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地方快訊
僑心向黨 精業為民——記歸僑名醫黃漢源的愛黨心聲
2023年01月07日10:44  

90歲的黃漢源教授入黨了!這一消息在北京協和醫院東西院區不脛而走,讓大家再次把目光聚集到創造乳腺癌奇跡的黃教授身上。

“入黨是我畢生的追求”2022年,90歲高齡的黃漢源光榮入黨時這樣說。

黃漢源,男,1932年5月出生,2022年10月入黨,新加坡歸僑,北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教授,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北京當代醫院終身名譽院長,榮獲醫療衛生事業突出貢獻獎、華夏醫學科技獎等多項獎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在人類戰勝乳腺癌的征程上,他是一位地標式的人物,“黃漢源”是一個可以大寫的名字。

1998年,黃教授首次在臨床上未用任何其他診斷手段的情況下,確認過直徑僅0.7cm早期乳腺癌,創造了奇跡。2000年,經過不懈努力,將漿乳、肉芽腫乳腺炎的復發率控制在2%以內,技術遠超國際領先水平,當時國際上的平均復發率為30%。

“最大限度的減少病患痛苦,挽救患者生命,是我的不懈追求。”黃教授深情的說到。

一顆初心向北斗

黃漢源1932年出生於新加坡,他自小就受到父輩的教育和愛國華僑的影響,對祖國有著深厚的感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日本佔領新加坡,進行殘酷的統治。黃漢源的父親說:“寧可做文盲也不到日本人辦的學校讀書。”日本戰敗投降后,黃漢源進入陳嘉庚辦的華僑中學讀書,受到良好教育。

黃教授回憶到:“那時我對中國共產黨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中國共產黨是真正抗日的,是為民族求解放、為老百姓謀幸福的黨。”

得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后,黃漢源和他的同學們歡欣鼓舞,經過商議,在學校升起了五星紅旗。當時的新加坡政府得知消息后,對學校進行了封閉,並抓捕了校長。后經過多次交涉,當局同意釋放校長,允許學校開學,但前提條件是開除7名帶頭學生,並不允許新加坡任何學校接收他們,黃漢源就是7名學生之一,那一年他讀高一。

黃教授說:“在新加坡的曲折經歷,更加堅定了我回祖國讀書,投入中國共產黨懷抱的渴望。”

1952年,黃漢源在父親的支持下,從香港轉道廣東,4月20日來到北京,到北京僑聯報到后,被安排在東堂子胡同居住。7月份,在北京僑聯的幫助下到大連中學繼續讀高中,后考取大連醫學院醫療系。從此,在長達35年的歲月中,新加坡政府禁止黃漢源進入新加坡。

年輕時候的黃漢源,勤奮好學,十分刻苦,為自己鐘愛的醫學事業孜孜追求。他在大連醫學院讀書時,每天的課余時間幾乎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每逢周末還會揣著饅頭、帶著水杯去山上看書,有時一看就是一整天,直到太陽下山才回學校。

功夫不負有心人,五年的學習生涯,黃漢源的專業成績一直保持在全年級第一名。1959年,27歲的黃漢源憑借優異成績被北京協和醫院招收,開啟了真正的從醫生涯,成為了一名外科醫生。

和筆者談起自己90年不懈追求的心路歷程,他講到:“目睹窮人就醫難,從小就立志要當一名醫生,能為窮人看病的醫生。”

被問到是否后悔選擇從醫,如果重新選擇還會繼續當醫生嗎?黃漢源斬釘截鐵地說:會。當醫生時間越久,就越容易發現,做一個好的醫生,很多時候會因為你的存在,讓很多生命得到挽救,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環境下。

回想起醫學院的第一堂課,黃漢源明白了,選擇從醫便要做好一輩子救死扶傷的打算。醫生不僅僅是一份職業,還是一種使命,再苦再累都要治病救人的使命。

“就想用自己的醫術報答黨恩,為患者服務。”黃教授堅定而包含深情的說到。

赤子無悔求索路

“我這一生最大的滿足就是看到飽受折磨的患者‘完美’地康復,這也是我一心致力於乳腺疾病研究和臨床治療的初衷。”黃教授說。

1984年,黃漢源教授開始從事乳腺癌疾病治療與研究工作。他潛心於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探索和研究,在國內較早建立乳腺癌胞漿甾體激素受體測定實驗室,為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打下基礎。他對晚期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也有深入研究,改變了傳統的手術步驟,創下50分鐘內完成乳腺癌根治手術的記錄。

“那個時候全國各地的患者,甚至有國外的人都來治病。手術刀一握就是一天,一握就是一年,一握就是幾十年。”黃漢源回憶到。“1986年,在澳大利亞西澳大學醫學院伊麗沙白二世醫療中心外科學系進修,獲榮譽研究員稱號。進修即將結束時,因為學習優異、技術過硬,澳大利亞西澳大學想讓我留下,那時國外的待遇好。”“我始終有一種信念,就是我手中的這把手術刀是黨給的,我要回國,用這把刀為患者服務,給再好的待遇都換不來這把刀。”黃教授斷然拒絕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的邀請,主動放棄優厚的待遇和舒適的生活條件,毅然回國,投身祖國的醫療事業。

正是因為他立下這樣的弘毅之志,保持這樣的赤子之心,雖然腳下的求索路布滿荊棘,但望向巔峰的目光卻日漸開闊。

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專業積累讓黃漢源教授的醫技日趨精湛。他完成過上萬例乳腺癌手術,正確診斷率高達98%。他還曾在臨床上未用任何其他診斷手段的情況下,僅靠手診確認過直徑僅0.7cm的早期乳腺癌。

“乳腺癌的病發特點有無痛單側乳房包塊和皮膚酒窩征,還可能有乳頭內陷”黃漢源總結乳腺癌的臨床特點。這在當時儀器設備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可謂疑難疾病患者的一大福音。

黃教授說:“為患者服務是我一生的追求”“隻要身體允許,我會繼續為患者服務。”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直到90歲高齡時依然每天堅守在手術台旁,平均每個月做80台手術。

20余年來,他潛心研究漿細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腫性乳腺炎,開展以手術為主的治療模式,先后治愈4000余名患者。

在一次媒體分享會上,一位患者遠道而來,對黃教授鞠躬致謝:“正因為當初聽取了您的建議,我多活了24年,而且我堅信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會更長、更精彩。”每當看到這樣的場景,他都感覺無比幸福。

黃教授說:“醫生的職業神聖而偉大,而女性的乳房對女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器官,更是女性幸福的所在。”

近年來,他將皮瓣轉移術應用於漿細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腫性乳腺炎的臨床治療中,追求手術與整形的一體化。皮瓣轉移術在整形外科、矯形外科中常用於修復創面,修復器官缺損,如耳、鼻等器官的缺損。將皮瓣轉移術應用於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治療,使許多病變嚴重原本不能保留乳房的患者得以免除乳房切除術。黃教授近10年做了近2000例這樣的手術,使患者的乳房都得以“完美”保留。

耄耋之年終圓夢

黃教授回憶起自己的成長路,“當年在新加坡升起的那面五星紅旗,始終印在我心裡,好像已經為我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那時我對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新中國非常向往。”“我當年回國的時候就帶了一個皮箱,幾件衣服。是在國家的幫助下,陸續上了高中、讀了大學、有了工作,我從內心感激黨,感激祖國。”

“我就是為了追隨中國共產黨回來的,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畢生的追求!”黃教授反復對筆者重復這句話。

但他始終認為自己貢獻還不夠,還不完全具備入黨的條件。

近幾年,黃教授加強了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習,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建黨百年的重要講話深深印在他的心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廣泛凝聚共識,廣聚天下英才”等等鏗鏘有力的話語深深激勵著他,鼓舞著他。

回顧自己的歷程,黃教授親眼見証了黨領導下的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已年近90,再不申請就等不及了。2021年國慶節,黃漢源向北京協和醫院黨組織正式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2022年10月,90歲的黃漢源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希望自己能夠窮盡一生的才華和精力,去幫助那些乳腺疾病患者,幫助她們擺脫疾病的折磨。回歸健康,重獲自信。這是我畢生的追求。”“我的目標是讓健康不要遺漏任何一個女性。”這是黃漢源的肺腑之言。

如今,90歲的黃漢源教授,依然手不抖、眼不花,依然奮戰在醫學前線。但因為身體原因,不能親自為患者做手術,但他仍然每天往返於家和北京當代醫院之間,為患者檢查、治療,風雨無阻,從不間斷。他說,“我的頭腦依然很清晰,我的身體依然很健康。隻要患者需要我,即使90歲了,我也會繼續堅守在手術台旁,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繼續奮斗。”黃教授總結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認為外科醫生想練就一雙巧手,最好的時光是在50歲以后,因為此時外科醫生的手才是最好用的,而他在多年的臨床治療中也積累了足夠豐富的手術經驗。他說:“我不願意白活著,我願意竭盡所能為患者服務”“寧可死在手術台,也不能躺在床上等待”“病人因為你而得到了救治,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對他而言,當回首往事時,唯有如此才算是實現了人生價值,不負此生。

來源:北京市僑聯

(責編:張鐘丹、蔡雨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