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聯動態
旅緬青春——雲南衛視《經典人文地理》
2023年01月13日14:19  

雲南省保山市文化學者楊曉東創作的《伊江歲月》一書,介紹了1928年至1952年共計24年緬甸華僑共產黨組織的活動軌跡,本期節目就是依托《伊江歲月》一書中人物故事,將緬甸華僑共產黨組織的故事鮮活生動地展現出來。

緬甸的富商與僑領梁金山,傾其家財、支援革命和國家建設,捐資修建惠通橋就是其中之一。抗日戰爭期間,因為有了惠通橋,作為國際運輸線和抗戰物資生命線的滇緬公路得以提前修建完成,這為戰爭期間搶運物資爭取了時間。

回國服務支援抗戰的華僑青年翁家貴,在抗日戰爭打到最艱難的時期,與戰友們駕駛軍車執行運兵任務,先后運送了第五軍、第六軍、第六十六軍,三個軍數萬人馬的作戰部隊。南僑機工們為保障滇緬公路的國際運輸線正常運轉,支援國內抗戰做出了重要貢獻。

家庭富足的僑二代李軍,卻選擇踏上了去往延安的革命道路。經歷了抗日戰爭的他,又回到了緬甸創辦《人民報》發揮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華僑楊章熹為緬甸的華文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緬甸仰光創辦了仰華公學,培養了許多華僑的愛國愛鄉思想,為支援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緬華僑共產黨組織在太平洋戰場、雲南敵后武裝斗爭、參加民主建國工作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讓我們一起去了解旅緬華僑為雲南解放作出的犧牲,和參加新中國建設的事跡!

來源:雲南省僑聯

(責編:韓嘯、皮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