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現代化的崇高追求。中方願同非方密切人文交流,在現代化進程中倡導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包容共存,共同推動全球文明倡議結出更多碩果。”習近平主席日前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講話,提出“要攜手推進多元包容的現代化”。
非洲大陸,人類文明的搖籃﹔中華文明,世界上唯一延綿5000多年而從未中斷的文明。中非從各自的古老文明和發展實踐中汲取智慧,深化文明互鑒,將為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提供新機遇、注入新動能。
攜手落實全球文明倡議
習近平主席鄭重宣布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文明互鑒伙伴行動”居於首位。促進中非文明交流互鑒、交融共存,將為中非合作提供更深厚的精神滋養。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為中非深化文明對話共同行動注入生機活力。“我們願攜手落實全球文明倡議,加強文明交流,促進民心相通。”峰會通過《關於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如此強調。非方高度評價中方在聯合國提出的“文明對話國際日”決議,願共同倡導尊重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的傳承和創新,積極推動人文交流與合作。
“高度贊賞並積極支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願同中方共同倡導全人類共同價值,支持各國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願共同落實全球文明倡議,進一步擴大人文交流,深化民間友好,增進民心相通”……峰會期間,來自非洲國家的聲音,傳遞出對非中共同落實全球文明倡議、推進多元包容的現代化的共同期待。
中非攜手落實全球文明倡議,加強文明交流互鑒。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了近2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培訓了1萬多名各類短期學員,推動中非68所高校和職教學院“結對子”。中非學者聯合發表“中非達累斯薩拉姆共識”,凝聚全球南方現代化發展理念共識。
塞內加爾總統法耶說,非中合作建立在對不同文明平等對待、致力於互利共贏、團結合作等共同價值觀的基礎上。“非洲和中國給世界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我們也有著不同的治理經驗。”津巴布韋總統姆南加古瓦表示,非洲和中國通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可以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助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
現代化道路的探索,離不開思想和理念的指引,離不開知識和經驗的分享交流。習近平主席在本次峰會上宣布,中方願同非方打造中非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平台,設立中非發展知識網絡和25個中非研究中心。依托非洲領導力學院培養治國理政人才,邀請1000名非洲政黨人士來華交流,深化雙方治黨治國經驗交流。
峰會期間,在中非領導人之間頻密的雙邊會晤中,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成為高頻詞,也成為會場內外熱議的話題。
“習近平主席領導中國取得巨大發展成就,中國發展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對於幾內亞是寶貴的借鑒”“剛方欽佩習近平主席的卓越領導力,希望學習借鑒中國成功經驗,將中國作為最優先合作伙伴,不斷深化友誼和各領域務實合作”“坦方願用好尼雷爾領導力學院,同中方深化黨建培訓和治國理政經驗交流,不斷擴大各領域務實合作”……非洲國家領導人紛紛表達了這樣的意願。
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治國理政高級別會議上,與會人士圍繞“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探索現代化發展路徑”展開討論。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現的光明前景,深深吸引廣大非洲國家。赤道幾內亞總統奧比昂表示,通過不斷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深化文明互鑒,一道探索實現現代化的路徑,非中一定能夠增進相互理解,為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不少來華參加峰會的非洲國家領導人,借此機會前往中國各地參觀訪問,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中非共和國總統圖瓦德拉曾到訪陝西梁家河村,深入了解當地脫貧攻堅實踐,還曾多次組織內閣成員觀看中國的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此次,他訪問了山東、重慶和天津。“我親身領略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就,這些都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成果。我願不斷學習借鑒中方成功理念經驗。”圖瓦德拉說。
厚植中非友好事業的社會基礎
習近平主席在主旨講話中提出“人文交流伙伴行動”,表示中方願同非方深入推進“未來非洲職業教育”計劃,共建工程技術學院,建設10個“魯班工坊”。重點面向非洲婦女和青年,提供6萬個研修名額。共同實施中非“文化絲路”計劃和“廣電視聽創新合作計劃”。雙方商定將2026年確定為“中非人文交流年”。
布隆迪國民教育與科研部部長弗朗索瓦·哈維亞裡馬納說:“‘十大伙伴行動’將促進非中雙方共贏。很多布隆迪學生赴華留學深造后能力得到提升,這是布中雙方密切人文交流的例証。相信人文交流伙伴行動將進一步加強這一聯系。”
“我期待這種合作能為非洲青年賦能。”曾多次到訪中國的非洲大學聯盟秘書長奧盧索拉·奧耶沃勒對“人文交流伙伴行動”寄予厚望。
峰會期間,中國與多個非洲國家簽署廣播電視、文化遺產、新聞媒體、旅游等領域合作文件。中非將進一步擴大教育、科技、衛生、旅游、體育、青年、婦女、智庫、媒體和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厚植中非友好事業的社會基礎。
9月6日,中國—非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和文化遺產保護合作對話會在京開幕。科特迪瓦副總統科內、毛裡求斯副總統博塞仁等外方嘉賓出席並致辭,表示願攜手提高教育合作水平,促進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更好造福非中人民。
剛果(布)總統薩蘇說:“多年來,非洲國家與中國並肩前行。基於相似的歷史和價值觀,非洲和中國越走越近。非中增進相互了解,有助於深化各領域合作。雙方要進一步擴大共識,加強非中人民友誼,推動合作共贏。”
當前,中國正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非洲也正朝著非盟《2063年議程》描繪的現代化目標穩步邁進。中非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攜手推進多元包容的現代化,必將掀起全球南方的現代化熱潮,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提供不竭動力。
(本報記者宦翔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2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