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紀念陳嘉庚誕辰150周年>>僑界反響
上海市閔行區:“嘉音回響,賡續百年” 區校聯動,動人呈現
2024年07月11日15:35  

他被毛澤東同志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他一生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無私奉獻,

他就是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

今年,是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為了在新時代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厚植海內外僑胞的愛國情懷,近日,“嘉音回想 賡續百年”——閔行區與上海交通大學僑界傳承弘揚“嘉庚精神”主題活動在顓橋鎮舉辦。此次活動是閔行區與上海交通大學深化區校聯動、共同講好僑界故事、凝聚僑界力量、在高校和社區僑界人士中厚植愛國情懷的一次重要實踐。

閃亮登場

“僑可力”衍生設計同台“競技”

3月,閔行區僑務部門在首屆閔行區僑界文化節啟動儀式上發布了“僑可力”文創IP,各街鎮(工業區)結合各自的地區特色,分別設計了衍生文創產品,參與活動的嘉賓用手中的巧克力為最喜歡的文創產品投票。

區校聯動

專業演員與交大師生聯袂出演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話劇團帶來的原創話劇《錢學森》,生動再現了交大校友錢學森克服阻力、毅然歸國、科研報國的感人經歷,展現了無數僑界先輩的創新之魂、求真之志和愛國之心。

時光回溯

一張塵封71載的會議通知緩緩展開

通過一張塵封71載的會議通知,吳涇鎮僑聯主席戴娟娟老師帶領觀眾緩緩走近閔行僑界人士祖輩甯祥雨的傳奇人生。這張會議通知是1953年印尼北方華僑甯祥雨參與全國僑務擴大會議第四次大會的會議通知,見証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無數僑界人士為僑務事業和祖國建設奮斗的歷史,甯祥雨先生的故事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傳奇,更是近現代華僑華人愛國精神的縮影。

原班人馬

閔行區僑界原創短劇《家與僑》走進劇場

以甯祥雨的愛國故事為切入點,閔行區僑界原創短劇《家與僑》再次登上舞台,自3月首次演出后,該劇獲得了僑界群眾熱烈的反響和深刻的共鳴。短劇以甯先生和愛國華僑顧洪發一家的故事,串聯起了海內外華僑華人在新中國成立和建設的時期,救國抗爭、自強奮斗、回報桑梓的感人故事,展現了華僑華人對祖(籍)國的深厚情感與堅定信念。

顓橋鎮僑聯副主席、故事原型孫輩寧小霖表示:“陳嘉庚先生作為華僑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精神影響了好幾代人,我作為一位居住在閔行的僑界人士,將積極踐行‘嘉庚精神’,始終心系祖國,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努力。”

此外,現場還邀請了五位僑界代表人士邢海燕、王鸝輝、錢偉鵬、朱芳芳、林進強結合自身經歷,暢談對“嘉庚精神”的感悟,共同探討如何在新時代更好地傳承與弘揚這一精神瑰寶。

“看得我淚流滿面!”不少現場的觀眾紛紛點贊,他們表示這場活動專業、感人、有收獲,深深觸動了他們的內心。大家表示這場演出讓他們對“嘉庚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也讓在座的僑界人士、即將出國求學的交大同學感受到肩上的責任和使命。

閔行區是創業熱土、興業之地。如今,已有數萬名僑界人士在此工作、生活,他們是閔行聯系和引動海外資源的重要橋梁與紐帶。閔行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上海市閔行海外聯誼會會長吳繼華表示:“本次活動以文藝的形式傳承弘揚了‘嘉庚精神’,期待未來有更多歸國人才胸懷報國之志,來到閔行、行走閔行、建設閔行、扎根閔行,融入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

上海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齊全勝表示,這是一次高質量、打動人心的傳承弘揚“嘉庚精神”主題活動,充分體現了區校聯合特色,發揮了僑界群眾性文藝創作演出的作用,展示了僑界優秀代表人士的風採。他指出,要進一步在全市僑界開展在新時代傳承弘揚“嘉庚精神”主題活動。重溫嘉庚事跡,從中受到感召和激勵﹔彰顯精神內核,從愛國報國之情、創業奮斗之勤、重教育才之誠等多方面領會“嘉庚精神”豐富內涵﹔結合工作實踐,豐富活動形式,挖掘僑界先進典型,講好嘉庚故事、僑界故事、中國故事,激勵僑界為加快建設“五個中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更好建功立業。

閔行區僑務部門抓住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的時間節點,發揮“區校聯動”的工作機制優勢,將區域內僑界人士和交大新僑人士齊聚一堂,交融情懷與活力,搭建僑界交流分享“嘉庚精神”理解和實踐的平台﹔執文化之筆、啟時光之舟,以充滿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向僑界人士講述了近代以來以嘉庚先生為代表的僑界報國故事,喚起僑界人士的桑梓之情、報國之志,鼓勵僑界人士在新的歷史時期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同向同行。

上海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齊全勝,閔行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上海市閔行海外聯誼會會長吳繼華,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上海交通大學海外聯誼會會長汪后繼出席活動。中國僑聯顧問、中國僑聯原副主席何添發,上海市僑聯原主席楊玉環受邀參加此次活動。

來源:上海市僑聯

(責編:皮博、張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