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紀念陳嘉庚誕辰150周年>>僑界反響
福建省僑聯開展弘揚“嘉庚精神”雲南行活動
2024年11月01日20:46  

10月23日至25日,福建省僑聯2024海外閩籍僑胞“嘉庚足跡行”參訪團赴雲南省昆明、保山、德宏等地參訪交流,跟隨陳嘉庚先生的雲南足跡,實地感受愛國華僑深厚的家國情懷。參訪團由福建省僑聯主席陳式海帶隊,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4個國家的近20位閩籍僑領僑商代表參加。

陳嘉庚先生曾先后三次到訪雲南,足跡遍及昆明、保山、德宏等地。在這片土地上,他視察滇緬公路、慰問南僑勞工、調研民族工作,留下許多寶貴的史料和珍貴的歷史瞬間。

23日,參訪團一行首先來到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碑參觀。85年前,在國家危難之際,三千多名南僑機工響應陳嘉庚先生的號召,爭先投身祖(籍)國抗戰事業,紀念碑上刻著的“赤子功勛”4個大字深刻詮釋著海外華僑華人和南僑機工對中國抗戰事業的巨大貢獻。成員們紛紛在紀念碑前敬獻鮮花、鞠躬致敬﹔在昆明市博物館南僑機工分館內,大家通過一幅幅歷史照片和一份份珍貴文檔,深刻感受南僑機工的愛國主義精神。

拜謁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碑

昆明僑光小學是雲南省唯一一所具有華僑歷史的小學,學校與南洋華僑機工有著深厚的淵源,是陳嘉庚先生倡導,南安籍新加坡華僑侯西反、安溪籍新加坡華僑白清泉兩位先生於1943年創辦的,至今已有81年辦學歷史。陳列在校園內的南僑機工英雄牆照片、矗立在校園裡陳嘉庚先生銅像,無不體現著華僑華人厚重的愛國史。校史館內,小講解員為參訪團一行生動講述抗日戰爭、南僑機工赤子功勛的英雄事跡。學生稚氣的面容映射著“誠毅”精神代代傳承的蓬勃朝氣。

僑光小學小講解員生動講述白雪嬌的感人家書

西南聯大舊址是全面記載抗戰時期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歷史遺存,陳嘉庚先生曾在此演講《西北考察之觀感及南洋僑胞之近況》,勉勵學生勤學節約、挑起建國重任,“無論個人、社會、國家、事業的發展全賴‘忠誠信義’四字”。在古朴而庄重的舊址裡,參訪團感受著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積澱,博物館內陳列著大量珍貴的文物和檔案資料,生動再現了西南聯大當年的辦學場景和師生們的學習生活,大家不時駐足交流,深切感受著那個特殊時期留下的歷史遺產和精神財富。

參訪西南聯合大學舊址

24日,參訪團一行先后來到國立華僑中學紀實展館、梁金山故居、惠通橋、龍陵鬆山抗戰遺址等地,現場聆聽歷史的回聲、實地感受當年愛國僑領的風范及中國人民在抗戰中的堅韌與勇敢。

在國立華僑中學紀實展館中,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詳細記錄了國立華僑中學艱辛的辦學歷程和困苦的生活環境,僑中師生在艱苦歲月中鑄就的“愛國主義、艱苦奮斗、團結互助和奮發進取”的僑中精神令人感動、心生敬仰。

參訪國立華僑中學紀實展館

東有陳嘉庚,西有梁金山。梁金山是雲南著名的愛國僑領。他捐巨資、修鋼橋、購飛機、買汽車全力支援祖國抗戰事業,新中國成立后,他捐建保騰鐵路、引種小粒咖啡,為家鄉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被贊譽為“國家的義士、民族的孝子”。在梁金山故居,團員們認真聆聽梁金山在海外奮斗、捐資報國的光輝事跡,與梁金山的后人親切交流,共同緬懷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參訪梁金山故居

惠通橋和龍陵鬆山抗戰遺址是海內外愛國人士抗擊侵略者的重要見証地。“鬆山戰役歷時96天,前后經歷了艱苦而慘烈的‘十戰鬆山’。三個月的鬆山戰役中,中國軍隊的損失可謂之大,上千名‘娃娃兵’在戰場中遭到了敵人殘害,最小的娃娃兵九歲就倒在了血泊中。”在講解員的解說下,大家仿佛回到了那個炮火紛飛的戰爭年代,聽見了英烈們抵御外敵的堅定心聲。

 參觀滇緬公路上的咽喉要道——惠通橋

向鬆山戰役抗日英雄獻花

25日是參訪活動的最后一天,參訪團赴瑞麗畹町橋、中國遠征軍抗戰紀念館、南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公園、瑞麗口岸等地參訪。

畹町橋位於中緬兩國界河畹町河上,是一座歷史名橋、抗戰名橋。踏上畹町橋,觸摸著橋身鋼架,大家仿佛側置身於那個戰火紛飛的革命歲月,感知到先輩們浴血奮戰的熱血瞬間。在中國遠征軍抗戰紀念館內,參訪團通過圖片、實物等各種歷史資料,深入了解二戰時期遠征軍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

參訪中緬國界——畹町橋

南洋華僑機工紀念館像是一座形斷意連的“畹町橋”,遺落在滇緬公路上。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重溫3200名南洋華僑青年,在被稱為“死亡公路”的滇緬公路上為抗戰前線運送50萬噸物資,打破了日本想要三個月內滅亡中國妄想的英勇事跡,了解他們為何毀家紓難蹈海歸國、為何支撐起整個中國抗戰的物資供給背后的故事。

參訪南洋華僑機工紀念館

參訪團一行還赴瑞麗口岸、銀井通道調研,了解口岸通關、經貿合作、文化交流、邊境治理等方面的情況,了解邊境特色的新時代為僑服務工作,感受“一寨兩國”邊境奇觀及中緬兩國睦鄰友好的“胞波情誼”。

參觀瑞麗口岸

參訪期間,還舉辦“弘揚嘉庚精神 共圓民族復習之夢”——嘉庚微課堂。課堂上,畹町工委委員張自達從畹町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公園的成立過程,進一步挖掘“嘉庚精神”的時代內涵等方面作專題授課。這堂別開生面的“微課堂”不僅是一場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

“弘揚嘉庚精神 共圓民族復習之夢”——嘉庚微課堂

陳式海表示,今年是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中國僑聯和福建省委在廈門舉辦“弘揚嘉庚精神 共圓民族復興之夢”座談會,緬懷陳嘉庚先生等先輩的歷史功績。與此同時,在福建富閩基金會的支持下,福建省僑聯組織開展“嘉庚足跡行”活動,專門組織海外嘉賓分赴雲南和陝西,重走陳嘉庚先生當年走過的路。他強調,海外華僑華人既是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的生動載體,也是連通海內外經貿文化交流的通道,更要肩負起培育華裔新生代家國情懷、民族認同的責任。此次“嘉庚足跡行”是“歷史僑、當代僑、未來僑”工作思路的一次生動實踐,希望與海外華僑華人一起共同弘揚“嘉庚精神”,做好“歷史僑、當代僑、未來僑”工作,為同圓民族復興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訪團成員紛紛表示,很榮幸能夠參加“嘉庚足跡行”這樣有意義的活動,作為新時代華僑華人,會繼續弘揚和傳播“嘉庚精神”,將此行的所見所聞傳播給國際人士,為推動中外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僑界力量。

本次“嘉庚足跡行”雲南參訪活動得到雲南省僑聯、保山市僑聯、德宏州政府和僑聯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據悉,“嘉庚足跡行”活動旨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給廈門市集美校友總會回信重要精神,以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為契機,引導和鼓勵海外僑胞在新時代傳承弘揚“嘉庚精神”,發揮海外僑胞融通中外的獨特優勢,講好中國故事、福建故事,廣泛凝聚僑界智慧和力量。活動邀請歷屆“嘉庚精神”研修班部分學員和海外重點閩籍僑團負責人及骨干赴廈門、雲南、陝西等省市尋訪嘉庚足跡,深切緬懷陳嘉庚先生的歷史功績。

來源:福建省僑聯

(責編:韓嘯、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