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中烏姆巴萊工業園董事長張志剛——
“搭上‘一帶一路’快車,我們干勁十足”(這十年,“一帶一路”上的僑力量②)
本報記者 李嘉寶
2023年08月09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姆巴萊工業園一瞥。

受訪者供圖

掃碼觀看視頻

清晨,烏干達姆巴萊市,中烏姆巴萊工業園又開始熱鬧起來。從四面八方趕來上班的工人三五成群,穿過氣派的園區大門,走進各個工廠。他們步履輕快,臉上洋溢著朝氣和笑容。“充滿希望的非洲大陸!”社交平台上,姆巴萊工業園董事長張志剛分享了這一幕。

中烏姆巴萊工業園距離烏干達首都坎帕拉220公裡,於2018年3月啟動。“‘一帶一路’倡議為中非合作插上翅膀,姆巴萊工業園是中烏共建‘一帶一路’結出的果實。”張志剛說。

“工業園要堅持‘本土化’發展之路”

2013年金秋,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遠在非洲的張志剛對這個新理念充滿興趣。彼時,作為烏干達天唐集團董事長,他已經在東非地區打拼了14年。從坦桑尼亞到烏干達,從做箱包貿易到建工業園區,張志剛步履不停。他建在坎帕拉郊區的天唐工業園當時已初具規模。

“‘一帶一路’倡議讓我感受到中國推動更大規模、更高層次國際合作的決心和誠意。”張志剛說,“將‘共享和平、共同發展’的願景落到實處,對天唐工業園而言,就是要真正造福非洲人民。”

抱著這樣的想法,在選擇產業時,張志剛重點圍繞民生改善做文章。考慮到當時烏干達鋼鐵價格高、民眾蓋房壓力大,他從家鄉唐山帶來技術、人才和設備,建起鋼鐵廠。看到一些貧困民眾因床墊太貴而不得不睡在草上,他又建起海綿工廠,專門生產床墊等家具。漸漸地,這座“中國工業園”在當地立起好口碑。

2014年7月14日,天唐工業園迎來一位貴客——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在近400畝的園區內,穆塞韋尼邊走邊看,不時向張志剛詢問情況,原定半小時的視察最終延長至近3小時。“穆塞韋尼總統說,要保護中國投資商在烏的利益。他們從遙遠的中國來,是來開工廠、解決就業的,是增加稅收、增加產品附加值的。”張志剛回憶。

“‘一帶一路’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給了我很大啟發。”張志剛說,“工業園要堅持‘本土化’發展之路,採購在烏干達,投資在烏干達,助力烏干達發展,才能真正在這片土地站住腳、扎下根。”

更大的機遇來了。2016年,在中烏兩國政府支持下,天唐集團開始籌建中烏姆巴萊工業園,這是烏干達政府批准的首批國家級工業園之一。2018年3月,姆巴萊工業園舉行奠基儀式,穆塞韋尼總統出席並發表致辭,呼吁烏各界向中國投資者提供支持。當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中烏兩國正式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

這幾年,隨著一排排新廠房建起、一家家新工廠投產、一批批當地工人到來,姆巴萊工業園一天一個樣,張志剛風風火火忙個不停。“搭上‘一帶一路’快車,我們干勁十足。”他興奮地說。

“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家看到了‘非洲機遇’”

最近,姆巴萊工業園正准備上馬兩個新項目——牛仔褲廠和造紙廠。建車間、談合作、跑原料,張志剛的工作日程滿滿當當。

“這兩家工廠也將堅持‘本土化’。”張志剛說,“牛仔褲廠會直接從本地棉農手中購買棉花進行加工,造紙廠則會回收被當地人視為廢料的天然秸稈作為原料,產品制成后再通過內貿或外貿渠道銷售。這種取材於當地、生產在當地的模式可謂一舉三得:一是能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他們的生產積極性﹔二是能延長產業鏈,助推當地工業化進程﹔三是能為烏干達國內及地區貿易注入更多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兩家新工廠的投資者,是來自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的中國企業。“隨著中非共建‘一帶一路’深入發展,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家看到了‘非洲機遇’,在非洲多國進行產業布局。作為烏干達國家級工業園,姆巴萊成為備受投資者矚目的平台。”張志剛說。

目前,姆巴萊工業園為所有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助企業在注冊、商檢、簽証、海關、稅務、物流、融資等各個環節少走彎路。同時,入駐企業享受烏干達政府推出的10年免征所得稅政策。這幾年,穆塞韋尼總統多次考察姆巴萊工業園,當地政府還安排專人晝夜巡邏,保護園區安全,給入駐企業吃下“定心丸”。

令張志剛欣喜的是,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非基礎設施合作蓬勃開展,姆巴萊工業園享受到諸多紅利。近年來,隨著中企承建的伊辛巴水電站、卡魯馬水電站相繼投入使用,當地供電更加穩定,一度影響企業生產的“缺電”困境得到大大緩解。

此外,由中企承建並參與運營的肯尼亞蒙內鐵路,成為姆巴萊工業園物流運輸的“黃金通道”。“姆巴萊區位優勢顯著。”張志剛說,烏干達90%的貨物進出口依賴肯尼亞蒙巴薩港。姆巴萊位於烏東部邊境,臨近肯尼亞,是烏干達通往出海口的交通樞紐城市。蒙內鐵路是東非交通大動脈,讓姆巴萊工業園直接受益。

如今,姆巴萊工業園人氣越來越高,已吸引70多家企業入駐,面積擴展至約3.3平方公裡,產業覆蓋冶金建材、機械制造、服裝紡織、家用電器、電力設備等領域。

“從單打獨斗的一家企業,到共建‘一帶一路’中的一員,我們獲得了更多的機遇,也有了更大的勇氣和信心。”在張志剛看來,當前許多非洲國家正加速推進工業化,中非產能合作潛力巨大,姆巴萊工業園有望吸引更多中國企業前來投資。

“為推動中烏友好、促進民心相通盡一份力”

一身筆挺西服,面帶微笑,與當地政府官員侃侃而談,就園區相關事項開展磋商——在姆巴萊工業園從事公關工作的烏干達小伙易卜拉,如今已令人刮目相看。從洗菜工到管理層,他在短短幾年間成長起來。隨著業務能力不斷提高,易卜拉多次晉升,薪水也一漲再漲,家裡已經蓋起了新樓房。

“易卜拉聰明、熱情、口才好,我們希望人盡其才。”張志剛對這位“明星員工”印象深刻,“我們注重員工的屬地化管理,致力於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希望姆巴萊工業園真正在烏干達落地生根。”

對易卜拉和他的烏干達同事來說,“一帶一路”倡議與他們的幸福感獲得感緊緊相連。曾經在工地上推沙子的邁克,跟著中國師傅學會了車床技術,現在已經開始獨立帶徒弟﹔過去四處打零工的查爾斯,在園區找到了一份銷售工作,獲得了不錯的收入和提成,已經兩次帶家人到中國旅游﹔烏干達姑娘迪賽雅在園區一家工廠上班后,工資不僅可以供兩個妹妹上學,還為家裡購買了兩塊地……“在中國工業園上班”成為當地年輕人引以為豪的事情。

2020年11月,為響應中國提出的在非洲設立“10個魯班工坊”的倡議,姆巴萊工業園成立了烏干達魯班工坊培訓學院。電器自動化技術、鉗工、工業仿真、數控加工……學院內設置多個實訓區,為非洲員工提供不同類型的職業技能培訓。越來越多烏方員工成長為技術骨干,形成一支本土人才隊伍。

“工業園內還開辦了中文小課堂,在下班時間為感興趣的非洲員工提供學習中文及了解中華文化的機會。現在,中烏員工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順暢。”張志剛說。

姆巴萊工業園周邊,變化也在悄然發生。隨著大批工人的到來,房地產開發逐漸熱起來,嶄新的道路、樓房、設施隨處可見,超市、餐廳、旅館一應俱全。附近的學校也在園區的資助下大變樣,孩子們有了更多書本、紙筆和日用品。

“為推動中烏友好、促進民心相通盡一份力,這是華商的責任與擔當。”張志剛說。

這樣的故事,正在“一帶一路”沿線多國上演。近年來,“一帶一路”東風勁吹,從東南亞到中東歐,從非洲到拉美,一批工業園區項目扎實推進,成為承接中外合作、助力當地就業的重要平台,受到所在國政府及人民的廣泛認可。正如姆巴萊市長瑪法比·贊德亞在社交平台上的發文:“讓我們一起擁抱工業園吧,它將帶來大量工作機會,引領我們的城市發展。”

(責編:韓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