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九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八十二)
蘭玉彬:農機初心未改,矢志奉獻三農
2023年07月14日10:32  來源:中國僑聯

蘭玉彬,國際農業航空應用技術領域著名專家,現任華南農業大學電子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院長。2014年回國后受聘華南農業大學。近十年來,他致力於推動中國農業航空技術的研究、應用與國內外學術交流,針對我國農藥過量施用、污染環境並危及食品安全的問題,響應國家農藥減施的戰略要求,不遺余力在國內宣傳推廣農業航空植保技術,推動國內產學研合作及該技術的深入研究,對國內植保無人機的深入研究和應用推廣作出了突出貢獻。

推動國內外學術交流

歸國前,蘭玉彬擔任國內十多個高校和研究所院的客座教授,開展農業航空技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傳授農業航空技術。通過他的聯系,歸國前其所在的美國農業部農業航空研究團隊已先后接納了國內教學科研單位的數百名學者及學生的訪問及進修,目前國內從事農業航空研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骨干和中堅力量大部分都有在其工作的團隊進修和訪問的經歷。自2008年起,蘭玉彬已在美國、中國連續舉辦了9屆“精准農業航空國際學術會議”,該會議現已成為國內農業航空領域最為知名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論壇。此外,蘭玉彬還協助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等組織,籌辦航空施藥國際學術研討會5次。目前,國內農業航空領域的國際學術會議都由蘭玉彬組織或參與。歸國后,作為主要推動者,他在聯合國內相關單位成立了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航空分會、國家航空植保科技創新聯盟,並擔任常務副主委和副理事長,對國內各農業航空產學研單位的技術交流、聯合攻關等起到了組織、凝聚和牽線搭橋的作用。

引領農業航空技術發展

2010年,蘭玉彬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精准農業航空”的思想和技術路線,倡導開展基於航空遙感農情分析的“精准施藥”技術。歸國后,他大力宣傳並踐行“精准施藥”理念,通過主持的國家項目來引導企業和研究院所的研發方向以實現“農藥減施”,引領了國內農業航空技術的發展方向,對國內植保無人機的自動化、智能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14年歸國后,蘭玉彬曾先后向科技部、農業部等部門提交“開展農業航空關鍵技術創新研究”等多個立項建議,對推動航空施藥技術列入國家“兩減”專項起到了積極作用。2016年,蘭玉彬組織國內39家產學研單位申報並獲批主持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地面與航空高工效施藥技術及智能化裝備”,研究經費達9600萬元,該項目推動了國內植保無人機裝備與技術的全面研發。2018年和2019年,蘭玉彬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作為標杆項目連續兩年在河南安陽向農業部管理部門進行了“農業航空”成果現場匯報,展示了項目裝備與技術的豐碩成果,農民日報對此進行了題為“農業航空植保向按需施藥、精准噴洒升級”的專題報道(2018.7.22,06版)。

推廣植保無人機技術的應用

自2012年起,蘭玉彬已在國內各高校、學術年會等重要學術論壇做農業航空報告80余場。歸國后與廣州極飛科技有限公司、安陽全豐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深圳高科新農技術有限公司、美國陶氏杜邦等數十家國內外農業航空知名企業和農藥企業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開展航空植保技術研究,並在國內20個省進行了航空施藥聯合試驗示范70余次。2016與2018年,他兩次受農業農村部委托,在全國開展了植保無人機購置補貼的可行性調研和6個省市試點工作評估,並對國家出台植保無人機的扶持政策進行建言獻策,推動了扶持政策的出台。這些工作對植保無人機在國內的應用推廣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助力農業航空研究平台建設

2015年,蘭玉彬申報獲批建設廣東省科技廳、教育廳兩個國際農業航空技術聯合實驗室,2016年申報獲批了科技部國家精准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018年申報獲批國家外專局與教育部“111引智基地”,2019年申報獲批了國家留學基金委精准農業航空應用技術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培養項目。近年來,他協助農業部南京農機化研究所建立了“中美施藥技術聯合實驗室”及國內首個農業航空專用風洞實驗室等研究平台。2014-2018年,他在華南農業大學主持建設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准的農業航空專用高低速復合風洞。

主要科技成就

蘭玉彬30年來在精細農業、農業航空施藥技術、農業航空遙感技術及農情監測傳感器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和系統的研究,其主要科技成就概述如下:

(1)系統開展了基於農情分析的大面積病虫害早期監測技術的研究。開發了病虫害管理和作物生長模型的決策支持系統、作物害虫防治遙感系統、基於多源遙感信息融合的作物生長狀況監測系統等信息的新型傳感器及儀器等,並將這些系統與農業航空技術有機融合,使大面積的病虫害早期監測與預警及快速高效的進行病虫草害的有效防控成為可能,對糧食安全、環境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2010年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精准農業航空”-基於遙感農情分析的精准施藥的理念與技術,並在國際農業航空領域大力傳播及實踐,現已成為農業航空學科的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深入開展了基於遙感分析的航空施藥精准控制技術與控制系統、基於助劑法的航空施藥防飄移技術、航空噴洒作業藥液沉積狀況檢測的靜電壓膜傳感器等研究,實現了“精准農業航空”中精准施藥、飄移控制以及效果檢測,也為“精准農業航空”思想提供了扎實的基礎。“精准農業航空”技術的應用減少了航空施藥的農藥用量、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

病虫害的有效防控直接影響國家糧食安全、環境安全、生態安全。航空施藥作業可有效迅速地控制大面積、災害性病虫害發生。而我國的農業航空應用技術與國外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為行業技術發展方向不明確、對國外先進技術了解有限、研究條件有限、研究水平不高,特別是將低空遙感技術與航空施藥技術領域系統融合研究基本空白,行業產學研單位缺乏聯系和交流、植保無人機推廣應用乏力。

蘭玉彬解決的問題對推進我國農業航空應用技術發展的主要作用表現為:(1)推動了國內外農業航空技術的學術交流,特別是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學習、應用和拓展﹔(2)推動國內深入開展農業航空研究,蘭玉彬倡導的“精准農業航空”理念和技術引領了國內植保無人機行業的技術發展方向﹔(3)推動國內農業航空研究平台建設,提升國內農業航空的研究水平。目前,中國植保無人機產品和技術已走向國際,特別是電動植保無人機裝備技術水平在國際處於領先地位﹔(4)加強了國內產學研的聯系和合作,對宣傳推廣植保無人機技術發揮了極大作用,目前國內植保無人機的保有量和作業面積,已由2014年的695架、426萬畝次發展到2020年的10萬余架、11億畝次。

(責編:劉湘銓、蔡雨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