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北京市僑聯緊密結合全市中心工作和僑聯工作實際,全面推進僑聯工作“四個創新”,廣泛團結引領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在服務國家戰略和新時代首都發展中凝心聚力,畫好僑界最大同心圓。
創新宣傳方法,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採取集體收看開幕會、召開動員部署會、集中廣泛宣講等多種形式,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開通僑聯微博,形成市僑聯“1+1+6”宣傳矩陣,首次與北京電視台聯合制作《僑心向黨》系列專題片,宣傳僑界代表人物先進事跡,各平台累計點擊觀看量近9000萬人次。創刊《北京僑聯信息》,刊發201期,為首都僑聯工作打造了思想引領、工作展示、交流學習的平台。
舉辦《僑心向黨》專題片首播式
開展首都僑界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
創新機制建設,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積極引導海外資源,助力“兩區”建設,建立“市、區+園區”助力中德、中日產業園建設工作機制,推動涉僑高科技資源及項目落地中德中日產業園。有效切入中關村論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重大活動,舉辦“創業中華·中關村僑海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僑夢苑北京論壇”“綠色金融發展論壇”。深度參與HICOOL大賽和全球創業者峰會,動員60個國家450個重點僑團參與,組織項目600個,佔大賽同類項目總數的12%,得到市委領導的充分肯定。
深度參與HICOOL大賽和全球創業者峰會
德國佩爾哲集團項目落地中德產業園
創新聯誼手段,助力海外統戰僑務工作。開展“雲相聚”系列活動,工作和組織覆蓋國家數量大幅提升至110個。推進“地方僑聯+大學僑聯+校友會”機制,選擇10所在京高校進行試點,建立高校僑聯領導與校友會領導雙向任職制度。深化京港京澳僑界全方位交流合作,協同推動成立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加強與中新社聯動,協調近百家華文媒體,創新推動僑務外宣工作。創新成立首都海外華文教育聯盟,助力海外華文教育發展,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和北京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
開展“雲相聚”系列活動
成立首都海外華文教育聯盟
創新合作模式,提高為僑服務能力水平。建立分級分類資源盤點工作機制,建立僑情資源數據庫55個,代表性人物數據庫17個,共3976人。與市政協交流合作,成立僑界政協委員工作室,提高了僑聯組織參政議政能力和建言獻策水平。與財政局溝通,協商聯合發文支持“僑之家”建設,打通為僑服務“最后一公裡”。會同市海聯會、市僑商會發起“同心抗疫·京僑暖巢”服務項目,精准服務在京僑界空巢老人。開展京津冀僑法宣傳月暨首都僑界志願服務月活動,會同市高院建立“法僑”合作機制,聯合印發《關於深入推動涉僑糾紛在線速調對接機制建設的意見》,切實維護僑胞權益。
建立“法僑”合作機制
開展“同心抗疫·京僑暖巢”服務項目,慰問僑界空巢老人