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九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五十五)
劉青鬆:潛心研究,突破創新的最后一公裡
2023年06月06日09:38  來源:中國僑聯

安徽省僑聯+劉青鬆+証件照

劉青鬆,現任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健康與醫學技術研究所所長。自歸國以來,他圍繞國家“健康中國”戰略的總體需求,瞄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以及重大新藥產品,以細胞工程和新藥創制為兩個切入點,不斷攻克技術難題,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潛心研究,攻克難題

BaF3工程細胞是靶向藥物評價的一項關鍵技術,2012年時,全世界隻有美國和日本共兩家公司能夠提供該類技術服務。為了解決這個卡脖子的難題,劉青鬆帶領團隊發展了一套自主的技術體系。他們利用5年時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激酶依賴的BaF3工程細胞庫,包含260余株工程細胞,涵蓋了70余種不同的激酶和100余種不同的臨床有意義的激酶突變,趕超了國外的公司。該技術體系入選“2017年中國醫學十大進展”的候選工作,獲評“中科院2017年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2019年獲“安徽省-中科院共建有突出貢獻科技獎”二等獎。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支持下,劉青鬆聯合政府股權投資和社會力量,成立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普瑞昇公司)進行產業化推廣。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為國內300余家科研院所和制藥企業提供了藥物評價服務,推動了中國創新靶向藥物的研制。

腫瘤原代細胞是生物醫藥產業的二代芯片,但其體外再生是一項行業性的難題,也成為制約我國癌症生物醫藥產業的“卡脖子”技術。劉青鬆帶領團隊用4年時間,發展出了高效的癌症原代細胞體外再生技術體系,該體系能夠在2-3個星期的時間內從少量樣本擴增獲得10萬倍的原代細胞。目前,劉青鬆在安徽省政府和合肥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托該技術體系,通過中科普瑞昇公司融資數億元人民幣,建設佔地50余畝的國家大健康產業的基礎科技設施——中國可再生癌症原代細胞生物銀行。該設施的建成將會解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二代芯片”問題,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提供精准、可靠、持續、穩定的戰略資源。

劉青鬆 工作

突破創新的最后一公裡

針對臨床上癌症中晚期病人無藥可吃的困境,劉青鬆依托原代癌症細胞體外再生技術,發展了臨床精准用藥技術體系,為腫瘤病人解決了“吃什麼藥”的問題。肝癌的臨床試驗結果表明,使用該技術的病人的平均中位無疾病生存期比常規療法延長了8個月,這顯示出該技術的有效性。2019年,該技術以技術許可的方式許可給中科普瑞昇公司進行產業開發。截至目前,該技術已在安徽、浙江、重慶、四川、天津等地示范推廣,並為數千例病人進行了精准用藥的新技術示范檢測服務。

針對我國高發癌症,劉青鬆發展了多種針對肺癌、血液癌症、腸胃癌等疾病的國家I類創新靶向候選藥物,發展了結合模式變化組合的藥物設計新策略,該策略榮獲2019年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依托該策略,針對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代靶向藥物CHMFL-FLT3-122已於2018年6月獲得國家藥監部門的臨床試驗批件。相關成果於2018年10月以無形資產入股的方式增資合肥優源藥業公司,於2020 年12月完成了人體臨床I期試驗,並獲得良好的結果,現在正在進行臨床II期試驗。第二代抑制劑CHMFL-FLT3-213能夠克服耐藥突變,第三代抑制劑CHMFL-FLT3-362能夠在FLT3野生型與ITD突變型之間取得選擇性,提供了更大的安全窗口和與免疫療法聯合的可拓展性。針對pan-AML的高選擇性、高活性抑制劑目前正在進行臨床I期試驗,針對胃腸間質瘤的可以克服多線耐藥的抑制劑和針對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抑制劑目前正分別在IND的過程中。此外,以5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家I類創新靶向候選藥物於2019年7月創立中科拓苒藥物科學研究有限公司,進行產業化開發。公司於2019年獲得政府資金支持,2021年完成社會資本融資,2022年劉青鬆團隊又從中科院向該公司注入3個國家I類創新靶向藥物,進行后續產業化開發。

為應對2020年的新冠疫情,劉青鬆作為安徽省衛健委科技攻關組副總召集人,帶領團隊建立了高通量藥物篩選的體系,為多個單位的新冠藥物研發提供了支撐服務,並發現了對病毒敏感的臨床使用藥物。疫情期間開展了多項臨床試驗,相關科技成果已發表。

迄今為止,劉青鬆在國際期刊上已發表論文130余篇,總影響因子超過1260,總引用11800余次,申請發明專利100余項,獲授權專利29項。市場銷售科研用分子探針產品15個,向企業轉移轉化藥物專利10余個。依托科技成果,劉青鬆創辦了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中科拓苒藥物科學研究有限公司兩家企業。

近年來,劉青鬆帶領的團隊在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方面進行的多模式創新機制探索被中央黨校選為“突破創新的最后一公裡”典型案例,事跡多次獲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等中央媒體的深入報道。

(責編:韓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