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47份資料剪報贈送僑博館
傳承史學泰斗陳垣的“信”與“義”(僑界關注)
本報記者 徐令緣文/圖
2023年11月22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北師大校園內的陳垣校長像。

掃碼觀看視頻

在華僑歷史博物館的收藏館裡,靜靜躺著一摞剪報,不少已泛黃殘破,承載著厚重的時光印記。其中一頁1946年11月27日的《讀書周刊》,頭版頭條刊登了《書通鑒外紀溫公序后》,作者是被譽為“國寶”的史學泰斗、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的陳垣。時隔七十余載,經過后人精心整理,這批承載著歷史記憶的文獻重新被“喚醒”,來到僑博館,成為博物館重現歷史記憶的一個篇章。在僑博館舉行的“在首都遇見僑鄉·廣東江門主題月活動”中,陳垣所傳承的“信”與“義”再現光彩。

小小剪報 記錄歷史

秋冬之交,北京的天空高遠起來,北京師范大學的銀杏葉子也落了。滿地金黃之上,一座銅像立在樓群之中,靜靜守望著這個京師文史重鎮。銅像腳下,是啟功題字“陳垣校長像”。時至今日,北師大的學生提起陳垣時,還會親切地稱一聲“陳校長”,仿佛這位一生精誠治學、著力興教的歷史人物仍然“活在今日”。

這位“國寶”級史學大師的誕生,是家鄉孕育與首都培養共同作用的結果。陳垣生於1880年,從小在廣州私塾讀書,13歲時,一本張之洞的《書目答問》為他指明了自主讀書的門路。跟隨此書指引,陳垣廣泛涉獵,自認“讀書之基樹於此也”。1913年,陳垣從僑鄉江門一路向北來到北京,最終駐足在京師學堂之中。恰逢承德文津閣《四庫全書》移貯京師圖書館,他於是如飢似渴地閱讀學習起來。陳垣帶領助手,花費整整3個月,按函、按冊、按頁對這部36277冊、2291100頁的大叢書進行徹底清點,梳理了中國古典文獻之脈絡。在故鄉與首都的學習歷程,沉澱為陳垣歷史研究的深厚底蘊。他的第一篇史學論文《元也裡可溫考》一經問世便在史學界引發廣泛反響。此后他更是佳作頻出,歷久不衰。

北京是陳垣的第二故鄉。陳垣人生的后半程,在西城區興華胡同13號的四合院內度過。院落兩扇斑駁的木門上各刻一列文字:“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正屋高懸一塊牌匾,上書“勵耘書屋”。從沉醉於《書目答問》的故鄉少年到滿腹經綸的廣博學者,陳垣尋根問底的求知欲化為充滿思辨的史學考証,與他家門傳承的“信義”風骨,長久留在了這座故居。

近日,僑鄉江門與華僑歷史博物館共同舉辦“在首都遇見僑鄉·廣東江門主題月活動”。活動現場,陳垣后人陳智超、陳雪鬆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47份陳垣相關資料剪報,作為這位僑鄉名人的歷史成就紀念。

潛心研究 源於熱愛

“我祖父的祖父曾做柑皮生意,開辦了一家名為‘陳信義’的藥材商行。店門前挂了一副對聯,寫著‘信人所任,義事之宜’,以彰顯店鋪老幼不欺的誠信。”陳垣之孫陳智超,如今已近90高齡。他追憶往事,從家門之興講起陳氏“信義”的傳承。

“我少時身體不算強健,因此常得祖父關懷。雖然身居兩地,祖父仍來書信詢問:‘智超身體如何?停一年不讀書,縱其自習,亦一樣有益。’”陳智超談道,這令他倍感溫暖。祖父不僅惦念他的身體狀態,更關心他的人格與事業發展。“‘信人所任,義事之宜’的信念,深刻體現在祖父的為人治學之中。”

“為人即是治學,二者密不可分。”陳智超認為,無論為人治學,陳垣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嚴謹認真。1961年,中國佛教協會要借佛牙舍利到幾個信奉佛教的國家展出。為了保障展覽信息科學准確,已80高齡的陳垣率領團隊考據資料。適逢三伏天,陳垣不顧酷暑,指導學生查閱《歷代三寶記》《宋高僧傳》等大量文獻,還親自去書庫翻找。房間裡太熱,陳垣就把桌子搬到庭院廊下,但仍然汗如雨下,浸透他的夏布背心。后來這項研究成果《佛牙故事》發表在《人民日報》1961年7月20日第7版上,與佛牙出國行動形成良好配合。

“祖父的嚴謹認真還體現在他的文獻搜集理念上,他講究‘竭澤而漁’,意思是在文獻收集整理中,必須有窮盡所有相關材料的毅力與決心。他認為,這樣的研究,才是負責的歷史研究,才是追尋真相的歷史研究,才是可‘信’的歷史研究。”陳智超說。

在陳智超家收藏的陳垣文物中,有一份珍貴的稿費捐贈書,上書“茲謹將積存稿費肆萬元獻給黨”,時間為1970年。此份捐贈書為陳垣親筆所書,正如陳垣的學生、國學大師啟功所言“一筆似米芾又似董其昌的小行書,永遠勻稱,從不潦草”。如陳垣生前所願,在他故去后,后人將藏書36237冊、期刊4795冊、一般文物字畫1149件獻給國家,由北師大圖書館收藏。

啟功曾說:“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和靈魂,更是各兄弟民族團結融合的重要紐帶,也是陳老師學術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中心。”中國幾千年來各地方各民族從矛盾到交融,最后團結成為一體,構成偉大的中華民族及燦爛文化。在學術領域論証這一思想的,正是陳垣精心且得意的著作之一《元西域人華化考》。“祖父的歷史研究,源於他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深深熱愛。”陳智超說。

信是治學必信,義是一片丹誠。從“陳信義”到陳垣,這份精神仍在延續。

精神風范 代代相傳

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張其凡教授曾講過:“新會陳氏,雖以醫藥起家,一門三世治史,俱有佳績,殊為不易,誠屬佳話。”家學淵源,三代相承,在20世紀學術史上頗為引人注目。史學泰斗陳垣之后,其子陳樂素深耕宋史,其孫陳智超主攻宋明史,且為梳理祖父的學術遺產貢獻尤甚。

“‘陳信義’這個牌子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我們想傳承這個老字號品牌,也是對家族精神的傳承。”陳雪鬆是陳垣的曾孫,陳智超的兒子,如今是一位成功的商業人士。“我們必須承認,有陳家藥行打下的殷實基礎,才有一代國學名家少年時的讀書條件。”陳雪鬆所言,正是“以商養文”的理念,該理念帶動許多華僑經商歸國資助文化教育之舉。“我們不會干涉孩子的職業,但會培養他們對中華歷史文化的興趣。”陳雪鬆說,“把家學整理好,也是把中華歷史文化傳承好。”

從廣東走向廣闊世界,陳垣常念故鄉。陳智超回憶道:“他思念故鄉的燒鵝、土鯪魚,憂心家鄉的災害,也對廣東學者多有提攜。”陳垣的精神,是家鄉精神的一部分。廣東省江門市委宣傳部文化科科長陳科明說:“陳垣先生是江門人民的一面精神旗幟。他追求真理、熱愛祖國、創新學術、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范,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在陳垣大師治學精神的感召下,江門與北師大結下深厚友誼,攜手保護陳垣故居,建設陳垣勵耘書屋、打造24小時免費開放的陳垣圖書館、推廣‘陳垣杯’讀書活動,讓尊師重教、崇文尚學理念深入人心。”

(責編:韓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