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九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四十三)
方真:無私奉獻 科學報國
2023年05月19日09:45  來源:中國僑聯

方真,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農業機械化系教授、博導。2007年懷著滿腔熱情回國后,方真教授一直以忘我的境界投身到教學科研中,成績斐然,在國際、國內相關研究領域內享有很高的學術聲望,促進了相關領域國際間的合作交流,為提高國內相關研究水平作出了杰出貢獻。

教書育人,英才輩出

任職期間,方真教授領導了生物質水解、生物柴油合成、液體燃料生產、超臨界流體工藝、催化劑合成和納米材料等多學科項目,培養研究生95名,發表高質量論文141篇,獲中國專利25項和美國專利3項,出版20多部英文專著。自2014年以來,連續7年進入“中國高被引學者”能源領域榜單。先后獲得雲南省政府外籍專家“彩雲獎”、貴州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施普林格-自然“中國新發展獎”等重要獎項。現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農業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加拿大化工學會會員、國際燃燒學會加拿大分會會員、英國化學工業學會會員、美國化學工業學會會員、美國化學學會會員、國際超臨界流體促進會會員。2021年當選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作為南京農業大學的引進人才,他是既有科研實踐經驗,又有學術背景和國際影響力的老師,屬於復合型人才。作為快速水解技術發明人(美國發明專利號US 8268126,2012;US 9115215,2015;US 9243303,2016),連續7年進入“中國高被引學者”能源領域榜單(Elsevier-Scopus),榮獲2012年雲南省政府“彩雲獎”和2017年“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中科院百篇優博論文《碳基磁性催化劑制備及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綠色工藝研究》指導教師)。他有近100篇論文(大多為Q1區)發表於國際著名的能源、化工、農業工程刊物,近8年在國際著名出版社出版生物能源領域英文專著15部(Springer10部)。在他作為第一發明人或其研究小組獲得的發明專利中,21項中國發明和3項美國發明專利已授權。期間培養數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並與馬來西亞國立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4名。畢業生全部順利找到了研究工作,或經介紹赴國外相關研究領域繼續深造。他的幾位博士畢業生仍與他在科研方面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在取得成績和科研進展之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告訴他,與他分享獲得成果的喜悅。

教誨諄諄 關懷滿滿

方真的實驗室有一項雷打不動的例行會議——每兩周一次分享研究進展的組會。每次組會他必定准時來到實驗室,精神飽滿地與學生共同討論。在他看來,守時也是做科研嚴謹認真的態度的體現,他認為開展這種主題討論活動對推動研究生的學習進展非常重要。除了集體探討,他還要抽出時間,至少每兩周對學生進行一次一對一的輔導(“1v1 meeting”)。他時刻關注學生的實驗進展,以鼓勵為主,用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及時給予研究生啟發和指導,以喚起學生們對科研事業的熱情。

為了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方真每次來實驗室必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實驗室和儀器分析室是否清潔有序。在他的要求下,學生們在實驗后都必須自行清潔試驗台的衛生,養成愛勞動愛整潔的習慣。

在科研工作上他為學生做出了表率。來到工學院后,他用最高的效率對學校先期給研究組提供的200㎡的實驗室進行了改造和建設。迎來首批研究生后,他以身作則,每晚都工作到深夜,及時從海量的國際相關研究論文中找到所需文章並介紹給學生閱讀,通過論文的翻譯和精讀,引導不同學習背景的學生入行,學生也在收獲知識的過程中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用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開闊眼界,看到世界高水准的研究目標,堅定學習的力量。

方真注重培養學生認真撰寫實驗報告的習慣。新到實驗室的學生大都沒有寫實驗報告的經歷,為了培養學生做好實驗記錄又不增加其負擔,從教以來,方真每學期都會提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為每位學生領些筆記本並在首頁打印好實驗記錄的要求,提供優秀的實驗報告作為范例。如此一來既增進了師生情誼,也督促學生養成了寫好實驗記錄和報告的習慣,這為學生日后取得實驗成果奠定了扎實准確的數據基礎。

無私奉獻 勇挑重擔

Springer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出版社,方真作為該社“生物燃料和生物煉制”總編輯,在8年內先后組織本領域的世界知名教授和科研人員共同撰寫了10部科研專著,為數十個國際科研期刊審稿數百篇論文。這些工作全部是義務的,沒有報酬,但他一干就是10余年。他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任勞任怨,贏得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和尊重。諸多審稿任務也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和視野,豐富了他的教學內容,使他能夠更好地把教學實踐相結合,把最前沿的知識和理念傳授給學生,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實用性,成為備受學生尊敬的好老師。為了配合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大型儀器設備公用平台的管理,方真為每個共用需求高的儀器設備都安排了專人負責管理,最大限度發揮了儀器設備的各項功能,保障了儀器設備安全高效的使用,實現了大型儀器設備資源的校內外的開放,為其他部門提升現有科研條件提供有力支持。在他看來,教書育人需要潛心問道的精神與服務社會的公德心相結合,儀器共享工作雖是小事,卻培養了學生用知識和技能反饋社會的奉獻意識。

(責編:韓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