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科技>>科技服務
第九屆僑界貢獻獎人物風採錄(三十七)
任洪強:循道治水,使水善利萬物
2023年05月11日15:00  來源:中國僑聯

任洪強,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環境學院院長,擔任國際標准化組織(ISO TC282/SC4)工業水回用分委員會首任主席、國家技術標准創新基地(水環境技術與裝備)主任、國家節能降耗水處理裝備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等職務。

任洪強教授長期從事工業廢水、工業園區水污染防治方向的應用基礎研究,新技術研發和工程實踐,在生物處理強化理論、技術和裝備方面取得了系統創新成果。開拓了我國復雜廢水生物處理增效調控技術與工程應用研究新領域,在化工、制藥、印染及其園區廢水處理達標排放、增效提標、再生回用工程等實踐中作出重要貢獻。

服務社會,政產學研科創平台的先行者

任洪強說:“南京大學給了我發展的平台。”2006年1月22日,任洪強領銜創建了南京大學第一個校外政產學研合作平台——南京大學宜興環保研究院。他帶領團隊探索高校如何有效引領區域特色環保產業升級發展,如何實現科技創新資源與特色產業優勢資源的高產能對接,始終將完成這些目標作為研究院的核心使命。然而,夢想的實現,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研究院啟動之初,歷經一年多的時間,訪談了900多家企業,開展了80多次座談,並進行100多家企業的針對性調研,才終於梳理出園區1800多家中小型環保企業對技術創新的分級需求。

研究院建設承載著產業、學校、政府等多方短期顯效的期望,要統一“立竿見影”的成效需求與“長效持續”的技術創新產能間的矛盾。為此,研究院提出了“立足地方產業特色、順應市場經濟機制導向”的平台定位,在研究院運行中逐漸摸索出多個企業與多個方向學科團隊“線面”合作的有效支撐機制,通過建立互惠合作的合作機制,實現了大量科技創新資源、科研成果和產業的貼近共享,著力顯現出政府投資集聚優質科技資源支撐產業高端發展的正效應。政府在平台投入和產業發展中獲益,學校在平台發展中應用學科隊伍得到壯大。

研究院有效推動了污染控制與資源化領域重大原創技術研發、核心成果轉移轉化和工程技術應用創新人才培養,有力反哺了環境學科建設。走過14年歷程,任洪強教授帶領團隊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7項,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2項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

潛心治學,公益性“水醫院”的初創者

如何進一步提高產業服務水平,聚集更多特色專業人才,達到更高的企業診療服務水平,創新更高水准的高新技術,服務區域環保產業轉型發展和國家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態改善的重大需求?針對這一系列問題,任洪強經過思索后給出了答案——建立一個“水醫院”。為此,研究院通過購置、租賃、自制等方式,建成了具有“水質檢測-實驗室研究-中試放大-工程技術包-電商銷售-標准服務”等全過程服務硬件研究設施和規范服務管理的支撐體系。通過開放課題、共享資源等方式集聚了一批專兼職科研團隊,開展環保技術研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等特色服務,贏得了政府、企業、高校院所等多方的贊譽,在業內享有支撐產業發展的公益性“水醫院”美譽。研究院榮獲2014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

“拼一片天地,闖一條新路,干一番事業”,任洪強為我國環保產業發展身體力行地做出了開創性工作,建立了我國水環境領域“技術-裝備-工程-檢測-服務-評估”全鏈條技術標准體系,目前已主導制定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團體等各類標准60余項,推動11家央企、41家龍頭企業、5家上市公司、25家設計院轉型升級,為助推我國環保企業“走去出”服務綠色“一帶一路”和增強我國環保產業國際話語權作出重大貢獻。

精心育人,求真務實的科研領路人

學生時代的任洪強,有幸拜入我國發酵工程方向唯一的院士倫世儀先生門下。倫世儀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任洪強,對於什麼是科學的表達與邏輯,應該如何認識課題、把握文獻,倫世儀先生都作出了縝密的要求和指導。多年以后,即便任洪強成為著名教授,在科研道路上,他依然繼承著導師的風范。回憶起這段求學生活,任洪強深有感慨:“當時覺得太嚴,現在覺得受益終身。”

作為一名教師,任洪強教授“經世致用”和“身教勝於言傳”的鮮明指導理念深深感染了學生,也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學生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品格。“我不做你們的壓榨機,而是要做堅定的后勤部長”,這是任洪強教授常對學生們說的話。有別於常規的研究生指導風格,任洪強不過分關注學生的產出,而是提供最充分的科研條件助力學生成長,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收獲共識從而激發更大的創新活力,因此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贊譽。研究生自主開展科研實驗採購試劑耗材,與國內外課題組開展學術交流,參加學術會議,因私人事務需要老師支持等需求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種“隻求付出、不求回報”的指導理念收獲了學生從事科研的熱情和干成事業的激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任洪強教授對學生“因材施教”,不預設課題方向,而是根據研究生的科研興趣、自身知識結構和基礎,給出團隊的科研任務及與之配對的建議,供學生自由選擇,鼓勵其就感興趣的科研方向自由探索,形成自己的科研課題。“一個人要想取得最大的成功,重要的不是彌補不足,而是要將優勢發揮到極致”,這種“因材施教、無為而治”的指導理念使學生的優勢和潛能得到進一步發揮,加速了學生的成長和成才。

為師三載,為師一生。對於一個好的老師來說,僅僅傳授知識是不夠的,要讓學生具備學習的能力,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其終生受益。任洪強特別注重對學生思維方法及核心技能的訓練。不少同學對讀博、讀研期間受導師任洪強教授若干次“點撥”的經歷記憶猶新:用“牆面釘釘子”的故事啟發學生勇敢嘗試,勿畏首畏尾﹔用“沙漠鑽取水”的故事強調方法架構對於總體研究的重要性﹔用“買衣服”的故事闡釋“好鋼用在刀刃上”,合理選取研究重點。

“無論做什麼,首先要沉下來而且要能堅持下來。”他時常勉勵學生們要以一片沃土培育遠大夢想,他希望青年人都能在自己的內心開墾出一塊屬於創新創業夢想的沃土,以創新謀未來,以實干創事業,做一個有夢想、有擔當的人,在推動國家繁榮富強的進程中實現大作為。

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回首過去,遇到的每個難題都是一次考驗,堅持到底是任洪強的解決之道。談到自己未來的打算,任洪強很堅定地說:“堅持初心!而初心是什麼?我覺得就是精心育人、潛心治學、服務社會,努力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責編:張鑫雨、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