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信息傳播
一步一詩意 “醉”美在徽州——“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採訪行側記
徐金玉
2023年12月01日09:46  來源:《人民政協報》

11月的安徽,暖風和煦,似在歡迎遠到的客人。日前,由中國僑聯指導,安徽省僑聯主辦,黃山市僑聯、宣城市僑聯、銅陵市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美好安徽”2023海外華文媒體安徽採訪行舉行,來自馬來西亞、德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家海外華文媒體和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齊聚安徽,他們奔赴黃山、宣城、銅陵等地採訪交流,數天時間,與沿途美好不期而遇,與徽風皖韻撞個滿懷。

黃山篇: 古村底色 升騰人間煙火

河的對岸,白牆黛瓦,倩影倒映在如鏡般的河面上,與兩艘竹筏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水墨畫般的世外桃源……

河的這邊,或黃的玉米,或紅的辣椒,或金色的南瓜,色彩活潑亮眼,恰似在村間歡奏起的一首秋收樂曲,引得天南海北的游客也跟著熱鬧歡騰……

一靜一動,呈現出黃山市呈坎村此時的多般模樣。“沒想到,已經到了11月底,咱們這裡還有這麼多游客!”置身於呈坎村村口,看著交織的人流,有記者不禁發問。

講解員笑著答道:“天氣還暖和呢,這裡的旅游淡季要到12月中旬才來。實際上,我們這裡一年四季都美,時時刻刻都有得看:春天來,可以看桃紅柳綠和油菜花開﹔夏天來,有滿塘的荷花等人欣賞﹔秋天來,感受晒秋魅力﹔到了冬天,廣場上飄著臘肉香、雞鴨香,雪景也非常漂亮!”

走進村內,如入畫中,活色生香的鄉村圖景才剛剛開始:經營小商鋪的村民們熱情招呼著,新煎熱乎的毛豆腐、酥脆美味的黃山燒餅、手工打磨的竹雕擺件,吸引著游客一撥又一撥地嘗鮮購買……有記者慨嘆,“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說的就是這種場景吧。”

而當採訪團來到黃山歙縣,漫步於徽州古城圍牆之上時,與市井的熱鬧同樣扑面而來的,還有歷史的厚重感。“徽州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是中國四大縣級古城之一,也是一座集自然山水風光與濃郁人文特色於一體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徽州文化旅游區徽州古城講解員胡玉蘭已在這裡講解了7年之久,古城的一磚一瓦早已印刻在她的腦海中。從瓮城講到許國石坊,從徽園講到徽州府衙,她腳步不停、解說不止,仿若道不盡這裡的人文故事。

“黃山文化底蘊厚重,人居環境優美,這裡不僅有古徽州的文化烙印,也有當下黃山的閑適與愜意,這裡是安徽對外宣傳的一張靚麗名片。”印度尼西亞《國際日報》執行社長張春梅為黃山的人文底色點贊,她建議安徽可以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進行文化出海、產品輸出,加強與海外的交流互鑒。

“作為海外華文媒體記者,我們也會將一個真實、可愛的安徽用筆觸描述、用鏡頭呈現,以此來擴大美好安徽的國際傳播力。未來,我們也會組織華裔新生代參觀研學,讓他們將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感受講給住在國的民眾聽。”張春梅說。

平日裡喜歡詩詞歌賦的《德國僑報》副社長、總編輯劉貴江,此次更是在古城中尋覓到了不少妙句佳聯。“徽州府衙裡有,古建宗祠裡也有,這些聯對都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值得一品再品。”劉貴江說,“這裡的歷史文化厚重,山水風情優美,這一路採訪,我准備做一個整版報道,把安徽優秀的傳統文化、獨特的人間煙火氣傳播到海外去。”

宣城篇: 一紙“千年” 書寫技藝傳奇

“輕似蟬羽白似雪,抖似細綢不聞聲”,說的是它﹔“質地綿韌、光潔如玉、吸水潤墨、不蛀不腐”,說的是它﹔享有“紙壽千年,墨韻萬變”美譽的,仍然是它……

走進宣紙之鄉——宣城涇縣,採訪團一行的首站便來到中國宣紙文化園,與期許已久的千年宣紙文化溫暖相遇。

“你們看,它的外觀像不像一疊錯落有致的宣紙?”站在文化園內的中國宣紙博物館前,講解員桂月笑意盈盈,步入館內,她又指了指牆面,“看,這也是由宣紙鋪成的。”

館外館內,僅是數十米的距離,從美好的遐想到真實的“觸碰”,人們仿若瞬間沉浸至宣紙的世界,它的故事,也正從這裡徐徐開卷。

“宣紙‘始於唐代,產於涇縣’,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自唐代以來,它一直是書法、繪畫及典籍印刷的最佳載體,至今仍不能為機制紙所替代。2009年,中國宣紙制作技藝還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桂月說。

此時,宣紙制作技藝的流程圖恰如一條通幽的小徑展現在眼前,從原料的揀選到制漿到撈紙……行至一圈,採訪團已數不清經過了多少道繁雜的工序,才終於看到成品的出爐。

桂月笑著揭開謎底:“宣紙原料由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構成,從原料採集到最后成品要經過108道工序,制作一批宣紙,要以3年為一個周期。”

根據兩種原料的不同結合,宣紙衍生出不同的品種,而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它也有諸多可供選擇的尺寸:四尺、六尺、丈二、丈八、二丈……“目前,我們制造的最大的宣紙是三丈三!”桂月說。

三丈三有多大?長11米,寬3.3米,若將宣紙豎放過來,長度堪比3層樓高。“三丈三超級宣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宣紙,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為了制作三丈三,我們專門建了廠房,需要44名技藝精湛的撈紙師傅攜手抄制。”桂月的話音剛落,不知是誰提議,“此處,是不是應有掌聲?”展館內,大家竟由衷地鼓起掌來。

北歐華人報瑞典分社社長王鈺清不無感慨,平凡的樹皮稻草歷經日月光華、千錘百煉成為宣紙,過程看似簡單,實則不凡。“我們一直都知道宣紙,但沒有機會那麼詳細地了解它的由來,這次採訪,我不僅看到了它制作的不易之處,更對宣紙的歷史發展、這麼多制紙師傅的堅守傳承萌生出敬仰之情。”

尼日利亞華非通訊社主編林瓊斯在體驗區內,一直手舉著相機在連拍。在她看來,宣紙的現代化生產不僅延續了傳統技藝,還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宣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其獨特的質感和工藝,定能引起外國友人的興趣。近年來,隨著中國書法在海外越來越受歡迎,宣紙也可以成為一個載體,讓外國友人由此感受到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林瓊斯說。

“我的妹妹在瑞典一所中文學校擔任校長,日常也教孩子們學寫毛筆字。在海外,有很多人喜歡寫書法,宣紙在海外有文化傳播價值和市場空間。”王鈺清建議,可以在國外開設圖片展、書法體驗活動等,直觀的體驗能夠拉近宣紙和外國友人的距離,相信宣紙文化“走出去”,定會受到更多人的青睞。

銅陵篇: “銅”去探秘 “樂”在小鎮風情

“大家肯定都知道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后母戊鼎,那麼問題來了:像后母戊鼎這樣在中原地區鑄造的青銅器,其原料大多從哪裡來?”站在一張地圖前,銅陵市博物館講解員韋一的疑問一出口,答案似乎已是不言自明。

隨著他的指引,採訪團一行的目光很自然地落在三個圓點處:安徽銅陵、江西銅嶺、湖北銅綠山。

“古時,銅料正是從這條江南產銅帶源源不斷地運往中原,為我國青銅器制造的輝煌歷史奠定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下,三地中唯有銅陵仍是國家的銅工業中心。可以說,銅的採冶鑄,在銅陵3000多年來未曾斷代過。”韋一笑著說。

而銅陵悠久的銅文化歷史,也由展館內一件件流傳千百年的器物在無聲講述著:饕餮紋爵、饕餮紋斝、青銅龍柄盉、鳥鈕蓋盉……

忽而,一組頗有年代感的郵票令採訪團一行駐足,這是1973年由國家郵政局發行的我國第一組以出土文物為主題的郵票。

“這組郵票的主角——12件文物,代表了1949年至1973年內我國考古發現中最具歷史價值、研究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的一批文物。我們館藏的這件器物正是位列其中。”順著韋一的介紹,大家仔細打量著鳥鈕蓋盉從兩千年前穿越而來的模樣:隻見,精巧可人的鳥形鈕端立在蓋子正中,兩耳外側呈獸面形狀,在盉的周身還有蟬紋環繞,極具越文化特色。

面對這件春秋戰國時期標志性的調酒器、溫酒器,採訪團成員不自覺地圍攏上前,將它清秀精巧的器型定格在相機裡。

從進入展館開始,加拿大華發網香港繁體版主編朱梅仙的震撼便不曾停過。她或是在千年銅鏡前端詳著鏡面中的自己,或是用鏡頭認真記錄著講解員對展陳的生動解讀,抑或是輕輕觸擊電子屏幕,探尋著每一件青銅器物背后的獨特故事……

“博物館內,場景再現、文物佐証、圖文解說等多元化的展陳方式,不僅形象生動地彰顯了銅陵在中國青銅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也美輪美奐地展示了銅文化的巨大魅力。”走出博物館后,朱梅仙仍有些意猶未盡。

博物館的參觀,讓人們沉浸在銅陵厚重的文化底蘊中,而在永泉小鎮、犁橋水鎮的探訪,則將大家的思緒拉回到小橋流水、古朴風雅的休閑氛圍裡。

永泉小鎮副總經理尹志平邊介紹邊回頭看著僅有數人跟上的參觀隊伍,笑著調侃說,“還好有幾個忠實粉絲還跟著。”

原來,採訪團中的大多數團員,早已沉醉在層林盡染的秋色中,按捺不住地駐足拍攝。

就這般邊走邊拍近1小時,一行人才剛剛走到永泉小鎮憶江南景區的門口。“在小鎮換上一袋銅錢,可以去欣賞景區的12景,可以去泡溫泉,還可以品嘗我們這裡最地道的家鄉味。”尹志平笑著介紹,永泉小鎮從打造至今已有20年,模式愈發成熟,從農作物的耕種到家禽的飼養再到菜肴的制作,都是由小鎮工作人員來打理。這樣既能對食品進行嚴格把關,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村民就業增收。

作為本地人的尹志平,已在小鎮工作了15年。“如今,像我這樣的員工,本村共有500多人。我們不僅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還有不少游客羨慕我們住在景區裡,生活像度假。”尹志平笑著說。

夜晚漫步在翹角飛檐的犁橋水鎮內,一直以來關注文化創意產業的馬來西亞海內外傳媒集團主席續炳義同樣感慨良多:“這裡的文化創意氣氛濃郁,經過文創人員的精心設計布局,能帶給參觀者滿滿的回憶,營造一個想象空間。”

在續炳義看來,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與當地的文化底蘊、政策支持等息息相關。“這裡一步一景、處處是經典,相信未來能吸引更多游客感受這裡的魅力,銅陵未來可期。”

“此行的深度採訪,讓身為海外華文媒體記者的我們,對美好安徽有了更直觀更切實的體驗。”朱梅仙說。

一路上,海外華文媒體記者每日回到酒店后都在“加班”寫稿,深夜的微信群裡,常會彈出一條條新鮮出爐的新聞鏈接。“我們會努力傳播安徽好聲音、展示安徽好形象、講好安徽好故事,讓更多的海外華僑華人和外國友人了解到安徽的文化歷史和迷人魅力。”朱梅仙說。

(責編:劉瓊、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