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紅河州僑聯緊扣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和為僑服務,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全面履行僑聯職能,激發僑界奮進力量,為中國式現代化紅河新實踐紅河僑界在行動。
旗幟鮮明講政治
#匯聚僑心向黨的磅礡力量#
鑄牢政治之魂
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僑聯工作始終,主動擔當作為,忠實履行職責,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和州委工作要求,團結引領僑界廣大干部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努力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
強化思想引領
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題,以僑界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強化輿論引導,運用“僑胞之家”和“紅河僑聯”微信公眾號等平台,組織開展了“僑·這樣說”“僑·這樣學”“僑·這樣干”系列活動,紅河州僑界舉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
夯實組織之基
把僑建納入黨建的總體部署,在黨的基層建設大格局中推進僑聯基層組織建設,推動瀘西縣成立了縣級僑聯組織,年內實現縣市僑聯組織全覆蓋,在綠春縣半坡鄉二甫村委會建立了紅河州首個邊境村“僑胞之家”,推進園區、口岸、車站等建立“為僑服務工作站”,構建起縱橫交織的基層組織網絡,貼近僑胞開展工作,順利召開紅河州第六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和紅河州第六屆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會議民主選舉產生紅河州僑聯第六屆委員會委員和紅河州僑聯新一屆領導班子,選優配強領導班子“提高服務實效”,不斷增強僑聯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戰斗力。
2月1日,紅河州首個邊境村“僑胞之家”在綠春縣半坡鄉二甫村委會揭牌成立。
紅河州第六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僑界培訓。
聚焦中心大局
#實現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傾力服務經濟發展
積極組織申報了2023年華僑事務預算專項經費項目31個共120萬元,不斷提升基層僑聯組織建設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加強紅河州與海外僑商的交流合作,舉辦“僑連五洲 七彩雲南——東盟華商進紅河”活動,邀請了18位意大利青田籍僑商來紅河州就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進行考察交流和共商合作、共謀發展,省僑聯主席高峰、州委書記趙瑞君等領導會見了嘉賓。通過“走進紅河”活動,充分展示了紅河州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和投資環境,達成了“把紅河州作為歐洲商品和東盟商品的聚集地、在彌勒舉辦紅酒博覽會、在蒙自市建立佔地8000平方歐洲商品展區、在青田威尼斯康養小鎮免費為建水紫陶提供展位”等合作意向,同時搭建了對外聯誼聯絡工作的新平台,擴大了紅河州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與自貿試驗區紅河片區(河口邊合區)攜手合作,打造“自貿區+僑”,助力口岸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以產業、教育、健康等幫扶為著力點,深入開展“僑連鄉村”“僑團(企)幫鄉村”行動,落實香港僑界社團聯會資助紅河縣第4期50萬元“一幫一”幫扶項目,積極推進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桑梓小站”助農項目的拓展延伸,爭取“寒門學子一幫一助學”和“西部學子讀書夢”項目,資助金平、綠春、紅河縣困難家庭學生500名100余萬元,協調上海隱形的翅膀公益志願者聯盟向紅河州山區學校捐贈少兒圖書6000余本、童鞋2000余雙、保溫杯1500余隻、書包1000余個。
堅持為僑服務
建立健全黨組成員聯系常委會委員、常委聯系委員、委員聯系代表和僑代會代表聯系服務僑界群眾等制度,不斷提升為僑服務的能力水平。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及其實施辦法,積極爭取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加強與人大、政協和有關司法部門的協作,推動檢僑合作、司僑合作常態化。積極發揮“為僑法律服務工作站”和人民法院線上“涉僑糾紛多元調解平台”的功能作用,整合僑界法律工作者、志願者等資源,切實維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合法權益。深入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春節期間籌集經費3萬余元走訪慰問僑界困難群眾50余戶,傳遞黨和國家關心關愛。
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西部學子讀書夢”助學款捐贈儀式。
銳意改革創新
#構建“大僑務”工作格局#
樹立“大僑務”工作理念
科學規劃州僑聯工作並帶動系統聯動實施,加強與僑務、宣傳、外事、商務、投促、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推動構建各部門共同參與的“大僑務”工作格局,在對外開放、商貿物流、文化交流、鄉村振興和招商引資等各方面形成以僑為橋、發揮僑力的工作合力。
建立“大僑務”工作聯絡機制
堅持“以僑為橋”,打破本土的親緣、地緣關系,積極與全國的各級僑聯、各地的僑商聯合會、華僑公益基金會建立工作聯絡,與山東省濰坊市僑聯締結友好僑聯,通過交流聯誼,拓展他們在國內的投資空間,開展交流互訪,實現資源共享,最大程度的發揮全國僑務的大資源平台稟賦,吸引更多的僑界人才、資源向紅河匯聚。堅持建立“部門+僑”模式,積極與州級相關部門建立合作交流機制。與州商務局一起開展涉僑企業摸底調查工作﹔與州檔案局開展僑批檔案征集工作等,通過搭建大僑務協作工作平台,加強州級部門之間合作交流,實現信息互通、優勢互補,部門之間形成更大合力,構建“大僑務”格局。
拓展服務空間
堅持國內海外並重、新僑老僑並重,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從主要做老華僑的工作,轉向同時重視華裔新生代和華僑新移民的工作,特別是針對越南、老撾、緬甸等國家和沿邊地區深化對華裔新生代的工作,由做國內歸僑、僑眷和僑屬的工作轉向國內外兼顧,從送上門轉向主動上門工作,把國內與國外華人華僑聯絡好,深交老朋友,廣交新朋友,真正交一些關心、關注、支持紅河發展的“真朋友”,努力擴大僑聯工作“朋友圈”。
舉辦“僑連五洲 七彩雲南——東盟華商進紅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