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紀念陳嘉庚誕辰150周年>>僑界反響
為新僑人才搭建平台,從百年校史中尋找文化力量
2024年07月23日14:33  

為紀念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進一步團結凝聚廈門市新僑人才、海歸人才,激發創新創業精神,結合“2024廈門人才服務月”活動,7月19日,以“回望百年華校史,凝聚僑界創新力”為主題的廈門市新僑人才創新創業沙龍在華僑大學華文學院舉辦。活動由廈門市僑聯主辦,廈門市新僑人才聯誼會、廈門市歐美同學會建言獻策委員會承辦,廈門市高層次人才發展中心、廈門市僑聯青年委員會、廈門國際銀行廈門分行協辦。

廈門市僑聯副主席李駿,市新僑人才聯誼會執行會長程璇,市歐美同學會秘書長何杰,以及市新僑人才聯誼會成員,市歐美同學會會員,市僑聯青年委員會成員及僑界相關專家學者等近50人參加活動。程璇主持活動。

李駿表示,作為廈門市“人才服務月”精品活動之一,本次沙龍旨在賡續傳承“嘉庚精神”,為廣大新僑人才搭建一個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的平台,希望大家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投身創新創業發展主戰場,為廈門市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支撐貢獻僑界力量。

集美大學歷史學博士、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董立功進行了主題為《陳嘉庚的人才觀及其時代價值》的分享,他從人才從何而來、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以及如何培養人才等方面切入,詳細詮釋了陳嘉庚先生的人才理念和教育思想,嘉庚先生在識才、愛才、敬才和注重培養海內外華僑華人人才上所做的貢獻和展現出的愛國情懷,令現場觀眾頗為動容。

沙龍上,廈門理工學院建筑系客座副教授黃斐瀾進行題為《大時代下的嘉庚建筑》的分享,將嘉庚建筑的形成演變,背后蘊藏的歷史記憶娓娓道來,向大家展現了這一令人稱奇的閩南特色建筑風格,共同感悟嘉庚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主題分享結束后進入互動交流環節,在主持人程璇的鼓勵引導下,與會人員暢所欲言,從各自的角度談了對分享主題的理解和感受,從嘉庚人才觀的繼承和發揚、嘉庚建筑的保護和修繕等方面與嘉賓們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活動現場輕鬆活潑,與會者之間的思想碰撞和觀點交流,加深了對相關問題的理解,促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程璇指出,活動籌備期間,新僑人才聯誼會秘書處籌備人員認真制定方案,積極溝通協調相關部門,多次對活動現場進行踩點,加班加點進行精心布置,活動現場溫馨又有藝術感,體現了籌備工作的用心和細致,充分展現了新僑人才的情懷和能力,為活動的成功舉辦奠定了良好基礎。

廈門大學建筑系黃庄巍教授簡要解讀了嘉庚建筑所蘊含的鄉情國思,認為其承載了嘉庚先生放眼世界、以建筑促進家鄉建設現代化的理想,在中國近現代建筑史中具有重要思想價值和歷史意義。

新僑人才聯誼會副理事長、華僑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劉源崗表示,當前,我們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國正積極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支持創新創業。通過這一活動,讓大家一起重溫百年華校的歷史,賡續傳承“嘉庚精神”,就是希望能激發創新創業精神,發揮新僑的僑智僑力,積極響應廈門市的人才強市戰略。

市僑青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魏劍說,此次沙龍令人受益匪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為新時代的僑青人才,我們要不斷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向身邊更多人傳遞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國夢。

沙龍最后,廈門市歐美同學會何杰秘書長對兩位主講嘉賓的精彩分享和所有與會嘉賓的積極參與表示衷心的感謝,認為與市僑聯合辦的此次活動取得了“1+1>2”的效果。他向大家介紹了市歐美同學會會的基本情況,鼓勵海歸人才新僑人才積極發揮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為廈門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功。

參會人員還實地參觀了集美學村周邊嘉庚建筑群,閩南式屋頂、西洋式屋身、南洋建筑的裝飾元素……大家在風格獨特的樓宇間漫步,了解嘉庚建筑背后的文化融合和歷史意義。

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活動不僅領略了嘉庚建筑的獨特魅力,更深刻了解建筑背后的歷史價值。“今后,我們也將以建筑背后蘊含的‘嘉庚精神’為紐帶,凝聚僑心僑力,汲取奮進新時代的精神力量。”

來源:廈門市僑聯

(責編:皮博、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