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第九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八十八)
李陽:擔當使命,共筑“中國芯”
2023年07月24日10:35  來源:中國僑聯

李陽,現為廣州慧智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和首席科學家。1991年,李陽進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微波技術專業學習,先后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2003年在哈佛大學從事射頻集成電路博士后工作,2004年起在美國工業界多家企業從事射頻前端研發工作。2011年,他帶領專家團隊回國創業,創立了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現更名為“廣州慧智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回想起回國創業的經歷,李陽把這種選擇歸結為偶然和必然的結合。2008年,李陽回清華大學探望師長,看到師弟師妹們還像當年一樣申請外國芯片做研究,一個想要造出“中國芯”的想法在他腦中閃現。之后,李陽一直尋找回國創業的機會。直到2011年,廣州開發區的領導團隊到美國引進海外高端人才,李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生於這個大時代,要為國家做點事情,對行業進步有所貢獻。在開發區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李陽打造“中國芯”的種子落地廣州,生根發芽。

在創業之初,李陽作出兩個判斷:一是,未來射頻前端超過60%的市場在中國,這裡一定會產生全球頭部射頻廠商﹔二是,通信技術發展帶來的復雜性不斷增加,射頻芯片必然出現智能化趨勢。李陽預測,射頻前端將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國際廠商有20多年的積累,形成了技術優勢、人才優勢以及知識產權優勢,中國廠商要想發展起來,一定要有創新技術。

2011年,射頻芯片還是定制化方案,需要對每個具體應用場景做定制實現,其成本高、尺寸大、功能固化。李陽選擇採用創新的智能化射頻技術,軟件可重構,使用一組硬件,通過軟件調諧實現不同頻段的適配和優化。軟件定義的射頻器件一直是行業的夢想,國外多個大公司從2000年初就開始研究,但均沒實現技術突破。李陽和他的團隊提出了絕緣硅與砷化鎵結合的混合可重構架構來實現軟件定義的射頻前端,並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在系統架構、可重構電路以及性能調諧優化上不斷突破,實現了全球首個混合可重構射頻前端的產品的量產,開辟出全新的技術方向。

回想創業之初,李陽常常提到公司從幾頁PPT的概念開始,最初的十來人小團隊從概念到設計,到原型驗証,最終到產品化,熬過了一次次技術突破失敗的洗禮,終於在3年后發布了全球首個混合可重構射頻技術產品。2018年,李陽獲得SOI國際產業聯盟“SOI產業貢獻獎”,2021年獲得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9年底,慧智微電子推出了5G新頻段高集成射頻前端模組芯片,覆蓋n77/n78/n79頻段,能做到與國際大廠同時同質推出產品,並因此獲得了第15屆“中國芯”年度重大創新突破產品獎。該產品成功應用於三星、OPPO等國際一線廠商手機中,“中國芯”在廣州得以實現。

2021年,慧智微首次入選了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李陽在公司主題年會上展望未來:他認為在未來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裡,作為基礎支撐的射頻連接也必然是智能化的,“化繁為簡”、“與時俱進”是行業大方向。

李陽帶領的慧智微電子還在繼續爬坡前行,持續深耕研發,推動軟件定義射頻技術的發展,和眾多同行一起不斷拓展射頻行業認知和能力的邊界,為智慧互聯的世界提供基礎“中國芯”。

(責編:付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