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音樂劇《唐人街木匠》——
跨越百年的歷史記憶(僑界關注)
楊 寧 李汶璟
2024年03月18日15: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唐人街木匠》二〇二三年九月二十八日首演劇照,主人公們在澳大利亞共度中秋。受訪者供圖

精心准備兩年多,2023年9月28日至10月1日,原創華人歷史音樂劇《唐人街木匠》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成功上演。“這是一個專屬墨爾本華人的奮斗故事。”該音樂劇制作團隊表示。

聚焦木匠故事

《唐人街木匠》的故事舞台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墨爾本唐人街。一個名叫阿陳的廣東青年漂洋過海,抵達澳大利亞墨爾本,在老師傅阿木的教導下,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木匠,創造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創作者李俊彬介紹,該劇的靈感來自一部紀錄片。紀錄片記載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墨爾本華人史。百年前來到墨爾本的華人們,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但他們沒有選擇忍氣吞聲,而是團結在一起進行斗爭,要求獲得他們應得的權益。

“這可能和大家平時聽到的華人故事不太一樣。”劇中的揚琴演奏者劉冰瑤說。制作團隊裡也有墨爾本華人,他們被這段歷史深深打動,便選擇木匠為主人公,以堅韌和團結為主題,演繹了一段百年前的華人故事。

為了更好地塑造木匠的形象,除了上述紀錄片,他們還參考了其他資料。主人公阿陳的塑造參考了幾個不同的歷史人物,阿陳和其妻阿梅的愛情故事取材於一對歷史上的華人情侶,潘如和唐福。潘如和唐福曾居住在一個小鎮。“我們到那個小鎮,獲得一些其他的故事,又把故事整理出來。”制作團隊為寫好木匠故事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整理工作。

“我們只是聚焦在唐人街木匠的故事上,實際上澳大利亞華人的歷史故事是很精彩的。”李俊彬說。他感慨,歷史上,華人先輩從事各種職業,遭遇艱難險阻,但他們總能找到辦法戰勝困難,這足見他們的聰明和頑強。

“木匠真的只是整個澳大利亞華人歷史中非常小的一個縮影。”同時負責宣發工作的劉冰瑤介紹,《唐人街木匠》海報的插圖選自湖南籍藝術家莫湘怡創作的《華人歷史畫卷》。這幅畫卷長達50米,描繪了兩個世紀以來華人移民的生活圖景,木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制作團隊希望能帶領觀眾回到那個年代。演出結束后,他們開始在社交平台推出“音樂劇裡的歷史”欄目,讓更多人能夠了解這段歷史。

融入中式元素

琴弓拉響,笛聲蕭蕭,琴弦震顫,樂音回蕩。二胡、竹笛、古箏、揚琴……這些中國傳統樂器被制作團隊巧妙地融入了音樂劇舞台。雖然故事發生在海外,但這部講述華人故事的音樂劇仍然充滿了中國元素。

考慮到主人公阿陳來自廣東,他們特意在配樂中加入了廣東元素。該劇採用了一些有廣東特色的曲目和音樂風格,更好地營造了劇中的氛圍。在婚禮片段中,他們使用了中國民樂《喜洋洋》的曲調。

“這是一個合作的過程。演奏中,樂手有很大的自由度,去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詮釋。”劉冰瑤回憶起排練的情景時說道,吹簫的樂手每一場表演都會即興演奏出不一樣的內容。這種合作式的演出方式也有助於更好地展現中式樂器之美。

除了配樂,劇中還有許多部分加入了廣東元素。雖然大部分台詞是英文,但一些非常重要的台詞使用了粵語。劇中還出現了廣式美食,如叉燒和燒賣。

“我們的三個主角都不是廣東人。”因此,從第一次排練開始,李俊彬就讓演員們學習如何流利地講粵語。演員們“當然也下了苦功,畢竟學廣東話真的不容易”。

粵語有更多的音調變化。劉冰瑤回憶說,劇中的粵語台詞插入在歌曲中,演員們都是歌手,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想要加入一些旋律。然而,一旦加入旋律后,粵語的音調又完全不同了。“好幾個人幫助演員學粵語的音調。本來學得差不多准了,結果一把台詞帶入歌曲中,他們又一下子跑調了。”

演員們還採用各種方法沉浸式地體驗廣東文化。他們的工作餐變成了叉燒飯等廣東美食。“劇裡也有一句台詞,‘我剛剛吃了叉燒飯’。其實演員自己確實是剛剛吃了叉燒飯。”他們盡可能地體驗廣東獨特的衣食住行,以便更生動地演繹劇中的廣東人形象。

走向更大舞台

從2021年7月開始准備,到2023年9月底正式演出,制作團隊傾注了兩年多的心血,共譜寫樂曲15首,來打造這部音樂劇,最終得以在舞台上呈現兩個小時的精彩表演。觀眾的積極反饋,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很多觀眾還是很驚訝的,他們不知道有這一段歷史。有一些人則產生了強烈共鳴,他們覺得,雖然這是百年前的故事,但其實還有類似的故事在發生。”劉冰瑤難以忘記被觀眾肯定的喜悅,“一場演出結束之后,有一名觀眾跟我們說他全程邊看邊擦眼淚。他覺得這部劇的每一場都是在講他自己的故事。會有一些人在這個故事裡看到他們自己,這是我們覺得特別感動的地方。”

許多觀眾透過歷史開始思考現在,這也是制作團隊所期望達到的效果。李俊彬曾考慮為《唐人街木匠》寫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但最終他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歷史就是這麼沉重,你不能夠為了好結局去改寫歷史。”

然而,未來是可以改變的。音樂劇的最后一首歌叫《接下來就靠我們了》。這不僅是百年前主人公對同胞們的激勵,也是制作團隊的心聲。

有了觀眾,有了反饋,李俊彬希望進一步完善這部劇。他認為情節的發展和情緒的表達都還有進步的空間,他想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來實現這一目標。

在2023年10月1日的演出結束后,他們受邀出席了澳華博物館中秋慶典,將樂聲帶給更多人。這並不是結束,越來越多的相關人士看到了《唐人街木匠》並產生興趣。制作團隊自身也在積極尋求合作,與一些具有影響力的制作人取得聯系。他們希望盡快完成劇本修改,走向更大的舞台,將這部劇呈現給更廣大的觀眾。

李俊彬計劃通過音樂劇來展現更多主題。他提到,接下來他會考慮與一位學者合作。這位學者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潘如和唐福的故事。李俊彬計劃以唐福為原型,去創作女主人公的故事,“就像是一個續集”。

(責編:劉瓊、皮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