個字從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口中說出,崇禮山城萬人空巷,人們紛紛涌向街頭。城區廣場上,鑼鼓喧天,歌聲飛揚,頓時變成歡樂的海洋。

就在同一時間,距崇禮二百公裡外的北京,有一位與崇禮人一樣興奮的老人,正作為嘉賓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的直播室裡接受主持人水均益的訪談。老人身著紅色運動服,精神煥發,面對鏡頭,如數家珍娓娓道來,講述他開發崇禮滑雪資源的輝煌經歷。

這位老人名叫單兆鑒,他是中國第一位滑雪冠軍,曾任國家體委滑雪處處長、中國滑雪協會秘書長。

“單兆鑒”這個名字,在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后響徹神州大地,揚名全球。他被譽為中國滑雪第一人,中國滑雪之父。

2021年立冬時節,冬奧會倒計時89天時,央視新聞頻道“冬奧來了”欄目又請單兆鑒講述了“中國滑雪的前世今生”。

深山尋寶

1996年9月初,地處大馬群山東端的崇禮,秋風習習,紅葉滿山。從北京趕來的單兆鑒,在崇禮旅游部門負責人員的陪同下,爬上高高的山梁。

單兆鑒上得山來,滿坡燦若星辰的菊花張開笑臉,他無心欣賞﹔巍巍長城像蟄伏的巨龍盤桓在山巔,他不為震撼﹔強勁的山風扑面吹來,他毫無感覺。

單兆鑒全神貫注地觀望山巒起伏的坡梁峰嶺。每到一座山坡,他都堅持爬到頂峰,跟隨的年輕人都累得氣喘吁吁,可年近花甲的他,走起山路健步如飛。他一邊行走,一邊仔細觀察地形走向、坡度高低、植被薄厚、風力強度等,認真做好筆記。每路過一個村庄,他也要走進田間地頭,詢問農民歷年的降雨和降雪情況。碰到上山放羊的羊倌,他都要與羊倌席地而坐,聊天談心,了解當地的水文、氣候特點。一連三天,單兆鑒考察了翠雲山、喜鵲梁、樺皮嶺、紅花梁等山峰。單兆鑒越看越興奮,不時流露出欣喜之態。在他眼裡,座座山梁如同奔騰不息的千裡馬,自己就是相馬的“伯樂”。上山前,他獲悉面前的山脈屬大馬群山,而大馬群山出自一個古老的傳說:據傳,在遙遠的過去,有一群駿馬自天上飛奔而來,橫臥在內蒙古高原的最南端,形態各異,姿勢萬千。從那時起,這裡就被稱作“大馬群山”。

好一個大馬群山,真是名不虛傳。這簡直是一幅壯美的畫卷,在空蕩的、起伏不平的山梁上,一匹匹神駿正迎面奔來,它是那樣的美俊、強健、威風,正應了一句詩:“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這時的單兆鑒,如同尋寶人發現寶藏一樣,總結出崇禮興建滑雪場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大丘陵狀山脈,坡面廣闊,落差較大,植被絕佳﹔二、冬季降雪量大、雪期長、雪質優,可形成滑雪的自然氛圍﹔三、山泉、溪流眾多,水源充足,具有人工造雪條件﹔四、森林廣闊,資源多樣,可開發全年候旅游區,四季不歇業﹔五、氣溫適宜,風速適中,適合戶外運動﹔六、距北京二百多公裡,交通便利﹔七、滑雪客源豐富,市場廣大,北京有大批滑雪發燒友到此地滑雪。

2017年12月17日,作者楊成(左)與單兆鑒在崇禮的第一座滑雪場——塞北滑雪場合影。

當單兆鑒把總結的七條優勢向崇禮縣縣領導陳述后,震撼了他們的心弦:崇禮的大山積雪深厚,是張家口母親河——清水河的發源地,它一直靜靜沉睡著。若能創建滑雪場,沉靜千年的雪山就要騰飛了。縣領導稱贊單兆鑒是獨具慧眼的“伯樂”,具有識別“千裡馬”的眼光,當即表示敞開大門招商引資,開發崇禮的滑雪資源。

臨別時,崇禮縣縣領導緊緊握住單兆鑒的手,激動的不知說什麼好。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握手!從此拉開了開發崇禮滑雪資源的序幕,改寫了崇禮的歷史!

點燃星火

那年9月20日,單兆鑒與對開發滑雪資源有極大興趣的李克飛又一次來到崇禮。隨行的還有一位年輕的大眾滑雪創業者,他是北京正陽集團公司的董事長郭敬。

原來,單兆鑒回京后,逢人便宣傳崇禮的滑雪優勢,這引起了李克飛和郭敬的興趣。

單兆鑒帶著兩位年輕人,沿著他上次考察的路線又走了一遍。這次,他隨身帶著雪板、雪杖,每走一座山,都要踏上雪板在坡上演示一番。下山時,為了讓崇禮人嘗試滑雪,他把所帶雪具贈給了崇禮旅游局的隨行人員。

郭敬被崇禮的大山深深吸引,下山后向崇禮縣縣領導表達了創辦滑雪場的意向。

招商引資心切的崇禮縣縣領導立馬答應,說隻要郭敬來開發滑雪資源,會全力支持,開出一系列優惠條件。

單兆鑒在崇禮滑雪

1996年10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京張商貿洽談會上,崇禮縣縣政府與正陽集團公司簽訂了建設滑雪場的協議書。單兆鑒作為雙方特邀的嘉賓,出席了隆重的簽字儀式。

同年11月中旬,崇禮縣有關領導赴北京,實地考察郭敬創辦的正陽集團公司北京項目部,單兆鑒又一次解讀了自己的“單七條”,雙方就合作開發滑雪場的細節問題進行了商談。

1996年12月5日,單兆鑒和郭敬再次來到崇禮,他們踏著積雪登上喜鵲梁,為滑雪場選址。

面對茫茫雪山,單兆鑒思緒萬千,內心無比激動,隨即打開了記憶的閥門,與雪山結緣的樁樁往事涌上心頭:1938年,他出生在吉林通化,有文化底蘊的父親給他起名“單兆鑒”。“鑒”,水清可鑒,就是照亮前程的意思。

通化坐落在長白山南麓,鴨綠江邊。單兆鑒自幼生活在林海雪原,冬季漫長的雪季,伴他走過快樂的童年、少年。兒時滑冰滑雪是最有趣的游戲,他和發小們整天爬上雪山瘋玩,有時在草鞋底澆上水,凍成冰塊面后滑雪﹔有時砍下樺樹枝,踩著樹枝滑雪。1954年,他被選拔到通化市業余體校滑雪集訓隊。

1957年2月,在吉林通化舉辦的新中國第一屆全國滑雪運動會上,年僅19歲的單兆鑒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他包攬了全部男子比賽的三枚金牌,成為全國第一位滑雪冠軍。

自打那時起,單兆鑒與滑雪事業結下不解之緣,從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一直做到冰雪運動管理者,見証了祖國滑雪事業的發展歷程。1996年初春,當第三屆亞冬會圓滿閉幕時,身為國家體委滑雪處處長的他冒出一個新奇的想法:在首都周邊打造一個大眾滑雪區域,讓滑雪運動大眾化。於是,他從春天開始,到北京門頭溝、承德隆化考察,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讓他十分驚喜的是,崇禮的深秋之行,令他眼前一亮,原來雪山“千裡馬”,就靜臥在離首都不遠的大馬群山之巔……

單兆鑒站在雪域山間,撫今追昔,浮想聯翩。他飽含深情地向郭敬講述喜鵲梁的優勢條件和發展前景,這驅散了郭敬心中的疑雲。郭敬當即拍板,馬上在喜鵲梁開工建設滑雪場,爭取年底開業運營。他們兩人一合計,將這個滑雪場命名為“塞北滑雪場”。

萬事開頭難。創業伊始,單兆鑒與郭敬住在窯子灣村的農戶家,吃著農家的莜面、土豆,睡著農家的土炕。每日天剛蒙蒙亮,就扛上工具與民工一起上山干活。

修建雪道時積雪不夠厚,他們就雇民工用尼龍袋從林間、山上背雪,背一袋雪5角錢﹔天寒地凍無法土建,他們就地取材,用樺樹木料搭建簡易滑雪大廳﹔資金不足了,便拿出家中積蓄,還動員一些老運動員、老教練來投資﹔缺少滑雪器材,便向國家體委申請,將國外捐贈的上千件器材和服裝運來﹔缺少滑雪教練,就從吉林請來兩位滑雪高級教練,單兆鑒還親自兼任雪場的技術顧問、總教練。

在單兆鑒熱情無私的扶植下,短短25天,一條寬20米、長300米的雪道建成了,華北首座民營滑雪場亮相喜鵲梁。

1997年元旦,塞北滑雪場隆重開業,滑雪發燒友如潮水般涌向雪場。一對日本夫婦特地推遲回國時間,從北京專程趕來,他們要在塞北滑雪場開業的第一天,當第一撥滑雪健兒!

星火燎原

塞北滑雪場邊運行邊建設,日趨完善,到此滑雪的雪友與日俱增。單兆鑒欣喜之余,更堅定了將崇禮打造成華北滑雪基地的夢想,他不遺余力地向雪友宣傳崇禮的滑雪資源。那年春節假期,張家口市廣播電視局長楊和子一行到塞北滑雪,單兆鑒一邊手把手教他們滑雪技巧,一邊宣傳崇禮的滑雪優勢。

1996年9月20日,單兆鑒考察崇禮的大山

單兆鑒高高舉起“終身成就獎”獎牌

於是,楊和子的一次滑雪嘗試,又催生了一個滑雪項目。

1997年初春,楊和子決定創辦滑雪場,作為單位辦實體經濟項目,他邀請單兆鑒幫忙選址、規劃和設計。

單兆鑒欣然答應,他與規劃組人員蹚著初春的積雪,爬上高高的翠雲山,認真觀察地形地貌,仔細考察山上的積雪情況。上山轉了兩天后,一個成熟的雪場規劃便呼之欲出。

楊和子很崇拜單兆鑒,言聽計從,規劃藍圖一出來,立馬籌建資金開工建設。從開春奮戰到立冬,當雪季來臨之際,滑雪場正式開業運營。

1998年8月,單兆鑒退休,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塞北滑雪場。

2000年初春,時任河北省省長的鈕茂生到崇禮滑雪場考察調研。在座談會上,省長請單兆鑒坐在自己身邊,聽他講崇禮滑雪的開發前景。聽完,他稱贊單兆鑒的“單七條”講得好,有水平,指示市、縣領導一定要深入研究“單七條”,加快開發崇禮的滑雪資源。

2001年雪季,塞北、翠雲山滑雪場聯手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崇禮國際滑雪節。單兆鑒出席滑雪節盛會並講話,他口吐蓮花,激情昂揚地展望崇禮滑雪產業的美好前景。

跨進新世紀,單兆鑒精神煥發,他奔波在塞北、翠雲山兩座滑雪場之間,每接待一位雪友,他都熱情宣傳崇禮的滑雪資源。

“好利來”的副總裁羅力,每年都要在塞北滑雪場玩十幾天,有時駕駛吉普車“滿世界”跑山路,觀賞崇禮的雪山美景。羅力不斷向單兆鑒咨詢建設滑雪場的技術問題,單兆鑒熱情地給他講解,鼓勵他投身冰雪事業,點燃了他創辦滑雪場的興趣。

2003年初春,羅力開上吉普車,帶著單兆鑒上山考察,選擇興建滑雪場的地址。

當單兆鑒將目光鎖定紅花梁時,羅力一拍大腿,這個地方太好了!很快,單兆鑒將雪場的藍圖繪出,在紅花梁上設計了檔次不同的雪道。

那年雪季來臨時,巍巍紅花梁上,一座宏偉的滑雪場——萬龍滑雪場,騰空出世。

萬龍滑雪場起點高、上檔次,開創了崇禮滑雪的新局面。每年,有十幾萬游客慕名而來,因此聚焦了中外開發商的目光,迎來了崇禮滑雪事業的巔峰時刻。

2003年冬天,單兆鑒起草了《關於加速開發張家口滑雪資源及申辦全國、亞洲綜合性比賽的建議》,提出集中力量營造“滑雪名牌”的響亮口號,這引起了省市縣三級政府的重視。

從2005年開始,在崇禮的群山之巔,滑雪場井噴式涌現,長城嶺、多樂美地、雲頂、太舞等滑雪場先后建起。每個滑雪場創辦伊始,都要邀請單兆鑒進行指導。從雪場選址、設計到召開專家論証會,每邁出一步,都留下了單兆鑒的心血和汗水。

單兆鑒從喜鵲梁點燃大眾滑雪的星星之火之后,短短十幾年工夫,崇禮滑雪就呈現星火燎原之勢,成為華北最大的野外雪場聚集區。

凱歌高奏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那天晚上,單兆鑒在接受央視記者的採訪后興奮得徹夜未眠!他望著群星閃爍的天空,回憶著這些年走過的路,熱淚盈眶:近二十年所付出的甜酸苦辣,換來了夢想成真的輝煌。自己潛心打造的滑雪大區長上了騰飛的翅膀,屆時將承擔冬奧會大部分雪上項目的比賽,產生51塊奧運金牌!

他抹去激動的淚水,默默念叨:咱不能吃老本,不能有絲毫懈怠,拼上這把老骨頭,“小車不倒盡管推”,繼續立新功!

冬奧會賽場落戶崇禮后,單兆鑒成了明星人物,“國寶”級專家。太子城冬奧小鎮建設工地,有他來去匆匆的身影﹔幾大滑雪場升級改造,都傾聽他的高見﹔借冬奧東風,新建的富龍滑雪場、銀河滑雪場有他指點迷津﹔聘他為總設計師的崇禮冰雪博物館,快速建成開館,吸引人目光的展室,凝聚著他的智慧和才學。

無巧不成書。就在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2015年,距崇禮5000多公裡外傳來喜訊,在新疆阿勒泰召開“中國阿勒泰國際古老滑雪文化交流研究會”,邀請他作為主講嘉賓出席大會。單兆鑒風塵仆仆趕到會場,作了題為“阿勒泰是人類滑雪最早起源地”的主旨演講,來自挪威、瑞典、美國等18個國家的30余名專家學者達成共識,發布《2015阿勒泰宣言》,單兆鑒在大會上聲情並茂地宣讀了宣言……

早在1993年,單兆鑒就寫了一本滑雪的書,大膽提出人類滑雪的起源是中國的阿勒泰。從那年開始,單兆鑒帶領專家團隊對阿勒泰地區進行考察研究,經過十三年的不斷追尋,從理論到實踐,從制定多項研究“標准”到諸多的“實証”,全面而科學地獲得了一幅幅表現古阿勒泰人滑雪狩獵的岩畫。一萬年前的岩畫展現了古阿勒泰人腳踏自制的“毛滑雪板”,手持單支木杆在雪上滑雪的畫面,這是人類滑雪的最早嘗試。

於是,在2006年,《阿勒泰宣言》形成。世界上30多名滑雪、考古、歷史專家認定新疆阿勒泰是人類滑雪的起源地,比當時公認的滑雪起源地的流行說法提前了幾千年。此后,又經過近十年的反復考察,多次國際性交流,終於在2015年,在世界范圍內又一次公開發表了《阿勒泰宣言》。

《阿勒泰宣言》發布后,單兆鑒多次到阿勒泰深入調研,向國內外宣傳阿勒泰,積極參與當地政府對滑雪資源的開發,在他的指導下,阿勒泰地區的將軍山滑雪場、可可托海野雪公園等,將古老的毛皮滑雪文化與現代滑雪元素相結合,打造出亮麗的滑雪小鎮,帶動了四季游,成了新疆旅游最紅火的地方。

2017年,挪威滑雪協會頒發獎牌,“單兆鑒對人類滑雪搖籃研究偉大貢獻”﹔同年,京張冬奧研究會授予他“冬奧之友杰出貢獻獎”。

2018年3月23日,在美國斯闊谷,世界滑雪協會主席塞斯馬西亞先生將“世界滑雪歷史研究終身成就獎”頒發給單兆鑒。

2019年,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單兆鑒“全國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20年9月8日,單兆鑒又獲得了中國第五屆冬鼎獎“冰雪行業終身成就獎”。

獎賞和榮譽沒有讓他陶醉。他仍奔波在阿勒泰、崇禮之間,哪裡需要他就出現在哪裡。他開玩笑說,“咱是一塊冰雪磚,東西南北任‘雪’搬”。

2019年,為了在冬奧會展示全球滑雪的發展歷史,中國僑聯捐資1億元,在崇禮修建一所華僑冰雪博物館,建成后將是世界一流的展示冰雪文化的場館。在博物館選址、設計、布展等環節,單兆鑒都積極參與。每次博物館專家的論証會、研討會上,他的發言都博得陣陣掌聲。

2021年夏季,在博物館征集展品時,單兆鑒傾其所有,將自己畢生從事滑雪事業珍藏的物品、文件、資料,毫無保留地捐獻出來,極大豐富了展館內容。

清晨,當單兆鑒迎著朝陽,信步走在華僑冰雪博物館的建筑工地時,欣喜之余,竟露出孩童般的笑容!

滑雪,已深深流淌在單兆鑒的血液裡。

如今,單兆鑒已是83歲高齡的老人,可他年老不服老,時常忍不住踏上雪板,揮舞雪杖,上山滑一陣子。

為了實現“三億人上冰雪”的夢想,單兆鑒致力於培養滑雪事業的接班人,不斷參加“冰雪之約,助力冬奧”的公益宣傳活動,熱衷弘揚冰雪運動,普及滑雪運動知識和技巧。

2021年10月的一天,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的“激情冰雪·相約冬奧”的表演中,小學生與單爺爺一起手拉手,朗誦了單兆鑒創作的歌謠《滑雪去》:

滑雪去,滑雪好,

雪場生態環境好。

滑雪去,滑雪好,

體態輕盈人苗條。

滑雪去,滑雪好,

滑雪健身又健腦。

滑雪去,滑雪好,

滑起雪來煩惱少。

滑雪去,滑雪好,

吸氧洗肺智商高。

滑雪去,滑雪好,

經常滑雪人不老。

滑雪去,滑雪好,

學會滑雪迎冬奧。

(責編:金一、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