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各地市僑聯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
中 山
9月8日上午,30多名村(社區)僑聯工作者、歸僑僑眷和港澳鄉親代表來到中山市南朗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內,參加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學習宣講會。
中山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四級調研員潘小璐與與會人員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開幕會的盛況,傳達學習了李希同志代表黨中央發表題為《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凝聚起僑界團結奮斗的磅礡力量》的致詞、萬立駿同志代表中國僑聯第十屆委員會作的《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團結凝聚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的工作報告,通報了在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上,中山僑界獲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等情況。
潘小璐表示,在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上,黨中央對僑聯組織、僑聯干部、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寄托了四個“更大”的殷殷囑托,要把黨中央對僑聯組織、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重視關愛和殷殷期待,轉化為埋頭苦干、開拓進取的實際行動,將“僑胞之家”建設成可信賴的團結之家、奮斗之家、溫暖之家,團結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貢獻僑界力量。
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代表、中山市僑聯第十五屆委員會委員、中山市南朗街道黨政綜合辦公室主任吳燕雅分享了參加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的心得感受,她表示,作為一名基層僑聯工作者,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貼心人實干家的要求,把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落到實處,加強思想引領,凝聚僑心僑力,畫好僑界團結最大同心圓,錘煉做好僑界群眾工作的本領,在新時代“僑”的文章中找准定位,奮發作為,開創工作新局面。吳燕雅對南朗街道僑聯貫徹落實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作了具體部署。南朗街道僑聯將切實發揮僑力僑智作用,進一步打好南朗“僑”牌,發揮南朗“僑”溫度,在南朗高質量發展進程中踐行僑界責任,體現僑界擔當,貢獻僑界力量。
會上,村(社區)僑聯工作者、歸僑僑眷和港澳鄉親代表交流了學習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的心得體會。
南朗街道欖邊村村委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林金成表示,村級僑聯將認真學習領會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堅持“以僑為本,為僑服務”的宗旨,逐漸完善村級僑聯平台和僑情普查信息檔案,推進編修本村族譜的工作,為海外僑胞提供更便利的尋親渠道,以實際行動愛僑、護僑、暖僑,切實提升歸僑僑眷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江 門
9月11日下午,江門市僑聯組織僑界傳達學習貫徹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江門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林春暉出席會議並講話。江門市第十一次全國僑代會的代表、海外僑胞代表、各縣(市、區)僑聯主要負責同志、江門僑青會和市留聯會代表,以及市僑聯全體干部職工參加。會議由江門市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余澤權主持。
會議重溫了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現場盛況,重點傳達學習了李希同志代表黨中央在大會上的致詞、萬立駿同志代表中國僑聯第十屆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章程》修改情況、萬立駿同志在中國僑聯第十一屆一次常委會議上的講話和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閉幕詞等主要精神。
會議指出,第十一次全國僑代會是新時代新征程召開的一次僑界盛會,是一次凝聚僑心、匯聚僑力、砥礪奮進的大會。這次大會規格高、規模大,組織嚴密、井然有序,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和寄予厚望,充分體現了中國僑聯和各級僑聯組織在新時代新征程不負期望、勇於擔當、守正創新的信心決心,對於僑聯組織更好履行職責使命,更加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引領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會議要求,貫徹落實全國僑代會精神要與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一體推進,深入實施“港澳融合”“僑都賦能”工程,著力做好文化引僑、平台聯僑、政策惠僑、經濟聚僑,推動新時代江門市僑聯事業高質量發展。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僑界思想政治引領。以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制作推出僑聯宣傳思想引導產品,開展“僑心向黨”“僑講堂”等活動,畫好僑界最大同心圓。強化對華僑文化保護研究,挖掘、整理與保護僑批、銀信、碉樓等僑鄉歷史文化資源,舉辦“僑心永向黨 共繪同心圓——江門市歸國華僑文物文獻史料特展”。二要聚焦主責主業,做強做優做大“僑”品牌。打造“僑連五洲·情系僑都”“僑創五邑·贏在僑都”“僑愛五邑·情滿僑都”品牌,開展“送溫暖解僑困”活動,用好華僑事業費,扎實做好貧困歸僑扶貧救濟。推動“南粵僑創基地”建設,實施以僑引才行動,推動更多優質項目和僑界高層次人才落戶江門。三要加強交流融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僑聯群眾性、民間性、涉外性、統戰性的特點,深化拓展線上線下“雙僑路”,多領域、多渠道、多層次開展民間對外友好交流。舉辦“海外僑胞走進僑都”“中國尋根之旅·風韻南粵”“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夏(冬)令營和“追夢中華”等活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四要強化隊伍建設,提升為僑服務水平。發揮“法+僑”“檢+僑”“司+僑”“稅+僑”等作用,構建惠僑助僑服務體系,更加有效發揮僑聯橋梁紐帶作用。持續深化僑聯改革,全面推進“僑胞之家”規范化建設,積極探索“網上僑聯”新方式、新載體。健全完善全市僑聯工作上下聯動機制,持續加強和改進僑情專報、涉僑輿情收集等工作,不斷提升僑聯系統整體效能。五要加大宣傳力度,迅速掀起學習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的熱潮。學習宣傳貫徹第十一次全國僑代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各級僑聯組織的重要政治任務。要迅速在全市僑界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反復研讀中國僑聯工作報告和《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章程》,反復學習領會大會各項部署要求,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凝聚起僑界團結奮斗的磅礡力量。充分發揮江門市僑聯機關示范帶學領學作用,為帶動全市僑聯系統和僑界群眾學習貫徹落實大會精神作出表率,推動第十一次全國僑代會精神進社區、進僑企、進“僑胞之家”。
會上,江門市出席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代表馮玉寶、陳達旋等聚焦學習宣傳貫徹大會精神,發表了參會體會,介紹了下一步工作計劃,並表示將把會議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僑的力量。
第十一次全國僑代會代表、江門市交通運輸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馮玉寶:
在北京參會期間,我感悟最深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僑務工作者帶著深深的愛國情懷,在不同崗位上全心全意做好權益保障、涉僑信訪、社會保障、困難救助等工作,切切實實為僑胞排憂解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認真貫徹落實好本次大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擔當,充分發揮作為歸僑代表的獨特優勢,為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搭建橋梁、做好服務。
第十一次全國僑代會代表、台山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陳達旋:
本次大會規格之高,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僑聯工作的重視,聆聽中央領導同志代表黨中央的致詞,我倍受鼓舞並深感責任重大。萬立駿同志所作的工作報告,總結了僑聯真抓實干、開拓創新的五年,描繪了今后五年的宏偉藍圖。作為一名基層僑聯工作者,有幸被評為“全國僑聯系統先進個人”,我將珍惜這份榮譽,牢記初心使命,不斷提升為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當好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貼心人、實干家。
肇 慶
9月7日,肇慶市僑聯召開黨組會議和全體干部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肇慶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陳彩霞主持會議,並傳達學習了李希同志代表黨中央在大會上的致詞、萬立駿同志代表中國僑聯第十屆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章程》修改情況、萬立駿同志在中國僑聯十一屆一次常委會議上的講話和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閉幕詞等主要精神。
會議強調,第十一次全國僑代會是新時代新征程召開的一次僑界盛會,是一次凝聚僑心,匯聚僑力,砥礪奮進的大會。這次大會規格高,規模大,組織嚴密、井然有序,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第十一次全國僑代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肇慶市各級僑聯組織的重要政治任務。要積極謀劃、認真組織、努力宣傳,引導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聽黨話,跟黨走,積極投身肇慶建設,共享發展機遇,凝聚起推進肇慶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合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僑界力量。
一、抓好學習貫徹,凝聚僑界思想共識。
僑代會閉幕后,肇慶市委分管領導第一時間聽取專題匯報,就做好學習宣傳貫徹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肇慶市僑聯按照指示,第一時間召開黨組會議和全體干部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大會精神,向各縣(區)僑聯轉發中國僑聯印發的大會精神傳達提綱,要求及時把大會精神傳達到各個基層僑聯組織、每個僑聯干部,盡快在全市興起學習宣傳貫徹大會精神熱潮,准確把握黨中央對僑聯工作的新要求、全國僑代會確定的各項新任務、僑聯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挑戰,努力開創僑聯工作新局面。
二、凝聚僑心僑力,服務肇慶高質量發展。
各級僑聯組織緊緊圍繞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提出的目標規劃和工作要點,結合本地實際,突出“以僑為橋,以僑引僑”,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完善僑界鄉賢人才信息數據庫,發動僑界鄉賢人才參與“南粵僑創基地”發展。堅持為僑企服務“三個一”機制,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發揮僑優勢助力招商引資引智,利用好第四屆“世廣會”等重大活動契機,吸引更多的優質僑資企業落戶肇慶。
三、拓展聯誼渠道,擴大僑聯朋友圈。
堅持“國內海外並重、老僑新僑並重”和“積極拓展海外工作、積極拓展新僑工作”,不斷創新開展海外聯絡聯誼工作的途徑和方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加強與海外僑胞、僑社和重點人士的聯系,鞏固既有海外僑務資源,積極拓展新僑源。積極發揮僑青聯、海歸協會等僑聯團體的作用,創新聯誼模式,組織新僑喜聞樂見的聯誼交流活動,凝聚新僑,涵養資源。
四、用好平台載體,大力弘揚中華文化。
努力夯實“僑刊、僑網、僑微”三大平台,以僑刊、僑聯網站、僑聯微信公眾號為宣傳平台,講好肇慶故事,強化僑胞對家鄉的文化記憶和認同,提升僑聯組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發揮好肇慶硯洲島、高要回龍鎮“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僑文化活動、打造肇慶市僑界對外宣傳重要窗口和靚麗名片。
五、夯實工作基礎,提升為僑服務水平。
堅持“黨建帶僑建”,強化基層僑聯組織建設,推動“僑胞之家”建設實現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持續開展“僑愛心·健康行”“僑愛心·光明行”“僑愛心·法律行”等惠僑暖僑品牌活動,不斷增強廣大僑界群眾的幸福感和歸屬感。加強僑聯干部隊伍建設,打造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精湛,知僑、懂僑、愛僑、為僑的僑聯干部隊伍,認真履行工作職能,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為實現肇慶“兩個定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僑界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廣東省僑聯宣傳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