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在奧克蘭,黃巧玲建立點茶驛站——
“讓更多人看到中國點茶之美”(僑界關注)
本報記者 楊 寧
2023年08月11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五月二十七日,黃巧玲在奧克蘭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動中展示宋代點茶。

受訪者供圖

“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澹月。”宋代點茶位於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列,流傳千年,是中國茶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新西蘭,黃巧玲加入宋代點茶的傳承隊伍,建立點茶驛站、傳播點茶文化,將中國點茶之美傳揚海外。

結緣茶道,傳承文化

黃巧玲祖籍廣東,飲茶是她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移居新西蘭后,她偶然了解到宋代點茶網絡課招生信息,馬上報了名,加入宋代點茶傳承班的線上學習。

在新西蘭,不容易找到點茶工具。黃巧玲說:“為了不耽誤課程進度,我隻能先用抹茶茶粉和茶具作為替代。”

初學時,沿襲古法的點茶練習讓黃巧玲頭疼不已。炙茶、碎茶、碾茶、羅茶、入盞……每一道工序都是對耐力的極大考驗。茶粉調膏、擊拂技巧、注水手法的練習,對氣息控制、感悟能力和個人毅力等方面有極高要求。

為掌握點茶技藝,做到茶湯純白、沫餑“咬盞經久不散”,黃巧玲勤學苦練。她說:“學習點茶是一個復雜又枯燥的過程。茶粉要精確到零點幾克,每個動作都需要重復練習數月,每次練習完都感到手酸無力。是對中國茶文化的熱愛,支撐著我堅持了下來。”

3年后,她的點茶技藝和實踐達到非遺傳承人宋聯可撰寫的《宋代點茶傳承體系》標准。黃巧玲成為宋聯可的入門弟子,加入了江蘇省鎮江市宋代點茶傳承團隊,成為一名宋代點茶技藝海外傳承者。

“師父希望我將點茶文化帶到海外。”黃巧玲說。宋代點茶傳承團隊的使命是“讓點茶成為令世界尊敬的中華茶道”,這啟發她探索在海外傳承中華文化的更多可能。“我計劃將來到加拿大生活。如今身在新西蘭,我希望將自身所學傳遞給年輕僑胞,讓宋代點茶文化在新西蘭得到傳承。”

參加新西蘭一個中國傳統文化體驗中心的交流活動時,黃巧玲遇到了自己的學生——痴迷於傳統文化的胡若鋆。

“老師展示了宋代點茶的工具和步驟,我立即被這種特別的茶文化吸引了。”胡若鋆回憶,宋代點茶激發了她的學習熱情。刻苦練習后,胡若鋆正式拜黃巧玲為師,也加入了傳承者的隊伍。

展示茶道,受到喜愛

2020年,黃巧玲在新西蘭籌建了宋代點茶奧克蘭驛站,胡若鋆協助管理。她們深入新西蘭各個社區、學校展示點茶。精致的茶台、獨特的茶藝吸引了一大批海外僑胞和外國友人。

“這個茶具叫什麼名字?”“茶具很漂亮,在哪裡可以買到?”每當點茶結束,觀眾都會饒有興趣地圍著點茶台提出各種問題。胡若鋆說:“遇到特別感興趣的觀眾,我們會邀請對方親身體驗點茶。我總會聽到‘原來點茶這麼難’的感嘆,但他們那股認真勁讓我感受到大家的由衷喜愛。”

一次活動中,一位新西蘭老先生在點茶環節結束時才風塵仆仆地趕到。黃巧玲回憶:“老先生聽聞有中國宋代點茶展示活動,特意遠道而來,希望能觀賞、品鑒。於是,我重新布置茶座,為他點了一盞茶。他品嘗后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表示不枉來這一趟。”

今年,胡若鋆接到了中國駐新西蘭使館舉辦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動任務——表演宋代點茶。時間緊迫、演出經驗不足讓她壓力不小。她說:“擔心在台上出錯,我找老師補了課,又熬夜整理出點茶的文言文資料,翻譯為白話文后,再譯為英文,希望能從容應對現場觀眾的提問。”

當天表演結束后,嘉賓上前品茶,紛紛稱贊胡若鋆展現的風雅與茶藝。“直到那時,我懸著的心才算放下了。”深感榮幸與自豪的胡若鋆更加堅定了傳播點茶文化的決心。

每逢當地學校假期,黃巧玲與胡若鋆都會前往各個學校,開辦點茶體驗課。 “有些外國學生對點茶很感興趣。每次體驗課后,總有不少學生表示想要深入學習點茶技藝。看到點茶那麼受歡迎,我打心眼裡高興。”黃巧玲說。

守住根脈,改良創新

“曾有觀眾好奇地問我,點茶是不是日本的。我解釋說,這是中國宋代點茶,並向他介紹了中國點茶與日本抹茶的關系和區別。”黃巧玲說,“近年來,隨著多部中國古裝電視劇熱播,宋代點茶被更多中國觀眾所熟知。但在海外,宋代點茶的知名度還不高。宋代點茶文化底蘊深厚,我們有責任在海外將其發揚光大。”

每次展示點茶,從服飾妝發、茶座布置到點茶步驟,黃巧玲與胡若鋆都會努力仿古,並穿插講解宋代點茶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希望現場觀眾能多感受點茶的魅力。

對於胡若鋆而言,點茶帶來的文化歸屬感,是她堅持學習和傳播點茶文化的重要動力。“在海外生活,我常常懷念家鄉的文化氛圍。老師帶我進入了宋代點茶的世界。茶台前幾小時的靜坐,能讓我在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對話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歸屬感。”她說。

如何拉近海外民眾與宋代點茶的距離,是黃巧玲與胡若鋆格外關注的問題。“談到咖啡拉花,很多人都熟悉。但鮮有人知的是,千年前的中國宋代,點茶中的茶百戲就已將在飲品上作畫這件事做到了極致。”黃巧玲說。

“注湯幻茶成詩成畫。”僅用茶、水二物便能在茶湯中顯示文字和圖像,外國觀眾總忍不住稱奇,師徒二人也不斷創新。除了寫漢字、畫山水的傳統茶百戲外,她們將毛利文、英文、當地符號等新西蘭元素融入茶百戲,拉近與外國觀眾的距離。

考慮到茶湯口感並不適合所有人,黃巧玲與胡若鋆便努力創新口味。黃巧玲介紹:“擊拂打出的茶沫類似於當今茶飲中流行的‘奶蓋’。我們正嘗試與咖啡師合作,將點茶‘奶蓋’與咖啡結合起來,讓大眾更易接受。”

為進一步提升點茶文化知名度,她們還加入新媒體賽道,開通了小紅書賬號,上傳點茶活動的圖片和視頻。胡若鋆說:“我們希望通過社交平台,傳播點茶文化,讓更多人看到中國點茶之美。”

(責編:韓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