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九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三十八)
劉加平:開拓材料革新之路,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2023年05月12日10:07  來源:中國僑聯

劉加平,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從事混凝土收縮裂縫控制和超高性能化相關方面的工作20余年,積極開展理論創新、教學變革和技術改革。先后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20余項,國際專利10余件。突破了收縮裂縫控制的國際難題,引領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化應用,為土木工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科研難關勇當先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劉加平同志始終將“解決工程難題,推動技術進步”作為奮斗方向。他主持完成科研課題30余項,研究成果應用於京滬高鐵、田灣核電、港珠澳大橋等國家重大工程,參與解決了高鐵、水電、核電、國防、建筑等領域100余項重大工程的技術難題,成果輻射到歐美、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為土木工程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

為了解決長期困擾工程界而未能有效解決的現代混凝土收縮開裂難題,劉加平同志帶領科研團隊將材料與結構和環境相結合,率先提出了復雜膠凝體系的活化能計算方法,解決了室內與實際工程的性能對應、材料收縮與結構應力計算之間存在的難題,創建了混凝土水化溫度-濕度-約束耦合作用模型,突破了開裂風險量化評估的理論瓶頸,填補了收縮裂縫專項設計的空白。成果應用於無錫太湖隧道、蘭新高鐵和上海地鐵14號線地下車站等50多項重大工程,實現了地下空間、隧道、長大結構等無可見裂縫,推動了收縮裂縫由被動修復轉向為主動防治。劉加平團隊還發明了水分蒸發抑制、水化熱調控、補償收縮和化學減縮等核心功能材料,定向、高效補償現代混凝土多種收縮﹔建立了低溫升、高抗裂混凝土設計方法,率先發明現代混凝土抗裂性精准控制成套技術,解決了大面積結構、強約束結構、高強及大體積混凝土收縮開裂等難題。他的理論成果與方法被20多個國家的知名大學和機構採用,提升了國際影響力。

針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亟待解決的流動性差、養護工藝復雜和脆性大等難題,從分子和微納觀層次調控漿體、基體和界面區的微結構,從本源上提高混凝土宏觀性能,解決了高強混凝土粘度大、韌性差,以及常溫養護早期強度低、剛度不足等難題。建立了流變性能調控和力學性能提升兩個關鍵技術群,研發了免蒸養的含粗骨料UHPC,突破了UHPC不使用粗骨料的國際慣例,實現了高流變性、超高強度和超高韌性的統一,為滿足工程結構的特殊需求和體系創新提供了新材料。

創業征程開新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創新是民族的進步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不僅如此,創新更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最鋒利的劍。劉加平同志曾擔任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及下屬博特公司董事長等職務。作為領導班子成員,身先士卒努力創新,牽頭了由30多位教授級高工、150名高級工程師組成的科研隊伍,不斷解放思想,創新工作理念,理清工作思路,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在他的引領下,江蘇博特從產值幾百萬的建筑材料公司發展成為行業“全國第一、全球前三”的單項冠軍示范企業,銷售額連續10年全國第一,並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將材料產業拓展,成立“江蘇博睿光電有限公司”,公司已成長為國內LED熒光粉領域的龍頭企業。同時,還積極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成立“江蘇博特新材料創業園”、“材智匯”眾創空間,兩者分別被認定為國家級孵化器和國家級眾創空間,已成功孵化新材料企業100多家,為新材料企業在南京集聚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服務人民敢實踐

劉加平同志始終將提高自身修養,加強政治學習作為對自己的要求,並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積極參與各級黨委、人大常委等部門組織的學習活動。他連續擔任南京市第十四、十五和十六屆人大代表,積極參與四級人大代表論壇,結合其工作特點形成《充分利用科教資源優勢,服務創新鼓樓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企業創新發展活力》等調研報告﹔提出了《關於協調解決公交場站的相關問題的建議》《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等建議﹔撰寫的《堅持創新驅動,促進轉型發展》咨詢論文獲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復轉發﹔《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被評為南京市人大常委會當年度優秀代表建議。

劉加平同志根據南京市人大代表在原選舉單位聯系基層“123”活動的精神,建立了雲南路社區聯系點,並聯系社區積極分子王聖桃、骨干張智蘭﹔結對聯系殘疾困難的葉仲家庭,借助中秋等節日走訪,並提供幫助。他通過走訪、座談和調研等方式,經常聯系選民和選舉單位,傾聽群眾的呼聲,了解其願望和要求並認真回答有關詢問,並通過建議等方式加以反映,切實履行人大代表職責。他用堅持不懈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大代表的光榮使命,踐行了“為民服務孺子牛”的精神。

作為東南大學土木工程材料的學術帶頭人,他引領青年同志努力拼搏,銳意進取,獲評“江蘇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被東南大學評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積極分子”。他不僅是一名艱苦奮斗、獻身科研事業的科研工作者,是一名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優秀教師,更是一名有黨性、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優秀共產黨員。

(責編:韓嘯、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